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药百科

发散风寒药»羌活

药用

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羌活主产于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省。宽叶羌活主产于四川、青海、陕西、河南等省。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生用。

药性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应用

1、风寒感冒。本品辛温发散,气味雄烈,善于升散发表有较强的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故外感风寒夹湿,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较重者,尤为适宜,常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解表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若风湿在表,头项强痛,腰背酸重,一身尽痛者,可配伍独活、藁本、防风等药,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2、风寒湿痹。本品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有较强的祛风湿,止痛作用,常与其他祛风湿、止痛药配伍,主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因其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常与防风、姜黄、当归等药同用,如蠲痹汤(《百一选方》)。若风寒、风湿所致的头风痛,可与川芎、白芷、藁本等药配伍,如羌活芎藁汤(《审视瑶函》)。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古籍摘要

《药性论》:“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血癞,手足不遂,口面喎邪,遍身顽痹。”

《珍珠囊》:“太阳经头痛,去诸骨节疼痛。”

《本草品汇精要》:“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八风贼邪,除新旧风湿,排腐肉疽疮。”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