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淋证治

诸淋大率有五,曰冷,曰热,曰膏,曰血,曰石,五种不同,皆以气为本,多因淫情交错,内外兼并,清浊相干,阴阳不顺,结在下焦,遂为淋闭。

生附散

治冷淋,小便秘涩,数起不通,窍中疼痛,憎寒凛凛,多因饮水过度,或为寒泣,心虚志耗,皆有此证。

附子(去皮脐,生用) 滑石(各半两) 瞿麦 木通(各三分) 半夏(汤洗七次,三分)

上为末。每服二大钱,水二盏,姜七片、灯心二十茎、蜜半匙,煎七分,空心服。

石韦散

治热淋,多因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数,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便出沙石。

木通 石韦(去毛,各二两) 甘草 当归 王不留行(各一两)

滑石 白术 瞿麦 芍药 葵子(各三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小麦汤调下,食前,日三,兼治大病余热不解,后为淋者。

地肤子汤

治下焦有热,及诸淋闭不通。

地肤子(三两) 知母 黄芩 猪苓(去皮) 瞿麦 枳实(麸炒) 升麻 通草 葵子(炒) 海藻(洗去腥,各二两)

上为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空心服,大便俱闭者,加大黄;女人房劳,小便难,大肠满痛,脉沉细者,用猪肾半只,水二盏,煎盏半,去肾,下药,煎七分,服。

鹿角霜丸

治膏淋,多因忧思失志,意舍不宁,浊气干清,小便淋闭,或复黄赤白黯如脂膏状,疲剧筋力,或伤寒湿,多有此证。

鹿角霜 白茯苓 秋石(各等份)

上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

葎草汁

治膏淋及尿血。

葎草

上捣汁二升,醋二合,和,空腹服一盏,又浓煮汁饮,亦治淋沥尿血。

立效散

治血淋,多因下焦结热,小便黄赤,淋闭疼痛,所出如血,或外挟风冷、风热,或内伤志劳神,或房室过度,丹石发动,便鲜赤者,为风热伤心,瘀血者,为风冷伤肾,及大小便俱出血者。

瞿麦穗(一两) 甘草(炙,三分) 山栀子(半两,炒)

上同为末。每五钱至七钱,水一碗,入连须葱根七个,灯心五十茎,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时时温服,不拘时候。既云血寒则瘀,此药未必匀治,宜煎木通汤,下麝香鹿茸圆、菟丝子圆等,所以《养生方》云,不可专以血得热则淖溢为说。于理甚明,不复详引,鹿茸丸、菟丝子丸。(方见后虚损门。)

石燕丸

治石淋,多因忧郁,气注下焦,结所食咸气而成,令人小便碜痛不可忍,出沙石而后小便通。

石燕子(烧令通赤,水中淬一两次,捣研,水飞,焙干) 滑石 石韦子(去毛) 瞿麦穗(各一两)

上为末。糊为丸,如梧子大,煎瞿麦灯心汤下十丸,食前服,日二三。甚,即以石韦去毛、瞿麦穗、木通各四钱,陈皮、茯苓各三钱,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服。

瞑眩膏

治诸淋,疼痛不可忍受,及沙石淋。

大萝卜切一指厚四五片,好白蜜淹少时,安净铁铲上,慢火炙,干则又蘸蜜,取尽二两蜜,番覆炙,令香软,不可焦,候温细嚼,以盐汤一盏送下,立效。

沉香散

治气淋,多因五内郁结,气不得舒,阴滞于阳,而致壅闭,小腹胀满,使溺不通,大便分泄,小便方利。

沉香(不焙) 石韦(去毛) 滑石 王不留行 当归(炒,各半两) 葵子(炒) 白芍药(各三分) 甘草(炙) 橘皮各(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大麦饮调下,饮调亦得,食前。

发灰散

治饮食忍小便,或走马及房劳,皆致胞转,脐下急满不通。

乱发(不拘多少,烧为灰)

上研细,每用二钱,米醋二合,汤少许,调服,一法,与葵子等份为末,饮服二钱,服讫,即炒黑豆叶存其上,则通。

猪苓散

治伤风感寒,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炒) 滑石(碎研,各等份)

上为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时。

五苓散

治伤暑疸热,小便不利,煎茅根汤调,尤佳。(方见伤暑门)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