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活幼口议

议肿

受湿肿 伤寒虚气入腹 食毒气肿 泻痢虚气入腹

议曰:此四种所患病不相同,皆由虚盛而得之。受湿谓脾胃受湿,冷久不克,化气浮四肢头面皆肿。食毒气由脾胃伤之,冷积毒气,停留胃脘。致虚入腹,作种伤寒,由下之大早,乘虚入腹,作肿泻痢之久,脾气亦虚,是以致肿。以上宜平调胃气,补脏充实,方可去肿,先服四味理中丸,减半干姜,加白术、桑白皮同煎,伤寒虚肿加枳实;作喘加淡豆;泻痢虚肿服正气调胃,胃气既壮,以救生丹利之,其肿即退,再调补脏腑,用观音散良,益固平复矣。

气虚肿 血虚肿 荣卫俱虚肿

议曰:小儿所患肿胀一门,最为要急。前人少有究竟,然肿胀已作,皆由荣卫不顺,脏腑怯弱,壅滞三焦,流注百脉,表里俱虚,邪正相乱,所以致受。四大浮盛,腹肚膨满,多由食毒得之,饮食得之,症伤得之,饥饱得之。积久不化,诸虚所入,故成斯病,病由虚得,或则妄乱通下,因虚致虚,根不能去,疾加已盛,是谓坏证危候。智者怯而为辞,庸者暴以攻击,二医不同,诚属难治。原夫智者,商之谓商,量斟酌轻重,良者审之,虽曰:良工由宜审其可否之意,疑者塌之,疑其病盛,不可利,只宜与塌其气,明者起之,明其虚实,已定良方,起活谨遵其理,始可调治,药用至真,对证克效,即无恙矣。

以上先与服荣卫饮子,次服分气饮子。

●荣卫饮子

调补婴孩气血俱虚,荣卫不顺,四肢头面,手足俱浮,睡以至喘急者,并宜服荣卫饮子良方。

川当归 熟干地黄 人参 白茯苓 川芎 白术 甘草 白芍药 枳壳 黄芪 陈皮

右等分㕮咀,每服二钱匕,水小盏,煎至半,去滓,通口不拘时候。

议曰:荣者,血温流行于脉;卫者,气顺调和于络。是故荣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安,循环无正,自幼至长,不离呼吸,无少滞碍,其脉方调,其气乃顺,呼吸之间,脉不应息,气有违滞,流注经络,隐伏脏腑,虚热则发痈疽,背部实热则患疮痍瘑疥。况其荣与卫,阴及阳,偏枯有作,易感寒邪,亦易致虚,百病皆由兹始。此方最良,虽儿幼小,并可与服,以肚其根血荣,气卫顺且和矣,腑寒脏虚,温且壮矣,盈亏自然而平,法弱自然而正,阴阳调均,气脉充实,乃曰:妙工。

●分气饮子

调理小儿肿胀作喘,气短促急,坐卧不任,四体浮肿,饮食呕逆,神困喜睡,宜服分气饮子良方。

五味子 桔梗 白茯苓 甘草 陈橘皮 桑白皮 草果 大腹皮 白术 枳壳 川当归 紫苏 苏子 半夏曲

右等分㕮咀,每服二大钱匕,水小盏,生姜二小片,枣子半个,煎至半,去滓,通口不拘时候,兼八味理中丸煎服。

以上宜用救生丹通利

议曰:清浊无混,邪正不干,上焦得之清凉,下部受之温暖,气滞则少升降,血虚则多流注。虽是乳子,呼吸一息,其脉有至,徐徐应指,不违其数者,亦同大人流行,但随小大受之短浅而已。若也留滞,其脉迟数于病,大过不及者,有作善主疗治,郁则分之,逆则顺之,停则利之,滞则降之,调理之法,先宜以顺其气,大抵婴孩气顺即易治脉,壮亦易理证候,梢传郁逆停滞,当以先明,不待传入,而后究竟此方,分气预宜进益与分水谷之分者,不同为用,明者察之致迂曲。

●大效神功救生丹

治小儿气虚喘息,四肢浮肿,腹肚胀急,冲满胁肋,乍热乍寒,或泻或秘,皆由久停虚积,荣卫不顺,宜用推去其恶毒之气,神功救生丹良方。

雄黄 朱砂 巴豆 干姜

右用水醋一盏,以巴姜就煮令干,去姜,不用将巴出油和推朱研匀雪糕,搜丸如麻子大,每一岁三丸,并用酒浸赤为药,以少许送下。

议曰:夫幼幼受疾,其来发端无过,惊风痰热,疳积吐利而已,前贤众多,述论证候,编著方药,究竟推详,各有确实,奥见其有无辜,疳积异作,证候著千篇集,或有罕见其证,未详其理者,尽世难测难知,如龟胸决肋,猢狲禁是也。又复有坏证,恶候自服,诸家丸散,轻重桐投愈之不得。全功疾之,加为他害,提脾风之类是也。悠悠既久,方法何宜?学医之士,遇此等病,未尝告辞而屈,若能此附触类调理,虽则未效,犹尚庶几,多是肆臆勉强而为,稍或得失利害甚重。今议救生丹方,载谭氏所疗无辜积。

议效验至良,晚进后生,闻而知之,且惊且喜,盖渠未尝知用。若也参究而又意到,即参功以副全功。然后乃谓神乎,微乎,其妙至理。医工于此等证候,须当至诚,施设活幼起孩,十举十全,百发百中矣。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