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医学衷中参西录

三鲜饮

治同前证兼有虚热者,即前方加鲜小蓟根二两。

京都名蓟门,故畿内之地,各处皆有大、小蓟。乃以本地土物,医者犹多不能辨认。恒以大蓟为小蓟,小蓟为大蓟,殊属可怪。夫二蓟之形象,最易辨别。大蓟叶绉,初贴地而生,状类蒲公英。嫩时可生啖当菜蔬,老则自叶心出茎,高二三尺,茎上亦有小叶,花黄色亦如蒲公英,俗名曲曲菜。小蓟边有芒刺(故亦名刺蓟),嫩时即生茎,其叶在茎上,高尺许,花紫色状如小绒球,嫩时可作羹,俗名青青菜,亦名刺儿菜。大、小蓟皆能清血分之热,以止血热之妄行,而小蓟尤胜。凡因血热妄行之证,单用鲜小蓟根数两煎汤,或榨取其自然汁,开水冲服,均有捷效,诚良药也。医者多视为寻常土物而忽之,可谓贵耳贱目矣。

小蓟茎中生虫,即结疙瘩如小枣。若取其鲜者十余枚捣烂,开水冲服,治吐衄之因热者甚效。邻村李心泉,愚之诗友也。曾告愚曰:余少年曾得吐血证,屡次服药不效,后得用小蓟疙瘩便方,服一次即愈。因呼之谓清凉如意珠,真药中之佳品也。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