图书:医学衷中参西录

麦角

(Secale Coruntum)(耳卧达,一名了葛,又名霉麦,又作麦奴)

麦角系霉麦上所生之菌,长约寸许,粗如韭莛,微弯似角形,色紫黑有竖纹,作瓦垄形。尝之余味微辣,具有收敛之力,能制止诸脏腑出血,而以二便下血及女子血崩尤效。然多服之能激动子宫使之瘈疭,若有孕者,胎转被逼而出。制为流膏可皮下注射,外用于直肠脱痔疾等,为坐剂而用之。系剧烈之品,大者一枚研细,可作三次服。若制为越几斯服之,一次之极量为0.2,一日之极量为0.6。

治女子血崩月经过多

麦角0.5至1.0,白糖2.0,共研细,分三次服,为一日之量。

麦角制为越几斯(膏也亦名耳卧达),有浓稀二种。浓者即麦角越几斯,宜于丸剂,稀者名麦角越几斯流膏,一名霉麦耳卧达水膏,宜用于水调服及注射料,二种皆褐色。

治肺出血

麦角越几斯1.0,单宁酸1.0,阿片末1.3,用甘草末为丸,二十粒,每三时服二粒。

治流产血崩便血

麦角越2.0,用甘草末调之适可,为丸,分作二十丸,每服一丸,日服三次至四次。

治吐血衄血

麦角越10.0,芳香硫酸10.0,调和,以十滴至三十滴和于一酒杯之水,频频饮之。

治一切血证注射法

麦角流膏2.0,馏水8.0,为皮下注射,半筒至一筒,血淋禁用。

按:麦角治血证,注射较内服尤效。然其效处在能收缩诸血管,使之细小,此纯属治标之品,遇血证之剧者宜用之,以收目前之功,而继用治本之药,以清其本源,使病因之根柢划除,血证自永愈矣。

斯智普智珍功用似麦角,而较为优胜,乃麦角之新制剂也,其用量同于麦角。

按:麦角愚尝嚼服小者一枚,以试其药力,服后移时觉会阴穴处有收缩之力。由此知其收敛血管之力必甚大,所以善止下血。曾治一妇人,因行经下血不止,经医多人,诊治逾两旬,所下之血益多,已昏厥数次矣。及愚诊视,奄奄一息,已不言语,其脉如水上浮麻,不分至数。遂急用麦角寸长者一枚,和乳糖研粉,又将拙拟固冲汤(载三期八卷)煎汤一大盅送服,其血顿止,由此知麦角之能力。后则屡次单用之,以治下血亦颇能随手奏效。至其流动稀膏之注射,愚未尝用,乃因注射生弊。愚尝治愈两人,一人年近三旬,因大便下血甚剧,西医注射以流动麦角膏,其血止之后,四十余日未能起床,自觉腹中气化不通,肢体异常酸懒,饮食减少,有日甚一日之虑。诊其脉象沉涩,知系瘀血为恙也。俾日用三七细末三钱,空心时分两次服下,服至三日后,自大便下瘀血若干,其色紫黑,至五日所下之血渐少,至七日大便已不见血矣。从此停药不服,病亦遂愈。

又治一妇人,年过三旬,因患血崩,经西医为之注射流动麦角膏后,其血即止。血止之后,亦月余不能起床,饮食减少,将成劳疾。诊其脉涩而无力,亦俾日服三七细末,后亦下瘀血若干而愈。夫服麦角者不至瘀血,而制为稀膏注射恒多瘀血者,盖因所注射之量过当也。若预防此弊,当于注射之后,即服三七末数次,自能安然无恙矣。愚因治此两证后,再用麦角末为人治下血,止后亦俾服三七末数钱。愚向有中西药原宜相助为理之论,载于五期二卷。今观三七之与麦角不益确然可信欤。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