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古今诸家丸方一十八首

《广济》疗传尸骨蒸,殗殜肺痿,疰忤鬼气,卒心痛,霍乱吐痢,时气鬼魅瘴疟,赤白暴痢,瘀血月闭,痃癖,疔肿,惊痫,鬼忤中,小儿吐乳,大人狐狸等病,吃力伽丸方。

吃力伽(白术是也) 光明砂 诃黎勒皮 麝香 当门子 香附子 丁子香 沉香 荜茇 檀香 青木香 安息香 犀角(屑,各一两) 薰陆香 苏合香 龙脑(各半两)

上十五味,捣筛,白蜜和为丸,每朝取井花水服如梧子四丸,于净器中研破服之,老小一丸。以蜡裹一丸如弹丸,绯绢袋盛,当心带之,一切邪鬼不敢近。千金不传。冷水、暖水临时量之。忌五辛、生血物。以腊月合,神前藏之密器中,勿令泄药气。神验。

《千金》耆婆万病丸,疗七种癖块,五种癫病,十种注忤,七种飞尸,十二种蛊毒,五种黄病,十二时疟疾,十种水病,八种大风,十二种[疒/帬]痹,并风入头,眼暗膜膜,及上气咳嗽,喉中如水鸡声,不得卧,饮食不作肌肤,五脏滞气,积聚不消,拥闭不通,心腹胀满,连及胸背,鼓胀气坚结,流入四肢,或复又心膈气满,时定时发,十年、二十年不瘥,五种下痢,疳虫、蛔虫、寸白虫诸虫,上下冷热,久积痰饮,令人多睡眠,消瘦无力,荫入骨髓,便成滞疾,身体气肿,饮食呕逆,腰脚酸疼,四肢沉重,不能久行久立,妇人因产冷入子脏,脏中不净,或闭塞不通,胞中瘀血冷滞,出流不尽,时时疼痛为患,或因此断产,并小儿赤白下痢,及胡臭、耳聋、鼻塞等病。服此药以三丸为一剂,服药不过三剂,万病悉除,说无穷尽,故称万病丸。以其牛黄为主,故一名牛黄丸。以耆婆良医,故名耆婆丸方。

牛黄 麝香 犀角 朱砂 雄黄(并研) 芫青(去翅足,熬,本方七枚) 黄连 人参 禹余粮 大戟(炙) 芫花(熬) 茯苓 干姜 桂心 桑白皮 当归 川芎 芍药 甘遂(熬) 黄芩 蜀椒(汗) 细辛 巴豆(去皮心,别熬,捣) 前胡 桔梗 紫菀 蒲黄 葶苈子(熬) 防风(各一分) 蜈蚣(三节,炙) 石蜥蜴(一寸,炙)

上三十一味,并令精细,上牛黄、麝香、犀角、朱砂、雄黄、禹余粮、巴豆别研,余者合捣筛之,以白蜜和,更捣三千杵极熟,密封之。除破日平旦,空腹,以酒服三丸如梧子,微下三五升恶物为良。若卒暴病,不要待平旦,无问早晚即服,以吐痢为度。若不吐痢,更加一丸,或至三丸、五丸,须吐痢为度,不得限以丸数。病强药少,即不利吐。若其发迟,以热稀粥一杯发之。若吐痢不止,即以酸饭两三口止之。服药忌陈臭、生冷、酢滑、黏食、大蒜、猪鱼鸡狗马驴肉、白酒、行房,七日外始得。一日服,二日补之。得食新米、韭菜汁,作羹粥臛饮食之三四顿大良,亦不得全饱。产妇勿服之。吐痢以后,常须闭口少语,于无风处温床暖室将息。若旅行卒暴无饮,以小便送之。若一岁以下小儿有疾者,令乳母服两小豆,亦以吐痢为度。近病及卒病皆用多,积久疾病即少服,常取微溏利为度。(崔氏无黄芩、桑白皮、桔梗、防风。)

卒病欲死,服三丸如小豆,取吐痢即瘥。

卒得中恶口噤,服二丸如小豆,和暖水一合,灌入口令下,令微利即瘥。

五注鬼刺客忤,服二丸如小豆。不瘥,后日更服三丸。

男女邪病,歌哭,腹大如妊身,服二丸如小豆,日三夜一服,间食服之。

猫鬼病,服小豆三丸,不瘥更服。

蛊毒吐血,腹痛如刺,服小豆二丸,不瘥更服,以瘥止。

疟病,未发前服三丸,未瘥更服。

诸痰饮者,服三丸如小豆,不瘥更服。

冷癖,服三丸如小豆,日三服,皆间食,常令微溏利为度。

宿食不消,服二丸如小豆,取利。

癥癖积聚,服二丸如小豆,日三服,皆间食,以利瘥止。

拘急,心腹胀满,心痛,服三丸如小豆,未瘥更服。

上气呕逆,胸中满,不得卧,服二丸,不瘥更服。

大痢,服小豆一丸,日三。

疳湿,以一丸如杏仁,和酢二合,灌下部中,服小豆二丸,瘥。

水病,服三丸如小豆,日再,间食服之,瘥止。人弱隔日服。

头痛恶寒,服小豆二丸,覆取汗。

伤寒天行病,服二丸小豆大,日三,间食服。

小便不通,服小豆二丸。不瘥,明日更服之。

大便不通,服三丸如小豆大,又内一丸下部中则通。

耳聋聤耳,以绵裹如枣核,塞耳中瘥。

鼻衄,服二丸如小豆,无不瘥。

痈肿、疔肿,破肿内一丸如麻子,日一敷之,根自出,亦服二丸瘥。

犯疔肿血出,以猪脂和涂,有孔内孔中,瘥止。

疠疮,以酢泔洗讫,取药和猪脂涂之。

漏疮有孔,以一丸如小麦,内孔中,和猪脂敷。

痔疮,以药涂绵,内孔中,别易,瘥止。

瘰疬,以酢和,涂上瘥。

癣疮,以布揩令汁出,以酢和,涂上,日一易,瘥止。

胸背腰胁肿,以酢和,敷肿上,日一易之,服二丸如小豆。

诸冷疮,积年不瘥者,以酢和涂之,亦饼贴之。

恶刺,以一丸内疮孔中,即瘥。

蝮蛇螫,以少许内螫处。若毒入腹,心烦闷欲绝者,服三丸如小豆大。

蝎螫,以少许涂之。

蜂螫,以少许敷之瘥。

妇人诸疾,胞衣不下,服二丸如小豆大。

小儿惊痫,服一丸如米许,以涂乳,令嗍之。看儿大小量之。

小儿客忤,服一丸如米,和涂乳头与嗍之。以意量之。

小儿乳不消,心腹胀满,服一丸如米许,涂乳头令嗍之,取瘥。

又大麝香丸,疗鬼注飞尸等,万病皆疗之方。

麝香(三分) 牛黄 珍珠(并研) 附子(炮) 鬼臼 莽草(炙) 犀角(屑) 矾石(熬令汁尽) 细辛 桂心 獭肝(炙) 藜芦(各二分) 蜈蚣(炙) 蜥蜴(炙,各一枚) 地胆(熬) 斑蝥(熬) 芫青(熬) 亭长(熬,各七枚,并去足翅) 巴豆(去心皮,熬) 杏仁(去尖皮,熬,各五十枚) 丹砂(二两,研) 雄黄(一两,研) 礜石(八分,泥裹烧半日)

上二十三味,合捣,别捣巴豆、杏仁如泥,蜜和,更捣三千杵,丸如小豆。每有病以饮服一丸,日再,渐至三丸尤妙。毒虫所螫,摩之,以知为度。若欲入毒疫疠乡、死丧家及鬼神庙冢墓处,以绛囊盛之,男左女右,肘后系之。又以少许涂人中,卧不魇魅,神验。忌如常法。

又小麝香丸,主疗与大麝香丸同方。

麝香(三分) 雄黄(研) 丹砂(研,各四分) 细辛 干姜 桂心 芍药(各五分) 莽草(炙) 犀角(屑) 栀子仁(各三分) 附子(炮) 乌头(炮,各五枚,去皮) 巴豆(五十枚,去心皮,熬) 蜈蚣(一枚,去头足,炙)

上十四味,并捣筛,蜜和,更捣一千杵,丸如小豆。每服三丸至五丸,日三。一切尸注心痛皆主之。忌生血物、生葱、生菜、芦笋、猪肉、冷水。神验。(一方有当归一两。)

崔氏温白丸,疗癥癖块等一切病,并治之方。

紫菀 吴茱萸 菖蒲 柴胡 厚朴(炙) 桔梗 皂荚(去皮,炙) 茯苓 桂心 干姜 黄连 蜀椒(汗) 巴豆(去心皮,熬) 人参(各三分,本方各二分) 乌头(十分,炮)

上十五味,合捣筛,以白蜜和,更捣二千杵,丸如梧子大。有病服一丸至二丸,不知稍增至三丸、五丸,以知为度。主心腹积聚久,癥癖块大如杯碗;黄疸宿食,朝起呕吐;支满上气,时时腹胀;心下坚结,上来抢心,旁攻两胁,彻背连胸,痛无常处,绕脐搅痛,状如虫蛟。又疗十种水病,八种痞塞,反胃吐逆,饮食噎塞,五淋,九种心痛,积年食不消化。或妇人诸疾,断绪不生,带下淋沥,或痎疟连年不瘥。又疗一切诸风,身体顽痹,不知痛痒,或半身不遂,或疼痛,或眉发堕落。又疗七十二种风,三十六种遁尸注,或癫痫,或妇人五邪失心,梦与鬼神交通,四肢沉重,不能食饮,昏昏默默,只欲取死,终日忧愁,情中不乐,或恐惧悲啼,饮食无味,月水不调,真似怀孕,连年累月,羸瘦困弊,遂至于死,或歌或哭,为鬼所乱,莫之知也。但服此药者,莫不除愈。臣知方验,便合药与妇人服之,十日下出癥癖虫,长二尺五寸三十枚,下脓二升、黑血一升、青黄汁五升,所苦悉除,当月有子。臣兄堕马被伤,腹内有积血,天阴即发,羸瘦著床,命在旦夕,与药服,下如鸡肝黑血如手者二百余片、白脓二升、赤黄水一升,其病即除。臣知方验,敢不献上。忌生冷、酢滑、猪鸡鱼犬牛马鹅肉、五辛、油、面、豆、糯米、陈臭等物。

仲景三物备急丸,司空裴秀为散,用疗心腹诸卒暴百病方。

大黄 干姜 巴豆(各一两,去皮心,熬,别捣如脂)

上药各须精新好药,捣筛,蜜和,更捣一千捣,丸如梧子或小豆。服三丸,老小量之。为散不及丸也。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刀刺痛,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之。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瘥。如未,更与三丸,以腹中雷鸣转即吐下,便愈。若口已噤,亦须折齿灌之令入,尤妙,神验。忌芦笋、猪肉、冷水、肥腻。

又理中丸,疗三焦不通,呕吐不食,并霍乱吐痢不止者,并主之方。

人参 干姜 白术 甘草(各三两,炙)

上四味,捣筛,蜜和如梧子。空服,以饮汁服十五丸。忌桃李、雀肉、海藻、菘菜。

《延年》驻车丸,主赤白冷热血痢腹痛者方。

黄连(六两) 干姜 当归 阿胶(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以三年米醋煮胶令消,和药,众手捻丸如梧子。每以饮下三十丸,日再服。亦疗产妇下痢不止者,服之甚验。忌猪肉、冷水、黏腻等物。

《救急》五香丸,疗诸毒疰气,心腹胀满,大小便不通,鬼疰心痛不可忍方。

牛黄(研) 犀角(屑,各三分) 升麻 沉香 薰陆香 当归 桂心 青木香 麝香(研) 雄黄(研如粉) 鬼箭羽 巴豆(去心皮,熬) 诃黎勒皮 朱砂(研) 槟榔仁 干姜 吴茱萸 甘草(炙) 豆蔻(各四分) 桃仁(去尖皮,熬) 附子(炮,各五分)

上二十一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以暖水服三丸至五丸,如不利更服,以利为度。此方甚验,人久不传。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芦笋、生血物等。

《必效》玉壶丸,主万病,与麝香丸同效方。

雄黄(研) 朱砂(研) 巴豆(去心皮,熬) 附子(炮去皮) 特生礜石(烧半日,研) 藜芦(各三两,炙)

上六味,捣筛,蜜和,丸如小豆,以饮服二丸,得利病瘥。小儿黍粟一丸,以意量之。

又青木香丸,疗一切气腹胀满,心痛气冷,食不消方。

青木香 槟榔仁(各六分) 芍药 枳实(炙) 诃黎勒皮(各五分) 桂心(四分) 大黄(十二分)

上七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饮下十五丸,以意增减之,常令溏利,甚效。

又五补七宣者,丽正殿修书学士李公所传。公名子昭,字云卿,赵郡人。幼志道法,以栖名山,往来茅嵩山经三十载,云五补七宣丸方。

人参 茯苓 地骨皮 干地黄 牛膝(等份)

上五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空腹以酒饮下三十丸,稍稍增至五十丸,日再。此是五补丸,服至五日、十日及半月日,觉气拥即服七宣丸,服经二三日,觉气散,还服五补丸。若病候未退,即稍稍增之,常自审以取调适,终须五补及七宣丸,并须合服之。夫人所疾,皆因风不宣散,即成拥缓热风。若气不流行,即成痃癖冷气,转生众病,皆因此由。寻其本源,都为不闲将理,觉虚则补,觉风气拥即利,利即腰背更虚。且凡是利药皆急,服便透过,未能蓄泄诸病;凡是补药皆滞,服未见效,先觉风气发动。明知宣补必藉兼行,故其人授余二法,名曰五补七宣,所以安七魄,镇五脏,坚骨髓,养神明。久服长生,百病日去,发黑,行及奔马。

又七宣丸方。

大黄(十五两) 枳实(炙) 青木香 柴胡 诃黎勒皮(各五两) 桃仁(六两,去尖皮,熬) 甘草(四两,炙)

上七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以酒服二十丸,稍加至五十丸。病在下,空腹服;病在上,食后服之。以宣利为度,增减以意量之。若风气结聚,宿食不消,兼沙石皮毛在腹中,服经七八日乃尽出,下似牛涎鱼脑等。若病深痼,则须半月或一月专服之,不用五补丸。若积年腰膝疼痛,寒冷如冰石,脚气冲心,愦闷将死,头旋暗倒,肩背重闷,心腹胀满,胸膈闭塞,风毒肿气,连及头面,及大小便或利涩,脾胃气不理,不能饮食,夜卧脚转,筋脉掣痛,恍恍然眠寝不安等疾,以饮服之尽瘥。此药功效不可尽说。如前十数种病,则须服七宣丸,自外轻病,不妨与五补丸兼服,循环不辍,补养无限。不问男女老小,并可服饵,但须量气力,细察候之,加减服。若是初生孩子,可与三丸、五丸,稍稍加之,取通利。其二方当须经久常服,不限春秋冬夏,朝夕行止勿间,药性甚善。禁如常法。

《近效》大麝香丸,疗积年心痛,尸疰蛊毒,癥癖气承心,肋下有块,温瘴毒气,精魅邪气,或悲或哭,蛇蝎蜂螫等方。

麝香(研) 牛黄(研) 藜芦(炙) 朱砂(研) 芍药 当归 茯苓 桔梗 鬼箭羽 金牙(研) 乌头(炮) 桂心 吴茱萸 贯众(各一分) 雄黄(一分半,研) 干姜 人参 大虫骨(各二分,炙) 蜈蚣(二寸,去足) 蜥蜴(半枚,去牙,炙) 巴豆(二十枚,去心皮,熬)

上二十一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饮下三丸。如末下,以热饮投之,即利。三行后,以酢饭止之,即定。然后煮饭葱薤食之。忌冷水、猪肉。如蛇蝎蜂螫,取一丸研和,涂之即瘥。精魅狐狸之属,抛砖瓦,或如兵马行。夜发者,是鬼魅,无早晚每日服二丸,只三两日即定,仍每日烧一丸熏身体、衣服。无忌。以三五丸用绯绢袋子盛,带左臂上,辟大虫、毒蛇、精魅鬼气等病。

又犀角丸,疗痈肿、肠痈、乳痈、发背,一切毒热肿,服之肿脓化为水,神方。

犀角(屑,十二分) 川升麻 黄芩 防风 人参 当归 黄芪 干姜(一作干蓝) 蓼实(一方无黄连) 甘草(炙) 栀子(各四分) 大黄(五分) 巴豆(二十四枚,去心皮,熬)

上十四味,如法捣筛,蜜和,更捣三千杵,丸如梧子。以饮服三丸至五丸,以利为度。或不利,投以热饮。如利,以冷浆水粥止之。未瘥,每日服一丸,以意量之,肿消散为度。若下黄水,或肿轻皮皱色变,即是消候。忌如药法。效验不可论之。

又黄连丸,疗痢,无问冷热并主之方。

黄连(一两) 茯苓(二两) 阿胶(一两)

上三味,捣筛,以水消胶和,众手丸,曝干。有痢,空腹以饮下十五丸,日再,以瘥止。甚效。

又加减麻仁丸,疗积年患气,不能食饮,兼食不消化,风气,冷气、热气冲上,痃癖气并乳石气发动,并疗之。服经三四日,自觉有效方。

蜀大黄(锦文者四两) 人参(二两) 大麻仁(二两) 诃黎勒皮(四两)

上四味,捣筛依法,以蜜和丸。每服十丸、二十丸,增减以意量之。以溏利病除,亦不损人。雍州王长史常服三十余年,八十岁万病皆无,百无所忌。补理腰脚,服经七八日,腰肾先冷者,即下脓水,腰脚轻健。以酒、饮下之并得。

又三黄丸,疗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主一切热方。

春三月用黄芩四两 大黄二两 黄连四两

夏三月用黄芩三两 大黄一两 黄连四两

秋三月用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二两

冬三月用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三两

上三味,随时月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日服七丸,诸病悉除。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