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针灸逢源

二阴病

【遗精】

梦交而出精者,谓之梦遗。无梦而泄精者,谓之滑精。

膏肓俞,肾俞,中极(以上灸随年壮);三阴交,曲泉(兼膝胫冷痛者效),中封。

又精宫二穴,在十四椎下,旁开中三寸,灸七壮效。

【白浊】

肾俞,关元,中极。

【阳痿】

此乃肾与膀胱虚寒之症。

肾俞,气海(多灸妙)。

【小便不禁】

此常常出而不觉也。盖膀胱火邪妄动,水不得宁,故不禁而频来。宜补肾、膀阴血,泻火邪为主。有睡中遗溺,此为虚证,婴儿脬气未固,老人下元不足,皆有此患,但小儿挟热者多,老人挟寒者多,不可不辨。

气海(小儿遗溺,灸亦效),关元,阴陵泉,大敦。

【五淋】

气淋,小便涩,常有余沥。石淋,茎中痛,溺如砂石(又名砂淋)。血淋,溺血,遇热即发。膏淋,便出如膏。劳淋,劳倦即发,痛引气冲。(有补遗。)

间使,气海,关元,石门,阴陵泉。

一用白盐炒热,填满脐中,艾炷灸七壮,或灸三阴交,即愈。

【小便闭癃】

闭,不通也。癃,即淋沥也。

小肠俞,阴交(当膀胱之上口,故灸此),阴陵泉。

【大便秘结】

章门,太白,照海。

【脾虚不大便】

三阴交(灸三十壮),商丘。

【脱肛】

此由气血虚而下陷。

脐中(灸随年壮),长强(三壮),水分(灸百壮,治洞泄、脱肛)。

若兼湿热者,宜用五倍子、明矾各三钱,研末,水二碗煎沸,热洗立收。脱肛三五寸者,洗过,再用赤石脂为末,以油纸托上,四围皆掺之妙。

【便血】

病在胃与大肠,故名肠风,亦名脏毒。粪前者谓之近血,粪后者谓之远血,皆由湿热下注也。

中脘,气海。(凡血脱色白,饮食少进,脉濡弱,手足冷,灸此二穴妙。)

一凡便血,诸治不效者,但取脊骨中与脐相平,按高凸之处觉酸疼者,灸七壮即止。如复发,再灸七壮,永可除根。至于衄血、一切血症,百治不效者,经灸永不再发。

一法于脊间二十椎下,灸随年壮。

【痔漏】

痔疾若破,谓之痔漏。大便秘涩,必作大痛。

二白(在掌后四寸),长强,承山,复溜,商丘。

又灸十四椎下,各开一寸,治肠风诸痔效。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