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医学衷中参西录

第六期第一卷 · 血病门»吐血证

张焕卿,年三十五岁,住天津特别第一区三义庄,业商,得吐血证,年余不愈。

病因

禀性褊急,劳心之余又兼有拂意之事,遂得斯证。

证候

初次所吐甚多,屡经医治,所吐较少,然终不能除根。每日或一次或两次,觉心中有热上冲,即吐血一两口。因病久身羸弱,卧床不起,亦偶有扶起少坐之时,偶或微喘,幸食欲犹佳,大便微溏,日行两三次,其脉左部弦长,重按无力,右部大而芤,一息五至。

诊断

凡吐血久不愈者,多系胃气不降,致胃壁破裂,出血之处不能长肉生肌也。再即此脉论之,其左脉之弦,右脉之大,原现有肝气浮动挟胃气上冲之象,是以其吐血时,觉有热上逆,至其脉之弦而无力者,病久而气化虚也。大而兼芤者,失血过多也。至其呼吸有时或喘,大便日行数次,亦皆气化虚而不摄之故。治此证者,当投以清肝降胃,培养气血,固摄气化之剂。

处方

赤石脂(两半) 生怀山药(一两) 净萸肉(八钱) 生龙骨(捣碎六钱) 生牡蛎(捣碎六钱) 生杭芍(六钱) 大生地黄(四钱) 甘草(二钱) 广三七(二钱)

药共九味,将前八味煎汤,送服三七末。

方解

降胃之药莫如赭石,此愚治吐衄恒用之药也。此方中独重用赤石脂者,因赭石为铁氧化合,其重坠之力甚大,用之虽善降胃,而其力达于下焦,又善通大便,此证大便不实,赭石似不宜用;赤石脂之性,重用之亦能使胃气下降,至行至下焦,其黏滞之力又能固涩大便,且其性能生肌,更可使肠壁破裂出血之处早愈,诚为此证最宜之药也。所最可异者,天津药房中之赤石脂,竟有煅与不煅之殊。夫石药多煅用者,欲化质之硬者为软也。石脂原系粉末陶土,其质甚软,宜兴人以之烧作瓦器。天津药房其石脂之煅者,系以水和石脂作泥,在煤炉中煅成陶瓦。如此制药以入汤剂,虽不能治病,犹不至有害。然石脂入汤剂者少,入丸散者多。若将石脂煅成陶瓦竟作丸散用之,其伤胃败脾之病可胜言哉!是以愚在天津诊病出方,凡用石脂必于药名上加生字,所以别于煅也。然未免为大雅所笑矣。

效果

将药煎服两剂,血即不吐,喘息已平,大便亦不若从前之勤,脉象亦较前和平,惟心中仍有觉热之时。遂即原方将生地黄改用一两,又加熟地黄一两,连服三剂,诸病皆愈。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