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医学衷中参西录

胃脘疼闷

天津十区宝华里,徐氏妇,年近三旬,得胃脘疼闷证。

病因

本南方人,出嫁随夫,久居北方,远怀乡里,归宁不得,常起忧思,因得斯证。

证候

中焦气化凝郁,饮食停滞艰于下行,时欲呃逆,又苦不能上达,甚则蓄极绵绵作疼。其初病时,惟觉气分不舒,服药治疗三年,病益加剧,且身形亦渐羸弱,呼吸短气,口无津液,时常作渴,大便时常干燥,其脉左右皆弦细,右脉又兼有牢意。

诊断

《内经》谓脾主思,此证乃过思伤脾,以致脾不升胃不降也。为其脾气不上升,是以口无津液,呃逆不能上达;为其胃气不降,是以饮食停滞,大便干燥。治之者当调养其脾胃,俾还其脾升胃降之常,则中焦气化舒畅,疼胀自愈,饮食加多而诸病自除矣。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 大甘枸杞(八钱) 生箭芪(三钱) 生鸡内金(黄色的捣,三钱) 生麦芽(三钱) 玄参(三钱) 天花粉(三钱) 天冬(三钱) 生杭芍(二钱) 桂枝尖(钱半) 生姜(三钱) 大枣(劈开三枚)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方解

此方以山药、枸杞、黄芪、姜、枣培养中焦气化,以麦芽升脾(麦芽生用善升),以鸡内金降胃(鸡内金生用善降),以桂枝升脾兼以降胃(气之当升者遇之则升,气之当降者遇之则降),又用玄参、花粉诸药,以调剂姜、桂、黄芪之温热,则药性归于和平,可以久服无弊。

复诊

将药连服五剂,诸病皆大轻减,而胃疼仍未脱然,右脉仍有牢意。度其疼处当有瘀血凝滞,拟再于升降气化药中加消瘀血之品。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 大甘枸杞(八钱) 生箭芪(三钱) 玄参(三钱) 天花粉(三钱) 生麦芽(三钱) 生鸡内金(黄色的捣,二钱) 生杭芍(二钱) 桃仁(去皮,炒捣,二钱) 广三七(轧细二钱)

药共十味,将前九味煎汤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其余一半。

效果

将药连服四剂,胃中安然不疼,诸病皆愈,身形渐强壮。脉象已如常人,将原方再服数剂以善其后。

或问

药物之性原有一定,善升者不能下降,善降者不能上升,此为一定之理,何以桂枝之性既善上升,又善下降乎?答曰:凡树枝之形状,分鹿角、蟹爪两种,鹿角者属阳,蟹爪者属阴。桂枝原具鹿角形状,且又性温,温为木气,为其得春木之气最厚,是以善升。而其味又甚辣,辣为金味,为其得秋金之味最厚,是以善降。究之其能升兼能降之理,乃天生使独,又非可仅以气味相测之。且愚谓气之当升不升者,遇桂枝则升,气之当降不降者,遇桂枝则降,此虽从实验中得来,实亦读《伤寒》、《金匮》而先有会悟。今试取《伤寒》、《金匮》凡用桂枝之方,汇通参观,自晓然无疑义矣。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