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疡医大全

黄水疮门

黄水疮门主论

申斗垣曰:黄水疮又名滴脓疮。(《启玄》)

陈实功曰:头面耳项忽生黄泡,破流脂水,倾刻沿开,多生痛痒,此因日晒风吹,暴感湿热,或内飧湿热之物,风动火生者有之。治用蛤粉散,或四味异功散搽之。(《正宗》)

冯鲁瞻曰:面上耳边生疮,时出黄水,浸淫不愈,名曰香瓣疮。(《锦囊》)

凡初起细疮,手少动之即破,毒水流入何处,即生大水泡疮,即为黄水疮,此热毒郁于皮毛也。当以汤洗之。(《秘录》)

黄水疮门主方

四味异功散 松香(炼老) 生矾 枯矾 银粉

各等分研细。先将挦猪汤或米泔水熬洗,去净疮靥,拭干秽水,干则麻油调搓,湿则干掺。

面上黄水疮。

酸枣 荆芥 羊胡(各煅灰存性,一钱) 铅粉(五钱)

研细,先以槐条煎水洗净,将药敷上,其疮自好。

洗法(岐天师)

雄黄 防风(各五钱)

水十碗,数滚去渣,取汁洗疮即愈。

又方 铅粉用菜油调涂磁碟内,多卷纸卷点著合熏,时时搅匀待遍黄听用。将靥剥去搓上立愈。

又方(《周氏抄方》)雄猪胆一个,黄柏一两,浸,焙干为末,掺之。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