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经》说到:“阳化气,阴成形”。
我们人体无非“气血”二字,气属阳,血肉身躯属阴。当阳气越来越虚弱的时候,则这个有形的身体就会越来越沉重,人体中清明的阳气越少,则阴浊之物越发沉淀。比如说瘀血,痰湿、浊水等等,而这些阴浊之物沉淀的时日一久,就会形成各种结节、肿瘤、肿块。我们中医把这些阴浊堆积物,按不同的程度分别称为:疮、疔、癓、瘕、癰、疽等等。
“阴阳”是我们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概念,在中医中也不例外,但可惜几乎没有人真正明了“阴阳”的概念。“阴阳”是一体的两面,也即是人体中的清气(阳气)跟人体的阴浊(病灶),实际上是同一种东西的两个状态。
就好比是冰块和水蒸气,有形的病灶好比是水蒸气沉降形成的冰块,而冰块在阳光的作用下,也可以化为水蒸气,而中间的状态就是水。人在正常情况下,就相当于水在常温下,既没有化气,也没有成冰,它可以正常的行灌溉之功。当阳光不足时,水遇冷则化为冰,人体就处于疾病的状态。当遇热时,冰则化为气,则成仙成圣,霞举飞升,很多修炼的人就是为了转凡成圣,才去炼精化气,练气还神。
但作为绝大部分凡夫俗子,能健康的活到老已经是人生最大的追求了。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讨论更高深的东西,只需要将冰块融化成水,可以正常活命即可。那现在我们应该就知道了,人之所以生病,是阳气下降导致了阴物成形的原因,也即是“由阳入阴”。而康复的过程,则是将阴物化为清气,也即是“由阴入阳”的过程。
“识全冰为水,借阳光以消阴翳。”如果我们明了所有的“冰”,其实都是“水”变成的,所有的衰败和病灶都是因为阳气衰败造成的。那么就简单了,只要防止继续损耗阳气,然后同时补充阳气即可。
也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把有形的病灶,化为无形的清气。艾草有“大艾无疆,燃已散瘀”的功德,所以窦材才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的说法。
那将有形的病灶、瘀堵化为无形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由阴入阳”。原本堆积在体内的阴邪,由于正气的增加,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外解散,这个病邪向外解散和排出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排病反应”。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排病反应”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一致的。“生病”是因为邪气,从肌肤、皮毛、四肢,上下通道而入侵身体,然后步步深入,最后堆积在身体里面。
那么“排病”即是:邪气通过肌肤皮毛,四肢末端以及大小便或随呼吸而排出体外。那么所可能出现的排病症就会有:湿疹、皮肤瘙痒、口腔发炎、上火、眼睛疼痛、拉肚子、放臭屁、尿有血或者是拉脓血,肿瘤增大再变小,也可能是睡眠变差,胃口暂时不好,某些地方疼痛等正邪交战的反应。
还有心里的郁气的释放,有可能会想哭、想唱歌,又或者是特别的愤怒的反应。在这种时候,建议大家不要刻意去压制症状,也不必忧虑这种变化,只需要放松心情,调整好心态,继续艾灸补充正气即可。当邪气被充分赶出体外之时,这些症状自然也会消失。
但绝大部分人不了解身体变化的规律,每到这时候就会担心害怕,忧虑重重,再加上周围的人不理解艾灸这种疗法,往往会对患者加以批评和指责,所以很多人容易半途而废,如果是重病之人因此而退失信心,则再难以挽回。
艾灸这个大法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正是因为千百年来,真正的“明医”太少。大部分的医者都不明白阴阳关系,所以弄不明白气机之升降出入,就更谈不上指引患者了,而西医则更不值一提了。
希望所有学员好好去思考,我补充讲解的这三篇内容。下一节,我们就开始讲解《扁鹊心书》的卷中,给大家详细分析各种病例以及治法。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