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陈氏幼科秘诀

吐症有五。一曰 ,乳哺过多,口角流出,满而溢也,勿与乳,则以陈米煮粥与食,勿药可也。二曰逆(上升为逆),气贵下降,消食顺气为主。三曰吐,为顿出有物无声,以苍术、藿香、二陈汤等。四曰呕,为渐出有物有声,亦用上方,五曰哕,即干呕也,有声无物,乃属火,最为恶候。生姜为呕家圣药,若儿伤食为多,不可与乳。乳味甘,令中满,且动舌筋,起胃火。初生小儿便吐,由拭口中秽血不尽,或食胞浆,故令吐多。用甘草、黄连汁或吾家小黑丸,不止服正胃散。伤食吐、冷吐可服温胃调气汤。

温胃调气汤

苍术(正胃气) 浓朴(泄中气) 半夏 香附(正气) 山楂 神曲 麦芽 藿香(正气) 干姜 茯苓

服此不止,若见是冷,可加木香、丁香、浓朴,次第加之。若是伤食,以枳实、青皮、槟榔次第加之。用前药又不止,是胃气因吐而虚,面青白,唇淡,精神少,可加人参。此症必眼眶陷下,方可用参,若不用参,恐虚极生风,传为慢惊。

暑月有热吐者,因冒暑或伤热食,致热气入胃,吐也。食与气相搏而吐也,其症眼眶陷,唇燥,舌有刺,大便焦黄,射出如臭鸭蛋腥气,用水泼地令儿卧上,用黄瓜同卧。宜服清热之剂,如后吐泻论中清胃止渴汤可加减用之。初生小儿吐,余家小黑丸最妙。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