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医灯续焰

噎膈

噎者,食入不利,或捱塞而下,或负痛而纳,其病在喉。膈者,食虽入膈,或气逆,或满闷,或隐痛,或得嗳少宽,或得吐反快,其病在膈。二疾多并见,噎者必膈,膈者必噎也。即翻胃之先驱,积郁沉忧,气结不散,久久成此。《张鸡峰方论》曰:此病不在外,不在内,不属冷,不属热,不是实,不是虚,所以药难取效。多缘忧思恚怒,动气伤神。气积于内,动则诸证见,气静疾平。手扪之而不得疾之所在,目视之而不知色之所因,耳听之而不知音之所发,故针灸药石皆不获效。乃神意间病也,旨哉言乎。(宜生姜半夏汤、香砂宽中汤、五膈宽中散、谷神嘉禾散、统旨补气运脾汤、代抵当丸之类选用。)

附方

生姜半夏汤 止呕吐,开胃消食。

半夏 生姜(各三钱)

上㕮咀,水二盏,煎七分服。

统旨香砂宽中汤 治气滞,胸痞噎塞,或胃寒作痛。

木香(临服时,磨水入药三、四匙) 白术(炒) 陈皮 香附(各一钱五分) 白豆蔻(去壳) 砂仁(去壳) 青皮 槟榔 半夏曲 白茯苓(各一钱) 厚朴(姜制,一钱二分) 甘草(三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入蜜一匙,食前服。

和剂五膈宽中散 治七情四气伤于脾胃,以致阴阳不和,胸膈痞满,停痰气逆,遂成五膈。并治一切冷气。

白豆蔻(去皮,二两) 甘草(五两) 木香(三两) 厚朴(去皮,姜汁炒,一斤) 缩砂仁(去壳) 丁香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各四两) 香附子(炒,去毛,十六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三片,盐少许,不拘时,沸汤点服。

和剂谷神嘉禾散 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气逆生痰,不进饮食。或五噎、五膈。

白茯苓(去皮) 缩砂仁(去皮) 薏苡仁(炒) 枇杷叶(去毛,姜汁炙香) 人参(去芦,各一两) 白术(炒,二两) 桑白皮(炒) 槟榔(炒) 白豆蔻(炒,去皮) 青皮(去白) 谷KT(炒) 五味子(炒,各半两) 沉香 杜仲(去皮,姜汁酒涂炙) 丁香 藿香 随风子 石斛(酒和炒) 半夏(姜汁捣和作饼,炙黄色) 大腹子(炒) 木香(各七钱半) 甘草(炙,二两) 陈皮(去白) 神曲(炒,各二钱半)

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五噎,入干柿一枚。膈气吐逆,入薤白三寸、枣五枚。

统旨补气运脾汤 治中气不运,噎塞。

人参(二钱) 白术(三钱) 橘红 茯苓(各一钱五分) 黄芪(蜜炙,一钱) 砂仁(去皮,八分) 甘草(四分,炙) 有痰加半夏曲(一钱。)

水二钟,姜一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代抵当丸 治瘀血噎膈,食下疼痛。(方见第二十。)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