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医学心理学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第一节 国外有关学派的观点

如何认识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和地位,西方国家有许多学派和理论。当心理学于上一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后,学者们都企图从各自的专业(哲学的、医学的、生理学的、教育的)观点去观察和解释心理现象,从而形成了许多心理学派,例如构造学派、机能学派、格式塔学派、联想主义学派等,这些都在心理学史中介绍过了,现在重点介绍对人的健康和疾病有关的一些心理学派理论。

一、心理动力学派

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0)是奥地利维也纳的神经内科医生,他曾向当时着名的精神病学家夏柯(Charcot)学习催眠治疗。夏柯发现癔病病人还存在性欲上的问题,使弗洛伊德受到启发,从而想到癔病很可能是与性欲有关的心理因素所造成。后来他与J.Breuer合作用催眠术从事癔病的治疗和研究。Breuer曾使一名癔病病人在催眠状态中回忆起与她的病有关的一切情绪体验,并全部说了出来。病人说出来后觉得心情舒畅,最后症状消失,恢复了正常。他与弗洛伊德于1895年发表了“癔病的研究”论文,提出一个学说,认为被推到意识以外的情绪体验将大量的心理能力把持住,所以生病,在催眠回忆中把这些情绪都说出洗净了,被阻塞住的心理能力发泄了,因此病就好了。他们把这一方法称为净洗法(catharsis)或发泄法(abreation)又叫谈心疗法(“talking cure”)参见:《西方心理学史大纲》253页)。后来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催眠术治疗神经症得不到根治。病人的某些症状消失了,另一些症状又出现,何况有些病人根本不能进入催眠。他设法让病人在觉醒状态下身心放松,想到什么就立即尽量地说出来,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同样可获得疗效。弗洛伊德称这个方法为“自由联想法”。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好比漂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人所觉察到的意识,只不过是露出海面的那一小部分,潜藏在海平面下的那一大部分则是人的潜意识。发生在很久以前曾引起过情感强烈波动的一些生活事件,表面上似乎被遗忘了,实际上并未从记忆中消失,只不过被压抑到潜意识中。与这些事件相伴随的被压抑的情感,并未善罢甘休,而是蠢蠢欲动,造成各种心理冲动,可影响个体行为,或成为患病的原因。让病人通过自由联想,回忆过去遭受情绪创伤时的情景,重新体验当时的情感,使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得到“发泄”,并对它进行分析可使病人痊愈。弗洛伊德发现病人在自由联想过程中时常回忆和报告他们所做的梦。他认为人们的梦往往是不受检查的,代表着觉醒时被压抑的欲望满足,通过梦易于暴露潜意识的活动。他教病人从所梦的情节开始自由联想,以便较快地挖掘出隐藏在潜意识深处的情结(complex)。弗洛伊德还发现,不少癔症女病人在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中总忆起她幼时被父兄诱奸的情节。他奇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病人都有这种类似的回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故事情节都是想像出来的。这种儿童时代的幻想代表了当时没有得到满足的愿望,所以必须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找出幼时影响情绪较深的事件,疾病才能得到根治。弗洛伊德把研究梦的结果和提出的解释写成《释梦》(1901年)一书,说明被压抑的欲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这样,弗洛伊德通过“自由联想”,从病人的谈话和自己的深入观察中,对许多心理或病理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推理,形成了精神分析学说。在他的学说中,引起了潜意识、欲望、压抑、欲力(力比多Libido)、冲突、本我、超我等概念,成为说明人类心理、行为、正常或变态的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将心理活动解剖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1.意识(consciousness),是当前注意到的心理活动,感知外界的条件刺激。意识活动是遵循“现实原则”(principle offact or reality)来行事的,即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界。

2.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即当前未曾注意到,但一经他人提醒或自己集中注意、努力回忆即可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潜意识内的观念首先进入前意识才能到达意识界。前意识的作用是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要求和个人的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

3.潜意识(unconsciousness)又译成无意识,是不能被人意识的。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是受潜意识驱动的。一个人如果把生活中所有的愉快的或不愉快的信息或经验都保存在意识领域中,那是承受不住的。于是,那些为自己的道德理智所不容的欲望就被排挤到潜意识领域中,这一过程被称为压抑(repression)。潜意识里的心理活动内容包括人的原始的盲目的冲动,各种本能活动和被压抑的愿望。按弗洛伊德的观点,被压抑的愿望主要是与幼儿时期性发育过程中的创伤性经验有关,压抑在潜意识最底层的欲望是幼儿时期的性欲。潜意识是人类心理原动力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

奥迪柏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杀了他的父亲,娶了他母亲,犯了杀父、乱伦两种罪恶。奥迪柏斯原来是一个弃儿,并不知道他杀的娶的是他的父母,弗洛伊德使用这一术语并不恰当,仅是说明幼儿如产生这种念头和行为是不为大人所允许的,于是就把这种欲望压抑到潜意识层去形成情结。情结是指在潜意识层中挟有情感力量的一组观念。如果欲力在前三个时期中得不到满足,人格的发育就会受阻而停滞在这个阶段。因为这时期性欲的目的和对象都是错的,所以影响了他的人格的发展,至成年期成为性倒错者。神经症和精神病也是由于欲力倒退或固定在最初的性欲水平所引起。弗洛伊德以欲力的动力变化说明人格的发展,所以他的学说称为精神动力学说。他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又称它我或私我,包括各种本能欲望,有即刻要求满足的冲动倾向,处于潜意识的最深层,按“享乐原则”行事,是人格的原始部分。“超我”是道德和良心的自我,按“至善原则”(principle of ideal)行事,是人格最后形成的最文明的部分,按社会伦理道德监督“自我”的表现,不让它有越轨的行为。“自我”存在于意识中,按“超我”的要求,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自己的行为,按“现实原则”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在人格结构中“自我”从中志着中介作用,使两者之间保持平衡。一旦“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不能调节的程度,就会以病理的形式-例如焦虑,一种弥漫性的恐惧感-表现出来。由于三者经常处于矛盾冲突之中。于是产生了应付矛盾的防御机制称为心理防御机制(mental defense mechan-ism)或自我防御机制(Egodefense mechanism)通过这一机制使“本我”得到一定的表现而不触犯“超我”,为现实所接受,不引起“自我”的焦虑反应即不引起心理矛盾,或不使心理矛盾激化。心理防御机制有很多种:如压抑(repression)、升华(sublimination)、投射(projection)、补偿(compens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否认(denial)、倒退(regression)等。每一个个体会使用某一个防御机制来应付生活中的挫折以减少焦虑。但人们所遇到的挫折和冲突情景各不相同,常常是多个防御机制组合起来同时运用。因其中多数防御机制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导致了病态行为和精神障碍。

由于弗洛伊德治疗神经症病人是通过自由联想这种谈话方式来发泄其内心的苦闷情感而获得疗效,一反当时的传统观念,即不从生物学观点而从心理学观点去解释疾病的病理现象和治疗疾病,发现了很多在疾病诊断、治疗中所未接触过的但与发病有密切关系的现象。弗洛伊德把从病人身上获得的材料进行推理和概括,由此所提出的精神分析学说得到医学界人士的拥护。但是在他的学说中把一些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活动(即“欲力”)作为推动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源泉,如婴儿吸乳刺激嘴唇、排尿排粪松弛膀胱和直肠的紧张而带来的快感归之于“性”的要求和满足,认为婴儿的人格完全属于“本我”,则纯属主观臆断。弗洛伊德强调了心理因素在个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动力作用,认为它们能成为躯体机能失调的致病因素,在当时这一观点不失为一个较大的贡献;然而他把精神和躯体对立起来,视为两个独立成分,人的心理活动正常与否取决于内部心理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调节如何,这种缺乏自然科学根据的论断在解释心身疾病时就显得牵附会了例如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发展建立起来的心身医学体系,以美国阿历史山大(Alexander)和佟巴(Dunbar)为代表的学派就是用精神动力学派的观点来解释心身疾病的。他们先后发表了有关躯体疾病转化和特殊情绪冲突的理论和文章,认为情绪压抑或冲突是某种躯体疾病的原因:被压抑的愤怒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机能障碍,有关性活动的忧郁可引起呼吸系统的机能障碍,婴儿时期需要未获满足则引起消失系统的溃疡病等等,症状只是躯体器官的象征性语言。而这些心理矛盾和冲突又是深藏在潜意识中的,是无法加以客观证实的,只能通过精神分析法从潜意识中找出其致病原因。潜意识中的特殊心理冲突可引起病人的焦虑和一系列心理防御反应。在某些易感者,通过相应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改变,导致所未支配的特殊内脏器官的病理改变。由于心理动力学派在解释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机制上拿不出有力的科学依据,只靠逻辑推断,因而它在学术上的影响已成为历史。

二、心理生理学派

在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的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和地位时,除了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动力方面,同时还有一个朝着生理学方向的、称为心理生理学派。这是心身医学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研究心身疾病的两个发展方向。著名的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n)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情绪心理学说,指出强烈的情绪变化(恐惧、发怒等)会使动物产生“战斗或逃避”的反应,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影响下丘脑激素的分泌,导致心血管系统活动的改变。如果不良情绪长期反复地出现,就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和病理改变。

三十年代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Han Selye)提出了应激适应机制学说。应激(stress)是个体对有害因素的抵御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表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adaptation syndrome,GAS)。一般适应综合征分为警戒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警戒期动员个体内部作好应付外界紧张刺激的准备;抵抗期个体内部防御力量已经抗衡紧张刺激,使生理和心理恢复平衡;衰竭期是指在多种紧张刺激或一种持久反复的紧张刺激下个体的抗衡力量达到衰竭的地步,个体失去了应变能力,出现了焦虑、头痛、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症状而最后导致有关心身疾病的产生。

与此同时,苏联巴甫洛夫学派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指出躯体各器官都受大脑皮层的调节,特别是贝柯夫的皮层内脏相关的研究,表明高级神经活动功能异常时,会向内脏发出病理性冲动,而使内脏机能失调。

心理生理学派近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的沃尔夫(H.G.Wolff),他经过三十多年的实验室以及临床观察和研究,例如,通过胃痿观察情绪因素对胃的运动、张力、粘膜血管舒缩和分泌的影响,发现在情绪愉快时,粘膜血管充盈,分泌增加;在愤怒、仇恨时,粘膜充血,分泌和运动大大增加和增强;而在忧郁、自责时,粘膜苍白,分泌减少,运动也受到抑制。这些生理变化如持续下去就会发生病理变化,导致心身疾病时的结构性改变。他支持塞里的应激适应机制的理论。由于在他的实验设计中研究对象是有意识的心理因素,心理刺激可以定量,所造成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可以测量,实验结果可以比较和重复,即可用数量来表示研究的变量,因此他所开创的这一心理生理的研究方法,在五十年代以后成为研究心身疾病的主要方向。

沃尔夫学派还认为:情绪影响躯体器官的生理活动程度还要取决于遗传素质(易感性素质)和个性特征。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对外界刺激的认知、评价是机体生理机能的主动调节者,是导致疾病或促进健康的关键因素:如果察觉外界刺激具有威胁性,就会产生焦虑、恐惧或愤怒的情绪;如果认为它是良好的信息,就会产生愉快、喜悦或兴奋的情绪。这种消极的或积极的情绪的产生,因各人个性差异和对外界刺激的主观评价而又有很大的不同。在森林里与在动物园里看到老虎所产生的心理、生理反应是迥然不同的。亲人亡故往往产生悲伤情绪,但也有人对久病不愈、长期侍候、经济负担过重或感情不融洽的亲人的死亡,却产生如释重负,松一口气的情绪,而不成为精神创伤。后来沃尔夫等人还进一步研究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三、行为学派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意识(包括心理过程)还是行为?从洛克、贝特莱到冯特、铁钦纳都认为主要是研究意识。但也有人认为象意识、心理这种主观的体验,只能自己内省而不能为他人观察,很难予以客观定量。而研究行为,从行为的表现上看意识或心理过程,所获得的资料较为可靠。德国的雅克.洛布的动物行为研究,桑戴克的动物智慧研究,俄国谢切诺夫、别赫切列夫和巴甫洛夫的反射学说的研究都可作为代表。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J.B.Watson)则根本否认意识而只研究行为,因为行为是可以测量记录的。他在1913年发表的《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一文中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华生受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启发,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因而只能应用客观观察法以外观察,目标是预见并控制人的行为。华生所谓心理学的客观方法,就是只研究刺激(S)与反应(R),因为这是容易观察到的。至于主观体验、意识、甚至脑的活动都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行为的研究才是心理学。这样华生的行为主义就成为刺激与反应的心理学,不承认意识,当然也否定感觉、知觉和思想。只承认人有言语能力,而言语不过是简便可替代的躯体性动作而已。华生把感觉当作辨别来处理,而巴甫洛夫借助条件反射恰恰能把任何感觉当作辨别来测量,辨别不过是观察感觉事实的操作。起先,华生完全排除内省的方法,后来承认言语报告作为可观察的一种行为。在本世纪二十~三十年代行为主义在美国盛行一时。

行为学派对医学心理学的早期形成过程有过重大影响。巴甫洛夫利用经过条件反射训练的动物分辨圆形与椭圆形图形,当圆形灯亮时,给予强化,使唾液大量分泌,当椭圆形灯亮时,不予强化,而使唾液分泌停止。当动物建立了这两种反应后,就进入愈来愈精细的辨别,即使两者半径的比例愈来愈接近,椭圆形逐渐变成圆形。当椭圆半径相当9:8时,动物不仅不能分辨圆形与椭圆形,而且以前形式的分化条件反应也丧失了,同时发生剧烈的长时间的运动性兴奋,在实验台上挣扎,撕掉身上的器具,咬嚼胶皮管,吠叫哀鸣,见人见物呈恐怖状,行为一反过去常态,称之为“实验性神经症”。后来巴甫洛夫发现:不同神类型的狗对完全相同的困难作业而导致“神经破裂”时,会产生相反的行为反应:一条狗偏向抑制,一条狗偏向兴奋。也就是存在两种类型的实验性神经症。

华生受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和桑戴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启发,也作过不少实验。例如一幼儿,每当他伸手玩弄他所喜爱的白鼠时,实验者就在他背后猛击铁棍,发出强噪音,使之惊吓。这样结合数次后,每当白鼠一出现,幼儿就会惊吓哭闹,之后甚至一接近白色有毛的动物也就得恐惧。这使华生认为:人的一些病态体征是学习得来的。

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学派最有贡献的斯金纳(B.F.Skinner)设计了一个动物实验装置称斯金纳箱。箱内有一条输送食物的杠杆,当一只饿鼠在箱内自由探索时,偶而按压杠杆后就能得到食物。根据压杆次数的记录得知老鼠吃的行为和学会压杆操作来得到食物的速度。斯金纳发现了与巴甫洛夫不同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只对一个已知的特定刺激作出反应,称应答反应;而斯金纳所发现的是在没有看到外界刺激的情境下的反应,称操作反应。动物通过自己的操作行为反应,形成了操作性的条件反射或称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tive conditioning)。斯金纳观察了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共同变化,创立了R=f(S)的函数关系。他把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称为反射。但其间却没有生理的连续性,只能把它看作是两者之间的相关。斯金纳认为一些精神疾病和病态行为都是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获得的。

医学心理学在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上述三个学派曾起到重大影响。此外,也有人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社会变量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但没有像上述三个学派那样形成一个体系。同时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文化因素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愈来愈显示它的重要作用,任何一个学派的理论思想都不能不考虑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例如新弗洛伊德学派或现代弗洛伊德学派都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的致病作用。但他们只是抛弃了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本能和人格发展的概念,强调了文化教养、家庭生活等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强调了自我的重要性和独立性,重视个人的早期经验,并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直接研究儿童的发展过程。心理生理学派也考虑了社会环境因素对躯体疾病的影响。他们通过对心身疾病的深入研究,愈来愈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理的相互作用。1967年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T.H.Holmes和R.H.Rahe将社会中的种种生活事件可能对人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变化程度划分等级,用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LCUs)的分值多少来标志个体重新适应环境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制定了“社会重新适应评定量表”(social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如果一个人在一年内遭受生活变化的分数愈高,则来年保持健康的可能性就愈小,患病的可能性就愈大。行为主义学派也更多注意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脑或心理的作用,变S-R公式为S-O-R公式。总之,随着生物科学、电子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概念的引入,更丰富了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愈来愈多的学者从社会和生物两个方面综合,通过人的认识和主动调节来考虑人的健康和疾病的问题。目前西方还没有一个为众人都接受的学派。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