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曰:下焦病何谓也?答曰:大便难,若泻,小便不利,若遗溺,及痿躄脚痛,此为下焦所患也。
大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宜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五分) 甘草(五分) 黄芩(五分) 黄连(三分)
上四味,以水二升,先煮葛根,减半升,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
大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方
黄芩(三分) 甘草(三分) 芍药(一钱) 大枣(三枚)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大便洞泻,其色黄,此为热泻,宜五苓散主之。
发热恶寒,吐泻烦渴,若腹痛者,清宁汤主之。
清宁汤方
葛根(五分) 人叶(三分) 苍术(三分) 茯苓(五分) 木香(三分) 藿香(三分) 甘草(二分)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
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痛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宜硬饭汤。
硬饭汤方
硬饭(二钱,半黑炒半生用) 槟榔(一钱) 芍药(一钱) 枳实(五分) 茯苓(一钱) 甘草(三分) 大枣(五枚) 生姜(三分)
上八味,以水二升,煮硬饭,减五合,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有热者,加黄连、黄苓,有寒者,加附子、干姜。
儿大便窘迫,状如胶,而面颜皱者,为痢也,琼脂汤服之。
琼脂汤方
琼脂(五分) 枳实(五分) 芍药(一钱) 槟榔(五分) 大枣(三枚) 甘草(二分) 生姜(三分)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大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三分) 甘草(二分) 白术(三分) 人参(二分) 干姜(三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先煮四味,取一升,内桂,更煮三两沸,去滓,分温服。
下利,肠澼腥臭,腰髋烦痛,宜剪红丸。
剪红丸方
蜜香(四钱) 缩砂(四钱) 熊胆(一钱) 阿片(一钱) 龙脑(三分) 麝香(一分) 甘草(三分)
上七味,研筛,以烧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丸。
大便后重而节续,烦渴而小便涩,若大便去红者,山漆汤服之。
山漆汤方
山漆根(二钱) 山药(酒制,炒,一钱) 芍药(二钱) 枳实(五分) 大枣(三枚) 生姜(三分) 甘草(二分)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大便窘迫,腰腹绞痛而烦,取热汤灌触器,仍登器,汤气熏蒸,腰腹自和,大便当快通也。
下利,手足微冷,脉涩者,不可更攻,宜呴血散。
呴血散方
当归(四钱) 蝮蛇(三钱,黑炒)
上二味,研筛,以温酒服之。
发热暴泻,脉浮,渴而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发热脉数,腹中痛,屡欲圊便,烦渴而小便少,此为瘕泄也。
瘕泄,大便如糜,法须攻之。瘕不竭,痢示不罢也。
痢疾为瘀浊,故后重而肠垢,必苦里急。假令无肠垢者,无后重也,若脉滑而疾者,当屎脓也。
腹痛暴泻,恶臭不可近者,为食积也。
儿暴泻,难以阳决之。久痢,难以阴决之。暴泻以多脱阳也,久痢以多瘀热也。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若广肠脱出,宜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五分) 干姜(三分) 粳米(三分)
上三味,以水一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
下利如蟹渤,勃勃作声者,此为气痢也,气痢丸主之。
气痢丸方
诃子皮(四钱) 蜜香(二钱) 人参(三分)
上三味,研筛,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痢疾,后重不解,其脉虚而动,此为便血之兆也,小连荛汤主之。
小连荛汤方
小连荛(二钱) 芍药(一钱) 槟榔(二钱) 木香(七分) 甘草(三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大肠热则致后重,寒则致鹜溏,若嗳息者,谷饪也。
夏月腹痛而泄泻,痛一阵泄一阵,此为肠间热也,黄连香薷饮主之。
发热烦渴,大便如卵黄者,热泻也;无渴而清澄者,鹜溏也。
病人为冷食所伤,遂胁寒而利,如鸭屎,此为鹜溏也,扶脾汤主之。
下利日数十行,血液内竭,脾气空乏,烦渴呕逆,饮食不能,此为禁口痢也,莲肉饮主之。
莲肉饮方
莲肉(炒,二钱) 黄连(三分) 食盐(炒,二分)
上三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内萝卜汁,搅调,分服。
下利,阴阳内竭,胸腹悸动,饮食不能,宜熏脐温之。
痢疾,腰腹绞痛,诸方无验者,灸章门、京门,若腰腹诸穴。
痢下旬余,体瘦血燥,四肢微冷,反面色缘缘正赤,此为孤阳沸郁所致也,麦门冬汤服之。
大便滑泄,胸腹雷鸣,脉沉弦,此为脾冷所致也,薯蓣汤主之。
薯蓣汤方
薯蓣(一钱) 茯苓(一钱) 白术(五分) 人参(三分) 青皮(三分) 半夏(一钱) 缩砂(三分) 香附子(浸童便炙,五分) 藿香(三分) 莲蕊(三分) 甘草(三分) 生姜(三分)
上十一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脉微而数,微为阴虚,数为阳动,虚动相搏,孤阳不能独立,体肤自冷瘦,黎明大便溏,此为肾冷令然也,宜七成汤主之。
小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真武汤主之。
病人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飧泄,若腹筑湫而痛者,参茯白术散主之。
参茯白术散方
人参 白术 茯苓 山药 缩砂 陈皮 干姜 莲肉(各三钱) 藿香 白扁豆 薏苡 甘草(各半减)
上十二味,捣筛为散,或以胶饴,调匀服之。
痢疾,禁妄攻。若妄攻者,瘀浊未减而血液必竭也。
痢疾,要屡视口内,若齿焦者,为走马疳也。
痢毒疫热,若疮疹毒,宜翘花煎服之。
翘花煎方
翘花(五钱) 白糖(五钱)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翘花,去滓,内糖服之。
痢热不减,烦渴而昏睡,其脉弦急者,此为发惊之渐也。
溏泄家,要减饮食,若妄食者,为难疗。
痢后血液燥竭,脚肉殊脱削,若挛急而疼痛,此为鹤膝风也。
痢疾,后重而努力,必致脱肛,以下焦虚故也。
痢下数旬不解,血液干竭,而脉细数者,转属疳泻也。
病人脉沉而迟,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其人必微热,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面体羸瘠,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苦泻泄者,宜白术膏服之。
白术膏方
白术(一斤,焙) 茯苓(四两) 陈皮(四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熬取三升,滤去渣。又以水八升,熬取二升,将渣捣烂。又以水五升,熬取一升,都合前汁,再熬至二升,加蜜四两,熬至稠,滴水成珠为度。每服弹丸大,日二三次。
泻泄家,小便当少,今反多,是欲愈也。
痢疾为恙,以顺气活血为要。其气顺则里急减,其血活则泄利自愈。
痢下,数月休作者,为休息痢也。
病人泻泄,脉浮而迟,此为表热里寒,其便必完谷也,四逆汤服之。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四肢厥,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加人参三分。
前后二便易其位而出,名曰交肠,此为脏腑错杂所致也。
痢下肠澼,如鱼脑,若屋漏,目红唇燥,此为气血败绝也。
痢下旬余不解,鲜血自利,脉微肩息,多呼少吸者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暴利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痢下,体瘦脉虚,反能饮食者生,不能饮食者死。
体厥,脉微口渴,下利清谷,短气烦躁者死。
痢下数旬不解,呕哕,足跗微肿,若吐蛔者死。
问曰:大便难,何以所致?答曰:脾实则大便难,虚则大便溏,不溏不难,其人必实健也。
潮热便难,若谵语,若目中不了了者,此为邪热在里也,大承气汤主之。
病人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大承气汤主之。
孩儿胸腹䐜胀硬满,大便不利,此为乳癖所致也,白花汤主之。
体羸肌燥,大肠血干,大便硬者,宜波淡花啖之。波淡花一斤,白糖一斤,捣如泥,盛壶密盖,每啖梅实大。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麻仁丸方
麻子仁(四钱) 芍药(四钱) 大黄(八钱) 厚朴(二钱) 枳实(一钱) 杏仁(四钱)
上六味,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和为度。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
蜜煎导方
蜜(七合)
一味,内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饴状,扰之勿令焦者。欲可丸,并手捻作梃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病人体羸血燥,大便结燥者,以热汤内触器,乘热而登,须臾当肛润使通也。
病人气乏体羸,肠内血燥,大便必硬,宜逐肠丸主之。
逐肠丸方
巴豆(四钱) 硫黄(二钱) 槟榔(二钱) 甘松(二钱) 铁落(四钱) 大黄(四钱)
上六味,捣筛,酒糊丸枳实大。别蜀椒二钱,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洗掌中,拭净,更涂胡麻油,仍握一丸,男左女右,以大便通为度。若不通,更握新者,或左右俱握。若通而不禁者,以冷水频洗掌中,便当顿止。
问曰:小便不利者,何谓也?答曰:膀胱以气化理寒热虚实,其气不行,仍失转化,小便不利即是也。
病人脉数身热,渴而溲便涩者,膀胱有客热。若脉涩而身微肿者,此为风湿也。
病人腹硬,脉沉而小便不利,是癖块令然也。
病人脉浮,微热消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身肿,小便少,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宜防己茯苓汤。
防己茯苓汤方
防己(一钱) 黄芪(一钱) 桂枝(三分) 茯苓(一钱) 甘草(三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三服。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小便少者,宜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一钱) 甘草(三分) 白术(三分) 黄芪(五分)
上锉麻豆大,每抄二钱匕,生姜一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分温服。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方
麻黄(一钱) 石膏(一钱) 生姜(三分) 大枣(二枚) 甘草(二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分温三服。
身重,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驰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者,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病人溲便涩痛而旁射,是胞胱热也,滑石汤主之。
滑石汤方
滑石(一钱) 芒硝(三分) 柏实(五分) 茯苓(一钱) 甘草(三分) 生姜(三分)
上六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肚腹硬满,腰脚挛急,而小便不利,此脬痹也。
病人渗道癃闭所致腹满短气者,荨麻汤主之。
荨麻汤方
荨麻(一钱) 茯苓(二钱) 豆黄卷(三钱) 马舄(二钱) 甘草(三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病人元阳减耗,胞胱乏转化,遂腹胀,小便不利,医欲以淡渗利之,是误也,得之反益剧,短气息迫,宜折水汤主之。
折水汤方
桑白皮(一钱) 吴茱臾(五分) 枳实(七分) 槟榔(一钱) 茯苓(一钱) 缩砂(五分) 香附(五分) 附子(三分) 生姜(三分) 麦芽(二钱)
上十味,以水二升,先煮麦芽,减五合,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病人胸腹大满,结热不解,若脚气、心悸,俱与降气散。
降气散方
田螺(去壳黑炒,一两) 麝香(三分)
上二味,研均,每钱匕,以白汤服之。
病肿胀稍解,但足跗难消者,宜附子煎。
附子煎方
附子(四钱) 樟脑(四钱)
上二味,以酒五升,煎取三升,温熟,频频熨之,日五六次。
病人脬转而小便不利者,阴阳熨法主之。
疳瘕鼓满,小便不利者,与黑散。
黑散方
虾蟆(一两) 缩砂(一两)
上二味,为黑炒,存性,研筛,以生姜汤服之。
病人小腹挛急,心胸中动气,此为元脏虚也,溺必如泔汁,宜破故汤。
破故汤方
破故(一钱) 鹿角霜(五分) 茯苓(一钱) 连蕊(三分) 红曲(五分) 甘草(三分)
上六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病人胸腹肿满,如石硬,虽体气虚弱,须先破之,有故无害,此为霸道也,桃花煎破之。
桃花煎方
茯苓(一钱) 白术(三分) 枳实(三分) 半夏(一钱) 人参(三分) 香附(五分) 砂仁(三分) 藿香(五分) 甘草(三分) 干姜(三分)
上十味,以水二升,煮白桃花一钱,减五合,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得泄利二三行为度,后去桃花,服本方,小便当渐通也,诸小便不利,肿满转侧不能者,红豆煎主之。
红豆煎方
红豆(炒,一两) 茯苓(一钱) 枳实(五分) 吴茱臾(三分) 桑白皮(五分) 槟榔(五分) 白术(三分) 生姜(三分)
上八味,以水二升,先煎红豆,减五合,内诸药,再煎取一合,去滓,分温服。
病人跗肿脉微,口张气粗,额上汗出者死。
肿满,小便不利,多脾虚,烦悸而饮食不进者,不可治。
问曰:淋有五种者,何谓也?答曰:淋之为病,有寒有热,有血有石也。又真脏大虚,肚腹挛急而溺点滴者,此名劳淋也。
阴头痛而小便淋沥,其色如血者,名曰热淋也,宜石苇汤。
石苇汤方
石苇(二钱) 滑石(二钱) 茯苓(五钱) 黄柏(五分) 甘草(三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小便难,涩而鲜血滴,此为血淋,后致脓淋也,凉血汤主之。
凉血汤方
小连荛(五分) 当归(一钱) 芍药(一钱) 枳实(五分) 桂枝(三分) 桃仁(三分) 生姜(三分)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身体冰冷,其脉沉弦,小便频数,或身微肿,此名曰冷淋,宜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三分) 附子(三分) 红曲(三分) 桂枝(三分)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血活则膀胱滋,气化则溲便行,若气血窒塞,则渗道涩,名曰气淋也,枳实汤主之。
枳实汤方
枳实(三分) 厚朴(一钱) 茯苓(一钱) 木香(三分) 藿香(三分) 糖霜(二钱) 生姜(三分)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六味,取一升,去滓,内糖霜,搅调,分温服。
膀胱郁结,瘀浊致淋,凝则为砂,散则为膏,宜海金沙汤主之。
海金沙汤方
海金沙(一钱) 琥珀(五分) 茯苓(五分) 糖霜(五分) 大枣(二枚) 生姜(三分)
上六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发热脉浮,渴欲饮水,溲便涩而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五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先煮四味,取一升,去滓,内阿胶烊消。若呕家,去阿胶,加蜂蜜,分温服五合,日三服。
淋疾,有热脓多者,为易治;无热,脓点滴不尽者,为难治。
问曰:梦遗失精者,何谓也?答曰:实壮人,欲火盛而致梦遗者,宜转移其情想而愈也。若羸弱人,假火妄动而致遗泄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三分) 芍药(一钱) 生姜(三分) 甘草(三分) 大枣(二枚) 龙骨(五分) 牡蛎(一钱)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
病人梦泄,时目眩,若腰腹弦急而痛,此为牝脏虚,宜安神丸镇之。
安神丸方
黄连(六钱) 生地黄(一钱) 当归(二钱) 朱砂(五钱) 牛黄(五分) 甘草(一钱)
上六味,为末,蒸饼糊丸黍米大,金箔为衣,每服十五丸。
肾漏白淫,头眩振振,胸间悸动,强阴不倒,此为虚火不归其原也,宜知柏枸杞饮。
知柏枸杞饮方
知母(二钱) 黄柏(酒炒,三分) 枸杞(二钱) 食盐(二分) 甘草(五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病人二脏衰弱,阴痿不振,梦交精脱,脉微沉细弦数,起居劳汗出,此为过极琢削所致也,极秘滋阴膏主之。
极秘滋阴膏方
反鼻(黑炒,七钱) 破故(五钱) 缩砂(十钱) 枸杞子(八钱) 莲蕊(五钱) 雀肉(八钱) 鸡子黄(十钱) 山茱萸(八钱) 龙涎(六钱) 夏草冬虫(五钱) 人参(五分)
上十一味,为极末,先以烧酒二升,煮雀肉、鸡子黄为膏,更以蜂蜜二升、烧酒八升,与诸药同煮为膏,每服弹丸大。
问曰:阴器疼痛者,何谓也?答曰:阴器为恙,有肿痛,有隐痛,此为牝脏毒火所致也。
阴物隐痛烦乱,毒火所致者,黑豆汤主之。
黑豆汤方
黑豆(一钱) 犀角(五分) 甘草(三分)
上三味,以水二升,煮二味,减一升,内犀角末,搅调,分温服。
玉茎肿痛,若隐痛,恰如刀割,动燥不安者,宜甘草汤浸之。
甘草汤方
甘草(八钱) 食盐(一钱,炒)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内竹筒,适寒温,以浸玉茎,冷易之,日五六次,以痛定为度。
论曰:臀骨隐痛,朝昏不解,诸药无疗者,伹灸法治之,灸龟尾,仍与柏皮汤。
论曰:脬气实则溲便适度,虚则失其约,名遗溺,宜破故纸丸。
破故纸丸方
破故纸(二两) 缩砂(一两) 附子(半两) 五倍子(一两,黑炒) 甘草(五钱)
上五味,研筛,酒糊丸桐子大,以马溺温服。
遗溺,若阴痿,俱为牝脏虚冷所致,宜破故纸酒服之。
破故纸酒方
破故纸(一两) 缩砂(一两) 莲蕊(五钱)
上三味,捣为末,以烧酒一斗,糖霜一斤,同调均,内壶密封七日,酒熟,每服二三合,日三次。
师曰:肾囊偏大渐长,若腰脚挛急而痛,名囊疝,宿寒令然,宜防风汤。
防风汤方
防风(一钱) 芍药(二钱) 乌头霜(五分) 甘草(二分) 生姜(二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腰脚挛拘,屈伸不任,若行动跛跳,其睾丸偏大者,卵疝也,与乌头霜,芍药甘草附子汤亦服之。
乌头霜方
乌头霜(二两) 白糖(二两)
上二味研调,每一钱匕,以温酒服之。
诸宿寒疝病,若阴肿,若腰冷,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阴囊肿大,腰冷转筋,其脉沉伏,此为厥疝,大金铃子丸主之。
大金铃子丸方
金铃子(去核,四钱) 破故纸(二钱) 附子(一钱) 桂枝(四钱) 吴茱萸(一钱) 甘草(一钱)
上六味,捣筛,以烧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二三次。
阴囊湿痒,得温气反益剧者,名肾脏风,宜渗湿汤。
阴囊偏肿,渐长大者,宜牡蛎散涂之。
牡蛎散方
牡蛎(一钱)
上一味,研筛,以鸡子清,调和涂之,日二三次。
肾脏风,烦痒,数旬难解者,宜蛇状子煎洗之。
蛇状子煎方
蛇状子(一钱) 白矾(三钱) 烟草茎(一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以洗之,冷则更温洗,日二三次,以烦痒解为度。
身厥脉伏,腰腹酷痛,额汗出,名寒疝,宜乌头煎主之。
乌头煎方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㕮咀)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愈,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问曰:缓风痿躄,何谓也?答曰:南方多湿,瘴气所袭,致脚痹者,名曰缓风也。
缓风为恙,食饮起居如故,卒起脚屈弱者,即是也。
脚弱顽麻,若挛拘,反不湿肿者,名干脚气也,肿者为湿脚气,剧者如瓜瓠也。
风湿,身肿脉洪,小便涩而脚弱者,宜越婢加术汤主之。
脚胫软弱,顽痹,若转筋,胸满短息者,宜大槟榔汤。
大槟榔汤方
槟榔(一钱) 生姜(二分) 青皮(五分) 茯苓(一钱) 厚朴(一钱) 桑白皮(一钱) 吴茱萸(五分) 半夏(一钱) 白芥子(三分) 木瓜(五分)
上十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脚肿渐长,诸药不禁者,须急攻之,后利渗道,此谓劫其重势也,宜白花汤主之。
白花汤方
白桃花(一钱) 槟榔(三分) 枳实(三分) 茯苓(五分) 麦芽(炒,一钱) 生姜(三分)
上六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脚气始起,多不令人识,饮食语言气力如故,惟渐顽痹蹎蹶,寒风湿之病也。
脚气奔腾,毒气鼓击,痰喘悸动,息迫而欲死者,宜与铁浆支之。
脚气毒入腹,喘满气粗,昏眩躁烦,四肢厥寒,脉沉伏者,宜杉节汤主之。
杉节汤方
杉节(炒,一钱) 白芥子(一钱) 槟榔(一钱) 枳实(一钱) 生姜(三分) 吴茱萸(三分)
上六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论曰:浊气所袭,深入髓,元阳不能煦,遂致疼痛,此为寒湿,宜乌头桂枝汤主之。
乌头桂枝汤方
乌头
上一味,以蜜二升,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一升解之,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
风湿血痹,身体不仁,若四肢痿弱者,山萮菜汤主之。
山萮菜汤方
山萮菜(一钱) 防风(一钱) 当归(一钱) 牛房子(一钱) 甘草(三分)
上五味,以水二钟,煮取一钟,去滓,分温服。
发热恶寒,手脚关节掣痛,名白虎历节风,风毒鼓击所致也。
脚肿疼痛,若痿躄,脉洪数,小便如血,宜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三分) 芍药(五分) 麻黄(五分) 防风(五分) 知母(五分) 白术(五分) 附子(三分) 甘草(三分)
上九味,以水二合,煮取一合,去滓,分温服。
历节风病,若脚气挛急,不可屈伸者,宜乌头汤。
乌头汤方
麻黄(一钱) 芍药(一钱) 黄芪(五分) 甘草(三分) 川乌(一钱,㕮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㕮咀,以水二升,煮四味,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三合,不知,再三服之。
寒湿疼痛,脚胫挛拘,热肿,若瘦削,是属鹤膝风也,宽筋凉血汤主之。
宽筋凉血汤方
防风 威灵仙 牛膝 小莲荛 当归(各二钱) 寒水石 芍药(各三钱) 甘草 生姜(各一钱)
上九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痢疾稍解,反脚痛乏力,此转属鹤膝也,宜宽筋温血汤主之。
宽筋温血汤方
防风 牛膝 当归 芍药(各一钱) 桂枝 附子(各七分) 甘草(五分)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风湿疼痛,若血痹不仁,若鹤膝痿弱,诸身体顽麻,俱宜麻黄膏服之。
麻黄膏方
麻黄(三两) 桂枝(一两) 胶饴(一斤)
上三味,以酒一斗,煮一味,减二升,去上沫及滓,内胶饴,再煮为膏,每服弹丸大,日五六次。
腰脚寒痹不仁,痿弱,身无大热者,宜芥子膏涂之。
芥子膏方
白芥子(不拘多少)
上一味,研如泥,温酒调涂,日二三次。
病人胸腹挛急而跖跛,此为痫瘕,若虫块所致,宜以法治之。
体筋弛,脚力空脱,行动难支者,宜三妙汤主之。
三妙汤方
牛膝(一钱) 黄柏(三分,炒) 知母(一钱) 杜仲(一钱) 破故纸(一钱) 桂枝(三分) 附子(三分) 甘草(三分) 生姜(三分)
上九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脚气痿躄,虽夏月常须着绵裩,至冬寒倍令两胫温暖,得微汗为佳,常令按摩,数劳动关节,令气血通畅,此拒风湿之法也。
阴亏则形坏,故肢体为之废弛,膝膑肿大,不能行步,名曰鹤膝风,血燥剧者,不可治。
风痹寒湿,痿痹偏废,若鹤膝,膝膑疼痛如虎咬者,宜樟木汤浴之。
樟木汤方
樟木屑(一斗) 桐木皮(五升)
上二味,以水一斛,煎以浴痛处,日七八次,以痛定为度。
脚气,房劳虚乏,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者,为难治。
脚气冲心,恍惚气急,四肢厥,额汗出,脉乍大乍小者,不可治。
脚气之为恙,不得大补,亦不可大泻,多由气实而死,气虚者亦难治。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