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幼科折衷

丹毒

【总括】

小儿气弱肌肤薄,热毒乘虚来发作。急须退热与消风,毒散风消自安乐。

《内经》曰:赤紫丹瘤,皆心火内郁而发。赤如丹砂,故名丹毒。盖心主血,热为血之媒,谓应火而色赤也,乃心家血热盛以动之,是以游走遍体。其乳母过食酒、面、煎炒之物,或烘衣着儿,不候冷而着,亦成此疾。自腹生出四肢者,易治,自四肢生入腹者,难疗。当急令人随患处遍吮毒血,各聚一处砭出之,急服解毒散加紫草茸,外用白玉散敷之。惟百日内忌砭,以其肌肉难任也。大抵治小儿丹毒,必先服表药,内解热毒,方可涂散,恐毒无所泄,入里为患耳。

惊丹者,小儿百日之内、半岁以上,忽两眼胞红晕微起,面带青黯色,向夜烦啼,或脸如胭脂,此伏热在内。亦有脸不红者,始则居胎之时,母受重惊,邪伤胎气,递相传袭。降生之后,复受热毒,或再有惊有热,热气内蕴,形之于外,初时散生满面,状如水痘,脚微红而不壮热,出没休息无定。次到颈项,赤如丹砂,名曰惊丹。以四圣散先洗其目,次用百解散,以解惊热。丹毒甚则以四物汤加黄芩之类。如惊丹,发至胸膈乳间,微有痰嗽作搐,急宜宣热拔毒,免至内流,为害不浅,以五和汤加生地、升麻、灯心之类。如此调治,不生他症,投万安饮主之。

有身上发时,亦如前症,不甚燥痒,但见出浮于遍体,神昏不悦,名阴湿毒症,此二症不问赤白,若入腹,多致为害,不可轻视为常耳。

砭法:治丹毒色赤,游走不定,令口吮毒血聚一处,用细瓷器击碎,取有锋者,以箸头劈开夹之,用线缚定,两指轻撮箸,稍令瓷芒,对聚血处,再用一箸频击,刺出毒血,轻者只用口吮出毒,用药敷之。如患在头者,不用砭法,只用针侧卧挑患处,以出毒血,迟则入腹难起矣。

【附方】

解毒散

牛蒡 甘草 荆芥 防风 犀角

白玉散

滑石 寒水石(各三钱五分)

四圣散

黄连 秦皮 木贼 灯心

百解散

见热症内。

四物汤

见痢疾症内。

五和汤

见诸疮内。

万安饮

人参 当归 黄芪 防风 柴胡 枳壳 半夏 芍药 黄芩 甘草

狗癣疥方

用松柏节劈开,鸡卵取油,片席一块如碗大,剪洞一个如手大,以松节放在洞边,将末香放在松节上取油。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