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厘正按摩要术

疟疾

《内经》: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谓疟疾由伤暑而汗出腠开,当风浴水受凄凉之水寒,及秋遇凉风束之,里邪不能外越,则随经络以内抟,舍于脏腑募原之间,与日行之卫气相值而疟作焉。当其邪正交争,并于阴,则中外皆寒;并于阳,则内外皆热。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体,卫气集则复作。治者于疟将发时与正发之际,切勿施治,治之则病愈甚。须在未发前二三时,迎而夺之,方为合法。小儿胎疟,不能服药,用黄丹五钱,生明矾三钱,胡椒二钱五分,麝香少许,共研末,以好醋调敷手心,男左女右,以绢包手掌,药发自汗而愈。如小儿未进谷食者,患疟久不止,用冰糖浓煎汤喂之,最验。

食疟。饮食不节,复感风暑,寒热交作,腹胀痞闷,面黄恶食。内治以养胃汤减参术主之。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清天河水(二百遍),推脾土(二百遍),推肾水补清(各一百遍),揉脐(一百遍),运八卦(二十遍),用熨法(见卷二)。)

痰疟。小儿素有痰饮,复因外邪凝结脾胃,胸闷欲呕,其证面黄目肿。内治以豁痰之药主之。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清肺经(二百遍),推四横纹(三十遍),推脾土(二百遍),揉脐(一百二十遍),揉内劳宫(三十遍),运八卦(五十遍),按弦搓摩(二十四遍)。汗吐法先之。凡推法用姜汤,或桃叶汁亦可。另用桃叶研饼,敷涌泉穴。用开闭法(见卷二),引痰法(见卷二)。)

久疟。邪结血络,左胁胀痞,牵连少腹,或肾虚脾虚皆有之。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二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清天河水(二百遍),推补脾土(二百遍),运八卦(一百遍),掐二人上马(二十遍)。凡推用姜水。桃叶捶烂敷足心。)

瘅疟。但热不寒,由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壮热,少气,烦冤,手足热,欲呕,邪内藏于心,外舍肌肉,令人消烁肌肉。内治以甘寒生津法。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二百遍),推脾土(一百遍),运八卦(五十遍),推肺经(五十遍),退六腑(一百遍),推间使、内关(一百遍),天门入虎口(五十遍),摇斗肘(五十遍),清里法(见卷二)。)

按:疟证,内伤痰食积滞,外感风寒暑湿。但感有浅深,故病有轻重。所期寒则温之,热则清之,食则消之,风痰则疏导之。务须缓以图治,不可期以速效,逐日行按摩等法,三五次,至三五日、五七日均可。婴儿如此,大人则次数加多,日期更久,方为合法。毋欲速以图功,致生他证,是为至要。勿谓徒恃手法而不求方药也。(惕厉子)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