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音无)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微者,细小软弱,似有若无之称也。脉微则阳气大虚,卫阳衰弱,故不可发汗以更竭其阳。以汗虽阴液,为阳气所蒸而为汗,汗泄而阳气亦泄矣。今阳气已虚,故曰亡阳故也。若阳已虚,而其尺脉又弱涩者,知命门之真火衰微,肾家之津液不足,不惟不可发汗,复不可下之,又竭其阴精阳气也。此条本为少阴禁汗禁下而设,故不言治,然温经补阳之附子汤之类,即其治也。
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心下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欲吐不吐之证,本属少阴。饮食入口即吐,心下温温欲吐而又复不能吐者,寒在胸膈也。此证于始得之时,即手足寒者,乃本经直受之寒邪肆虐,阳气不达于四肢也。弦则为实,迟则为寒,脉弦而迟者,为寒邪实于胸中,不可用苦寒攻下也。大凡热邪之实于胃者,方为可下。热邪在胸,已不可下,况寒邪乎?寒既在胸,因其近而取之,以上出为功,当用高者因而越之之法,故云当吐之。若膈上素有寒饮停积而常作干呕者,是中气本寒,胃气本虚,更不可用瓜蒂散等苦寒之药吐之,重伤胃脘之阳而致变逆也,当急温之,宜四逆汤。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