痄腮门主论
陈实功曰:痄腮乃风热湿痰所主,或冬温后,天时不正,感发傅梁,两腮肿痛。初发寒热,以柴胡葛根汤散之,外敷如意金黄散;如在里,内热口干,二便不利者,四顺清凉饮利之,表里俱解;如肿仍不消必欲作脓者,托里为主。脓熟者针之。(《正宗》)
冯鲁瞻曰:胸膈蕴积热毒,致生风痰,上攻头面,壅滞不散,发为痄腮,重则磁锋刺去恶血,轻则或涂或点,次投汤剂,散风清热,解毒消痰,自愈也。(《锦囊》)
王肯堂曰:所患在肌肉、浮而不著骨者,名曰痄腮。属足阳明经风热所致。
《心法》曰:痄腮一名髭发,一名含腮疮,生于两腮肌肉不著骨之处,总发端于阳明胃热也。初起高肿色红焮热者,系阳明风热;若平肿色淡不鲜者,由胃经湿热。
痄腮门主方
敷痄腮 染坊靛花频敷自消。
又方 肥皂同砂糖捣敷,纸盖留顶出气。
又方 黄柏、铅粉各等分,研匀凉水调敷。
又方
猪胆汁(三个) 生姜汁 米醋(各半酒杯)
和匀磨京墨,一敷即消。
腮肿
土茯苓(二斤) 天花粉 苦参(各二两)
咀片分七剂,每剂加皂角子七粒水煎,露一宿,食后温服,并治瘰疬。
时行风热腮肿 赤小豆捣细,鸡子清或米醋调敷,立消。
又方 霜后丝瓜煅存性,猪胆汁调敷,即消。
又方 扁柏叶捣汁,调蚯蚓泥搽上,立消。
宋仁宗患痄腮,道士赞宁用赤小豆七粒为末敷之,立愈。(《朱氏集验方》)
腮毒 大黄末、姜汁调敷,中留一孔透气,自消。
两腮红肿
百合(一两) 贝母 山芝麻根(去皮) 元明粉(各一钱) 银朱(七分) 白面(少许) 同捣敷。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