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温病哕方四首

《病源》:伏热在胃,令人胸满。胸满则气逆,气逆则哕。若大下后,胃中虚冷,亦令致哕也。(并出第十卷中。)

《小品》茅根汤,疗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哕者方。

茅根 葛根(各切半升)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温饮之,啘止则停。

又疗温病热未除,重被暴寒,寒毒入胃,热蕴结不散,变啘者方。

单煮梓皮,稍稍饮之佳。温病积饮冷,冷结胃中,热入肾中,变壮热大啘者,服梓皮温啘得止也。夫肾中有热者,病瘥后,足心皮喜剥脱去,头发秃落,是其证也。

又茅根橘皮汤,疗春夏天行、伤寒、温病干胃,冷变啘方。

白茅根(切,一升) 橘皮(三两) 桂心(二两) 葛根(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服三合,数连服之,尽复合,啘止乃停耳。微有热,减桂一两。(文仲、《古今录验》同。出第六卷中。)

《古今录验》疗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啘,枇杷叶饮子方。

枇杷叶(拭去毛) 茅根(各半升)

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稍饮之,啘止则停。(出第三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