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辨证玉函

目痛

目疾至难治而至易治也。世人目疾,往往有经岁经年而不愈,甚至终身为废疾者有之。此岂目病之果难治乎?亦治之不早与早治之不得其法耳。盖目痛有阴阳之分,而辨之不可不预也。苟辨之至清,用药得当,随手即可奏功,何至有废疾之成哉。阳症之目痛,必羞明恶亮,大眦必赤如火,而小眦反觉淡红,其痛必如刺戳,流水结眵。或鼻塞而不通,或口渴而痰结,或身发寒热而不止,此皆火壅于心腹之间,肝木气郁而成此目痛也。若错认作虚症,而用温补之药,则必变为两眼青盲之症矣。法当用开郁去风之剂。方用开目散。此方之妙,妙在舒肝木之气,而加之去湿散火之品,不去治目而目之红痛尽除。大约二剂便可收功,不必多用。至于阴虚之目痛,虽初起之时略有微疼,而痛终不甚,大眦不赤而小眦则红如血者有之,或小眦不赤而通身作桃花色者有之,无泪无眵,日间少快,夜则反重,虽羞明而不甚,腹内时时作饥,饥则痛,较饱时觉重,可见日而不可见灯火,大便溏者有之,而小便反觉清长,或夜发热者有之,而身间发汗不止,此皆肾水虚耗,不能滋润肝木,肝木自顾不暇,又何能上润于目?必须用纯补真阴之药,大剂吞服,始能水足而虚火有归经之日。倘以寒凉之药治之,则必胃气消亡,而阳气亦因之而丧。或以风药治之,散其真气,而双目终无红退之时。于是有昏花之症,于是有拳毛倒睫之症,终身成为废人而不悟者,比比也。予与言及此,可胜浩叹。予今定一方救之,实有神功,名为养目至神汤。此方前去补肾以生肝,使水足而肝木得养,肝木有气,而双目自明矣。但此方必须多服为妙。服至半年,不特昏花者可以重明,而拳毛倒睫者亦能自愈。盖治本而末治在其中,正不必又治本而又去治末也。

开目散

柴胡(二钱) 当归(一钱) 白芍(三钱) 白蒺藜(三钱) 半夏(二钱) 陈皮(一钱) 甘草(一钱) 车前子(二钱) 苍术(一钱) 黄连(一钱) 草决明(一钱) 天花粉(一钱)

水煎服。

养目至神汤

熟地(五钱) 山茱萸(五钱) 甘菊花(三钱) 地骨皮(三钱) 当归(三钱) 白芍(三钱) 茯苓(三钱) 白芥子(一钱) 柴胡(三分) 枸杞子(二钱) 葳蕤(三钱)

水煎服。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