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婴童百问

疮疹(第一百问)

仲阳云:疮疹候,面燥腮赤,目胞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咳嗽嚏喷,手足梢冷,夜卧惊悸,多睡烦躁,发热脸赤,唇红身痛,头疼痰涎,伤寒证候类有之,并疮疹证,此天行之病也。始发之时,因伤风伤寒而得者,有因时气转染而得者,有因伤食呕吐而得者,有因跌蹼惊怒蓄血而得者。或为窜眼禁牙,惊搐如风之证,或为口舌咽喉,腹肚疼痛之状(疮从口腹中出故痛),或为烦躁发热,脸赤狂闷,昏睡谵语之形,或自汗,或下利,或发热,或不发热,证候多端,卒未易辨。方论所载,以耳冷、骫冷、足冷验之,盖谓疮疹属阳,肾脏无证,耳与骫、足俱属于肾,故肾之所部独冷。就疑似之间,或中或否,不若视其耳后有红脉赤缕为真,于此可以稽验矣。其脉洪大而弦数,诊脉之际,身略战动,是其证也。调护之法,首尾俱不可汗下,但温凉之剂,兼而济之,解毒和中安表而已。凡热不可骤遏,但轻解之,若无热则疮又不能发也。虚者益之,实者损之,冷者温之,热者平之,是为权度。借喻而言,亦如疱人笼蒸之法,但欲为松耳。如苟妄汗,则营卫既开,转增疮烂;如苟妄下,则正气内脱,变而归肾,身体振寒,耳骫反热,眼合肚胀,其疮黑坏,十无一生。(舌黑者尤难疗)何者?疮随五脏见证,未发则五脏之证悉具,已发则归于一脏,受毒多者见之。故肝脏水疱(泪出如水,小而疱青),肺脏脓疱(其涕稠浊,色白而大),心脏发斑(血疱色赤而小),脾脏发疹(色黄微赤,有小斑疮),惟归肾则变黑焉(青紫干陷)。疮疹属阳,本无肾证(肾在腑之下,不受秽毒,故无证)。阳取火也,肾取水也,以火用事,为水所制,岂不殆哉。朱氏云:疮疹已发未发,但不可疏转,此为大戒,疮疹首尾,皆不可下,及辄用利药,毒气入里即杀人。以此观之,疮疹证状,虽与伤寒相似,而疹痘治法,实与伤寒不同。伤寒所传,从表入里,痘疹所发,从里出表,盖毒根于里,若下之,内气一虚,毒不能出而反入焉。曰:是土不能胜水,黑陷者有之;毒发于表,若汗之,则营卫一虚,重令开泄,转增疮烂,由是风邪乘虚,变证者有之。汗下二说,古人之所深戒也。调解之法将如何?曰:活血调气,安表和中,轻清消毒,温凉之剂,二者得兼而已,温如黄芪、当归、木香辈,凉如前胡、干葛、升麻辈,佐之以川芎、芍药、枳壳、桔梗、羌活、木通、紫草、甘草之属,则可以调适矣。凡小儿觉身热,证似伤寒,但未经疮痘,疑似未明,且与惺惺散、参苏饮、抱龙圆、升苏散;热甚则先与升麻汤,或加川芎、紫苏、茯苓;呕吐者香苏饮加半夏、茯苓、白芍药;泄泻者,香苏饮加白术、茯苓;吐泻胃虚冷者,陈氏木香散;渴者,升麻汤加紫苏、茯苓;发搐及谵语热甚者,至宝丹、抱龙圆和服。疮疹未出透者可服,如出已透肤者不可服也。或用防风天麻圆亦可。如一二日疹出,红点如麻子,大小不一等者轻;一齐并出,密甚者重,并服四圣散;及泄泻者,紫草木香汤,或四君子汤加木香、丁香;如冷战出不透者,加官桂;有惊热出未透者,快斑散治之,内有蝉蜕者也。三、四日疮疹出不快者,四圣散;皮肤冷者,加木香、肉桂,更须活血散,温酒紫草汤调下,以助药力,则出快;如欲止痛,用温熟水调下;如紫色黑陷内热者,大便秘者,用龙胆膏,猪心血、辰砂、脑子研细末,木香汤调下可也,或用猪尾膏亦可,如内无大热,不可轻服也。常用胡荽酒喷帏帐及身上为佳,不可喷面上,以辟恶气耳。又烧苍术,降真香亦佳。五六日痘疮焮甚,但服芍药甘草汤定痛,多服不妨,却服甘露饮数服,或口内有脓疮,咽喉肿痛,不能乳食者,并皆治之。七八日疮焮透,略烂,方可服地黄汤;大便秘者,可服消毒饮。凡痘根窠红活,光泽明净者轻;如损陷稠密,灰白色,泻渴者重。无热者,可服四物汤,用麦门冬、防风、蝉蜕等剂。九日十日有热甚,可服犀角地黄汤、消毒饮,便利者不可服;小便不通者,大连翘汤加减服,以小便利为度,导赤散、羌活散皆可服;热甚者,小柴胡汤;渴甚者,白虎汤;大便秘甚,数日不通者,宣风散一服便可,间服前药;痘疮长足,肥满苍腊色者轻,寒战闷乱腹胀,烦渴喘急咬牙者重。十一日、十二日,痘疮当靥,疮痂欲落而欲愈也;若痘疮欲靥之间,或不能靥,或腹胀烦渴,或泄泻气促者,不可与蜜水、瓜果等冷物,食之即死;当与木香散、异功散,加减服之。凡小儿先发搐,而后发疮者生,如疮已瘥,而后发搐,或吐或泻者死;先发热而后出疮者存,疮已发而后泄不止者亡。疮瘥而忽泻脓血痂皮者顺(腹中有疮也),泻血而水谷不消者逆(脾胃虚也),或泻血而疮坏无脓者亦不可救(胃烂也)。要知阳明主肌肉,胃气不可一日不强也。凡出疮疹,先须护眼,或用辰砂,或用胭脂,以涂眼眶,内有红花以活血尤妙。如痘疮入眼,宜与决明散、紫贝散;疮痂欲落不落,则用酥油或白蜜时时润之,可揭则揭去;若失润揭迟,痂才硬则成瘢痕,仍用灭瘢药敷之。切不可与鸡鸭卵与食,食则即时目盲,瞳子如卵白色,其应如神;亦不可再食猪肉,不可不戒也。中间钱氏有百祥圆下之,及有用人牙齿之药,切不可轻服,甚以为戒也,不若用独圣散与牛李膏为愈。或痘疹已发,为风冷所伤,营卫不和,或为宿食所伤,内气壅遏,以致冰硬者,调解散主之。如泻不止,用参苓白术散加木香可也,四君子汤加木香、豆蔻亦妙。虽然疮黑本为恶证,治之有方。犹有幸而生者。至于调卫之际,乳母不能谨口,流毒于小儿;或粥食乳哺不时,使之饥虚;或衣被不周,致伤风冷;以至闺房有触,外邪有犯,则以米硬变坏而归肾,自我致寇,又谁咎耶!能调卫者,以温散汤剂,酿乳饮之,谨护风寒,使之气体通和;其于粥饵,则勿令饱而气实,饥而气虚,斯为得矣。然疮曰圣疮,七日热而发,七日疱而干,又七日平复如旧矣。若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则疮出甚难;如调顺血气,温和脾胃,均平冷热,则疮出甚易。调解之法,无逾于此,故备论之。疹证初感,未出而发热者,扁鹊油剂法治之,则出疹甚稀,或即消解而疮疹不发者有之,自然解散,而安泰必矣。

惺惺散(方见五十问)

参苏饮(方见八十三问)

抱龙圆(方见五十一问)

升麻汤(方见五十二问)

升苏散

治小儿出疹发热,疑似之间,以此解之。

升麻 葛根 赤芍药 紫苏 茯苓 川芎 甘草(各等分)

上剉散,白水煎。呕者,加半夏、茯苓、白芍药、生姜煎服。

香苏散

治小儿出疹证,作泻。

香附子 陈皮 紫苏 川芎 甘草 白芷(各等分)

上剉散,生姜、葱白煎,或白水煎,泻证加白术、茯苓,呕证加茯苓、白芍药。

木香散

治疹痘冷证。

木香(二钱) 前胡(去芦) 诃子肉 陈皮 丁香 官桂(去皮) 大腹皮 人参 半夏 甘草 赤茯苓(各三钱)

上剉散,每三钱,水一盏,煎六分,去滓,带热空心服,量大小加减。药性温平,扶阴助阳,治腹胀泻渴。如虚,加糯米一撮,黄芪三钱同煎。

至宝丹(方见二十问)

四圣散

治痘子已透,皮肤未透,用药发痘。

紫草 木通 黄芪 甘草 枳壳(各等分)

上剉散,煎服,得痘焮,却住服,且服芍药甘草汤、甘露饮。

加味四圣散

治痘出不快,及变陷冷证,可。

紫草 木通 木香 黄芪 川芎 甘草

上剉散,每服三钱,煎,不拘时服。大便秘涩,加枳壳少许;大便如常,加糯米一百粒。糯,解毒,能酿而发之。

紫草木香汤

治痘疹出不快,大便泄利。

甘草(炙,少许) 紫草 木香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入糯米煎,盖紫草能利大便,木香、白术所以佐之也。

四君子汤(方见十六问)

快斑汤

治疮疹不快。

紫草 蝉蜕 人参 白芍药(各二钱半) 木通(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剉散,每服三钱,煎服。

活血散

治痘疹出不快。

白芍药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以温酒调服。如欲止痛,用温熟水调下。

龙脑膏

治时疾,发碗豆疮,及赤疮子未透,心烦狂躁,气喘妄语,或见鬼神,或已发而陷伏,皆宜速治,不尔毒气入脏必死。

生龙脑一钱

上研细,旋滴猪心血和圆,如芡实大,每服一圆。心烦狂躁者,用紫草汤下;若疮子陷伏者,用温酒化下;少时心神便完得睡,痘疮发透,依常将息而取安也。

猪尾膏

治疮子倒靥,心神不安。

用小猪尾尖,刺血一两,点入生脑子少许同研,用新汲水调下,立效。入辰砂一钱,木香汤调下亦妙。

胡荽酒

治痘疮初发时可用,绕房喷之,以辟秽恶之气。

胡荽(一两)

上细切,以酒二大盏,煎数沸。从顶以下含酒喷之,背膂胸腹,及两脚通。勿喷面。

芍药甘草汤(方见四十四问)

甘露饮(方见七十二问)

犀角地黄汤(方见七十二问)

消毒饮(方见九十六问)

加减四物汤

治痘疮入目,或疮收后。

当归 芍药 川芎 苍术 白菊花 干葛 羌活(各等分)

上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服。

大连翘汤(方见第三问)

导赤散(方见第八问)

羌活散(方见二十问)

小柴胡汤(方见二十九问)

白虎汤(方第十八问)

宣风散

治风痰壅盛,或大便紧涩肚急,诸般疳气肚急,惊风痰潮皆可服。热证便秘,并宜服之,此乃宣利之药。

槟榔(一个) 陈皮(去白,半两) 粉草(二钱) 黑牵牛(四两,半生半炒)

上为末,食前蜜汤调下一服。

异功散

治小儿出疹冷证,此药能除风寒湿痹,调和阴阳,滋养血气,使痘疮易出易靥,不致痒塌。

木香 当归 人参 陈皮 厚朴 丁香 肉豆蔻(各二钱半) 桂 茯苓 白术(各二钱) 半夏 附子(炮。各一钱)

上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三个,煎六分,去滓稍热服。出疹泻不止,冷者可服。

决明散

治小儿痘疹入眼。

栝楼根(二钱) 决明子 赤芍药(各一钱半) 甘草(一钱)

上捣罗为末,每服半钱,水调下,日三服。

紫贝散

紫贝(一个,生用,即研磥也)

上为末,用羊子肝批开,掺药末一钱,线缠,米泔煮香熟,入小瓶内盛,乘热熏,候冷取出,星月下露一宿,来早空心服。

韶粉散

治小儿痘疹才愈,而毒尚未散,疮痂虽落,其瘢犹黯,或凹或凸肉起,当用此涂之。

韶粉(一两) 轻粉(一钱)

上为末,入猪脂油调匀,涂疮瘢上,欲落不落,当灭瘢痕。或用羊骨髓一两,入轻粉一钱,研成白膏涂疮上。如痘疮全好,如痒甚,俱搔成疮痂不落,用上等白蜜涂之,其疮痂落,亦无赤黑瘢痕,神妙。

独圣散

治痘疮陷入不发,色黑而气欲绝,服此渐苏红润。

穿山甲(汤冼净,炒令焦黄用)

上为末,每服半钱,入麝少许,南木香汤调下。或紫草煎汤,入酒少许调下。

牛李膏(又名必胜膏)

牛李子(不以多少,一名鼠李子、牛诮子、楮李、乌罡子,随地呼其名)

上取汁,石器中熬成膏。牛李野生道边,过秋结实,黑圆成穗。或无生者,市肆中买干者为末,水熬成膏,每服皂子大,煎杏仁汤化下。

调解散

治痘疮已发,或为风冷所折,营卫不和。或为宿食所伤,内气壅遏,以致冰硬,并主之。

青皮 陈皮 桔梗 枳壳(炒) 半夏 川芎 木通 干葛 甘草 紫苏(各等分) 人参(减半)

上剉散,每服二钱,姜、枣煎服。

参苓白术散(方见八十一问)

扁鹊油剂法

治小儿发热,恐成痘疮,以此止之。

生麻油 童子便(各半盏)

上逐旋夹和,以柳枝搅令如蜜,每服二蚬壳许,服毕,令卧少时。但三四服,大小便利,身体热退,即不成疮痘之证。若形迹已露,则不可服也。

又方

治小儿脏腑伏热,未成疹子疾候,四肢微觉有热,食物似减,头发干直,或时额上微热,宜生油汤剂法。扁鹊及仓公用,谓之神剂。

生油(一盏)

上令如人体温,将熟水一盏,旋旋入油盏内,不住手以箸打搅,候入熟水尽,令匀如蜜即止。夜卧时服,三岁至百晬儿,每服二蚬壳许,十五岁每服三大蚬壳许,五岁至七岁每服三蚬壳,直至大人服五蚬壳,或三大合,每日饮后良久与服,服了令卧少时,如三、五服大小便利,四肢热退,则疹痘不复发,当自安也。

又方

以手蘸麻油,摩其背脊间,直至尾骨,亦验也。

紫草木通汤

治疮疹出不快。

紫草 人参 木通 茯苓 糯米(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剉散,每二钱煎服。内虚大便利下,入南木香,去紫草。

蝉蜕膏

御风邪,辟恶气,透肌表,快疮疹。

蝉蜕 当归 防风 甘草 川芎 荆芥穗 升麻(各等分)

加芍药。

上为末,炼蜜圆如芡实大,每服一圆,煎荆芥汤化下。

安斑散

治调理疮疹。

升麻 赤茯苓 黄芪 羌活(各一两) 人参 枳壳(炒) 桔梗 甘草(各半两)

上剉散,每二钱,紫草少许,薄荷一叶煎,温服。

如圣麦门冬汤

治小儿疮疹,毒气上攻,咽喉口舌生疮,不能吮乳。

桔梗 牛蒡子(炒) 麦门冬(去心) 甘草(各半两)

上剉散,每服二钱,淡竹叶煎服。《活人书》云:为末,每服二匙,沸汤调,细细呷入口内含下。

太和散

治小儿疮疱,及伤寒时气,病后余邪不解发热。

生地黄 当归 人参 地骨皮 赤芍药 甘草(各等分)

上剉散,每二钱,白水煎服。

去疮疹瘢方

密陀僧

上为细末,水调涂甚妙。

龙胆圆

治小儿五疳潮热,面色痿黄,乳食迟化,日渐羸瘠虚弱。

龙胆 芦荟 肉豆蔻(煨) 黄连 木香 神曲 麦糵(炒。各等分)

亦可加槟榔、使君子。

上末,面糊圆如黍米大,二三十圆,温米饮送下。有热加胡黄连、柴胡、辰砂,去木香、芦荟、肉豆蔻。一方用龙胆、黄连、青皮、使君子等分末,猪胆圆。此方原在八十四问后。

疳积圆

治诸疳有虫。

百草霜(炒) 雷丸 芜荑(各三钱) 巴豆(去壳,一两,净,去心膜,不去油)

上为末,甑上饭圆,如粟米大。一方黄丹衣,每服一圆,空腹米饮下。一方青黛衣。此方原在八十六问后。

治嗽含膏方

葶苈(炒微焦) 知母 贝母(各一两。为末,二味同巴豆七粒炒,去巴豆不用)

上先将葶苈子捣成膏,次入二味,以枣肉半两捣匀,入砂糖圆如芡实大,每一圆绵裹咽津,甚者三圆。此方原在五十八问后。

画眉膏

山栀(十五个,炒存性) 雌黄 辰砂 轻粉(各少许)

上另为末,和匀,香油调成膏,伺儿睡着时,画上眉间,便不思乳。十分难断者,不过再敷,即不食矣。

治小儿乳嗽

杏仁 桑白皮 桃核肉 半夏 甘草(各等分)

上生姜、薄荷同煎。此方鲁仲德抄吴氏方。

大连翘饮(多羌活一味,余并同)

化风丹

荆芥 黄芩 防风 羌活 独活 天麻 南星(胆制) 川芎(各等分) 辰砂(减半) 甘草(减半)

一方加白附子、蝎、蚕三味,尤妙。上为末,蜜圆如芡实大,每服一圆,薄荷汤化下。

玄参剂

芍药 玄参 升麻 地黄 甘草 黄芩 龙脑叶 山栀 连翘(各等分)

上为末,蜜圆,辰砂为衣,圆如芡实大,每服一圆,薄荷汤化下。

四圣散

黄芪(炙)

痒加当归,嗽加桔梗。

红绵散(合有甘草)

全蝎 天麻 苏木 麻黄 荆芥 朱砂 僵蚕 南星 干葛 胭脂

热加防风。

各等分,绵包,生姜、薄荷煎服。

天麻圆

治乳嗽。

天麻 辰砂 防风 胆星(各一钱) 天竺黄 白附子(煨) 坯 雄黄 蝉蜕 僵蚕(各半钱) 川芎 硼砂(各七分半)

上为末,蜜圆,金箔衣,加牛黄、脑子,圆如芡实大,每服一圆,薄荷汤化下。

辰砂七宝散(无白术,八[冫未])

常用药方括

败毒羌柴独活前,芎苓参桔及甘煎。疹加风荷并蝉蜕,腰痛桃仁任意添。

五积六苍三桔梗,两半麻陈枳壳并。一两朴姜三分夏,归芍芷桂及甘苓。姜煎加入柴艽贝,参术同成轻骨名。

调中芩葛藁甘苓,芍梗仍兼白术平。壮热恶风并入利,或时脉数此为灵。

参苏苓夏葛前主,枳桔陈甘梅二参。姜枣煎来随意服,大能发散更消痰。去却参梅芎用四,前柴互换亦相堪。名香苏散。

平胃甘三陈朴膏,八苍姜枣或盐调。不换金须加藿夏,养胃参苓果莫饶。

消风百解芷陈荆,苍术麻甘姜便成。

金沸麻前各用三,芍甘夏一四荆参。或除麻葛换辛茯,同治伤风嗽有痰。

栀子仁知芍大青,四芎高杏及苓升。入兼柴六甘须二,阳毒伤寒姜豉成。

解肌甘一芍苓二,桂一甘三葛四煎。壮热恶风身体痛,脉浮无汗此为先。

香苏四分陈皮二,甘一或加芎芷煎。更入麻黄升芍药,十神只要葛多添。

柴胡石膏须用四,葛芍柴胡元不异。升二苓桑荆芥三,姜豉同煎古贤置。

萎茹三分高须四,葛二征羌和杏芎。甘与青梅同葛数,水煎对证有神功。

缩脾砂果梅甘二,豆葛只消一分参。水煮代饮方极妙,暑伤还取证来看。

小续命汤

术参芎药同防己,麻桂甘苓二分童。防一风三姜枣煮,刚柔二痓并能攻。(扁方不用白术,用杏仁。)

八解胃君四,同去苍加藿。

五苓猪茯术皆三,泻五还将桂二参。

干葛二芎余并一,参术苓梅甘藿参。此是小方白术散,渴兼吐利变风痫。

薄荷四芍羌蝎麻,甘蚕一分亦同加。竹黄白附还须二,薄荷汤调惊热瘥。或去蝎蚕天竹附,柴苓芎梗代尤佳。

红绵散

麻蚕芎芷麻二,苏木甘全蝎一科。绵煎对证明加减,愈却伤风咳嗽惊。

大连翘饮

连翘荆芥通车芍,归活风柴蝉共甘。等分栀苓还减半,煎须柴草正相堪。

知母干葛汤

知母三钱干葛八,六高麻四五葳蕤。甘苓风活星皆二,梅杏升参芎不殊。

排风三味先为主,独活麻苓三分同。杏术芎归甘桂芍,鲜皮二分共防风。姜钱作使煎来服,五脏风伤尽解攻。

木香流气廿三般,十六陈皮夏独单。通四若加槟果藿,丁皮梅桂腹蓬三。朴苏甘附青皮八,余药皆同二分参。苓术麦瓜菖与芷,枣姜作使药方完。滑利米煎葱解表,妇人艾醋血癥安。一方去藿沉香代,枳换菖蒲必炒干。增入大黄能治体,总该廿四请详看。

治眼方

栀子 黄柏 黄连 黄芩

上四味捣为细末,贴在碗底上,用艾火熏之,取起,稍加水,用纸盖水上,取青水点眼内立效。

治心痛

白乌鸡粪(五钱,晒干研细,罗成面) 松粉(五钱,研细)

上用葱根汁,将前二味合匀,为圆如桐子大,黄丹为衣,每服五圆,温醋送下,忌腥冷硬物,三、四日立效。

备急经验方

治破伤风,极有神效。

余昔闻本县大尹张公曾言;吾有一妙方,专治破伤风,单只一味,极有神效。用人家粪内蛴螬虫一个,烂草房上亦有之,将他脊背用手捏住,持他口中吐水,就擦抹在疮口上,觉麻身上汗出,无有不活者。及今余家第四子,忽于额上跌破一处,七日成风,急寻此虫治之,时间汗出就好,余有感于此,不敢隐昧,恐捐阴骘,就刊此传之。(将虫用过,还埋粪内。)

治搭背疮,极有神效

用生蜂蜜和生面为饼,贴于疮上,待饼干,再换,三、五次即愈,疮有口者,将面饼亦口上贴之。

治小儿痘疔,极有神效

珍珠(生,为细末) 豌豆(烧为灰,细末) 头发(烧灰,为末) 湿胭脂(生用)

上量疔疮多少,加减为用。将四味和为一处;先用簪尖拨疔口,次将此药贴入疔内,即时大小疮皆变为红白色,而无有不活者。大凡人家小儿出痘疮,若灰黑顶者,十八九死,为乡人者,不识内有痘疔,又不晓治法故也。余昔日曾访问诸多良医,皆言痘疮未出全者,有药可表,及疮出后有灰黑色塌顶者,皆无方可治之,今要认出黑色内有疮大者为疔,或疮内有疔线者为疔,又有疮内臭气者为疔,亦有数等,若依此方治之,立有神效,此方治好多人,倘有好事君子,传写四方,贴于街市而共治之,则福庆延长,子孙保安矣。

又方

治小儿出痘。

穿山甲剉细,用蚌粉入铫内,炒令黑色存性,研细,入麝少许。每半钱一钱,温酒调服,其效如神,虽遍身黑而欲绝,亦能苏省而发红色。

治小儿疮疹不透,陷伏危困者

人牙齿三五个,炙令黄为末,乳香汤调下。烧过为末,温酒调下亦可。服诸片时,其便透发。

治痘疮后眼方

羌活 防风 川芎(各二钱半) 甘草(二钱) 木贼 绿豆壳 荆芥(各三钱) 蝉蜕 谷精草(各一钱) 蛇蜕 鸡子壳薄皮(各一钱)

上为细末,茶清调下,日三服,一应障翳皆可磨退。

治小儿夜啼

灯花(七个) 硼砂(一字) 朱砂(少许)

上研极细末,蜜调成膏,候小儿困时,以少许抹口唇上。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