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银海精微

小儿疹痘

小儿疹痘图(图缺)

小儿疹痘者,名为百岁疮也。不论大小俱患一度,疹痘入眼,疹有两分,痘疮初上皮肤之际,眼闭不开,眼上即有痘疮点在黑睛上易治。急取益母草煎汤熏洗,日三度,更以阴一阳五丹调鳝鱼血点。忌口及夜啼,乳母亦忌口。须疹痘痊可,其眼渐开,眼中之痘,亦随而痊矣。又有一症,痘疹之后,疮痂落尽,肌体肥壮,眼中忽然红涩,此乃余毒郁结于肝而发出,此症十分利害,失治多能害目,只用车前草擂水频与饮下,洗却肝经之热毒,洗以益母草,点以鳝鱼血调药。经曰:疹痘之后,毒气郁结于肝而气不能泄,攻发于眼,伤于瞳仁者,素无治法也。

问曰:小儿此症入眼者何也?答曰:小儿痘疮之发,五脏皆热毒之气壅塞停留,热气在肝膈充入眼,使疼痛泪出,怕日羞明难开,遂生疮于眼内,久发变为白膜。初觉疮入眼中赤涩之时,急将药泄其毒,外以退翳之药,若不能为,终身之患也。先将秦皮汤洗目眼,红花、退翳散服之效。

秦皮汤

洗眼。

秦皮 秦艽 防风 细辛(各两) 甘草(一钱)

上将水二盏,煎至一半,热洗。

红花散

红花 连翘 当归 生地黄 紫草 大黄 甘草 赤芍药

上灯心、竹叶,水煎服。

退翳散(即猪肝散)

真蛤粉 谷精草 夜明砂

上为细末,用猪肝二两切开,掺药于内,以麻扎定煮,水冷,将肝同药细嚼,煮肝本汁咽,诸般毒物莫吃。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