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概况 饮食入胃而上泛回出者谓之吐,吐又有呕吐哕三者之别。呕 者,吐之有声有物者;吐者,吐之无声有物者;哕者,吐之有声无物者。呕与吐常相连属,往往初起为吐,吐 将尽则继之以呕者。其证有虚有实,而哕则常由于虚,纵或挟实,不过挟痰挟火,虚多而实少者也。进而至于 无声无物之干恶心,为胃腑气血两伤,小儿难治之证也。今先言呕,食入即呕,刻不能容,其势疾,其声壮, 呕黄水而味酸苦者热也。盖胃中有火,不能容食,驱逐上行,非倾吐不完不止,因动肝火而气逆犯胃者亦如之。
食入能容,渐泛而作呕,其势缓,其声壮者,虚实参半也。盖胃虚谷气不行,火复乘之上逆有以致之。水到食 管即呕,或呕而由胃底肠中翻出者虚也。盖到咽即呕为气虚不能载物,由肠胃翻出而呕,为脾胃虚弱不能运 化,有以致之。此呕之一类也。次再言吐,吐而食物不化,吐而酸臭触鼻者,是为伤食;吐而出水饮痰 涎,是为停饮蓄痰;吐而面唇青白,清涎夹乳,是为感寒;吐而直冒酸臭,烦怒多啼,是为挟热。此吐之一 类也。然呕吐多相连属,故其因可互相参看也。至于呕吐之起源,多由小儿乳食不化,或露腹受寒,或触秽 感热所致。其有突然呕吐,一起即困倦自汗者,则由胃气久伤,病因早种所致。久吐不愈,若不由于胃 气耗伤,必因痰湿水饮,蓄滞不行,阻其饮食消化之路,郁蒸所致。哕之起源,虽有气滞、痰滞、饮滞、食滞 数因,而其本多由胃虚气弱,不能上达所致。干恶心之起源,多由呕哕经久,胃气益伤所致。乳食亏缺,大病 之后,亦均足致此。总之,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久病不愈,必至养生之源,竭绝莫挽,固在心 存保赤者之未雨绸缪也。
乙、治法 呕之初起,宜用小半夏汤治之。暴呕挟有胃火者,酌加黄连;挟有痰气者,酌加竹茹;呕而口渴者,酌 加芦根;呕出酸水苦水挟有肝火者,酌加左金丸;呕出清水而口渴,水入又呕者, 酌加五苓散;呕而兼吐食者,酌加陈皮、神曲之属;因虫扰而呕 者,酌加黄连、川椒之属,或用乌梅丸以安之;呕之虚实参半者,其势虽缓,然常时止时作,宜补胃调中,用 大半夏汤和之;胃阳虚而浊阴上逆者,先用逍遥散疏其郁,继用人参、白术、山药之属以补之;脾胃虚弱,不 能运化,致水到咽辄呕,或由胃底肠中倾翻而出,宜六君子汤加砂仁、炮姜或加荜澄茄、肉桂之属;
肝阴胃液,两皆虚耗,服热药呕虽暂止而愈发愈剧,舌苔剥者,宜滋液养胃,熄风镇逆,用六味地黄丸加扁 钗斛、石决明、滁菊、西洋参之属。吐之初起,常由伤食,治宜消积行滞。吐而食 物不化者,宜二陈汤加山楂(消肉积)、麦芽(消米麦积)、神曲(消痰食胶结之积)、枳实、川朴(消痰湿 胶结之积)之属;吐而夹水夹痰者,宜平胃散加半夏、茯苓之属。凡感寒而吐,有腹痛吐清涎等证象者,治 宜祛寒化积,用紫苏、煨姜、橘红、白豆蔻、半夏、木香、白术之类。凡挟热而吐,有恶食、烦怒等证 象者,治宜清热降气,用黄连、生姜、神曲、枳实、青皮、大黄之类。凡触秽而吐,有昏闷、口臭等证象者, 治宜芳香化浊,用藿香、佩兰、浓朴、白芷、菖蒲、神曲、香豆豉之类(夏月胃气疲弱者多见之)。突然呕 吐,困倦自汗,胃气暴伤者,治宜附子理中汤多加白术,此为吐证之重者,宜急救勿缓。至于常年呕吐, 按时而发,谓之反胃,在乳哺之小儿为绝少,童年或间有之。治法大致分寒热虚三种∶寒反胃者呕青手足冷, 宜二陈汤加丁香、附子、干姜、肉桂之属;热反胃者呕酸苦,面红手足热,宜二陈汤加黄芩、黄连之属;虚 反胃者,呕宿食不化,脉软无力,宜四君子汤或四物汤之属,而随证应变,又可合呕吐之治法以参看者 也。哕之治法∶声高有力而连属者,属热,可下;声低力怯而不上达者,属寒,宜温。通治之法,总宜调其 胃气,若偶被冷风所吹而作呃逆者,此属于外因,稍饮热汤,气定自愈,可不必服药。干恶心之治法,宜用 橘红煎服,入姜汁、白蜜,细细呷之,以滋润之。胃热者加川连、竹茹;胃寒者加炮姜;胃虚者加人 参;气逆者加吴萸。总之,凡治呕吐,当其初起泛恶之时,宜引而吐之,以去其滞,吐后方用药安之,则胃 气不伤。久呕不止,必加镇重之药以坠之。中气久虚,必借谷食以和之,或饴糖、白蜜以润之,忌用有油之物 如桃仁、杏仁、栝蒌、莱菔子、山栀(其有不得不用者亦在所不禁)之属。此皆不可不知也。
附方
(一)小半夏汤 治支饮痰积膈上,喘嗽呕哕。
半夏 生姜 (二)左金丸 治肝火燥盛,左胁作痛,吞酸呕吐,筋疝痞 结,一切肝火之证,并治霍乱转筋,火邪内炽,及噤口痢,饮食入口即吐者。
川黄连(六两) 吴茱萸(盐水泡,一两)
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一二钱。
(三)乌梅丸 治蛔厥,吐蛔,久痢。
乌梅 细辛 桂枝 附子 人参 黄柏 干姜 黄连 蜀椒 当归 (四)大半夏汤 治反胃呕吐。
半夏 人参 白蜜 (五)逍遥散 见第六章第四节。
(六)六君子汤 见第五章第三节。
(七)六味地黄丸 见第三章第五节。
(八)二陈汤 见第六章第三节。
(九)平胃散 见第六章第三节。
(十)附子理中汤 见第五章第四节。
(十一)四君子汤 见第三章第五节。
(十二)四物汤 见第三章第五节。
(十三)五苓散 见第三章第五节。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