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医灯续焰

《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窠者,窝也。聚精成窝,搏结之义。)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大小眦赤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上、下眼胞为目约裹)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众精并脉,以系于目)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又曰: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故阴阳合,转而精明也。观是论,则后人诊眼疾而分五轮八廓者,盖本乎此。其所云气轮者,金精之腾结也,即经所谓窠气之精为白眼。白眼属肺,肺主气,故曰气轮。肺在行为金,金至坚,故白珠独坚实。风轮者,木精之腾结也,即经所谓筋之精为黑眼。黑眼属肝,肝主筋,在行为木而应风,故曰风轮。风性动,故黑睛左右不定而色带青也。血轮者,火精之腾结也,即经所谓血之精为络。络属心,心主血,故曰血轮。心在行为火,火有君、相两种,故岐分于两角,无正轮也。肉轮者,土精之腾结也,即经所谓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属脾,脾主肌肉,故曰肉轮。脾在行为土,土包万物,该四脏。四脏皆为裹束,故开则动而万用,闭则静而万寂矣。水轮者,水精之腾结也,即经所谓骨之精为瞳子。瞳子属肾,肾主骨,在行为水,故曰水轮。水为天一之精,故独得居中。内有大络六,以通心、肺、脾、肝、肾、命门;中络六,以通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外有小细之络,莫知其数。(其络向明,视之了了可数,即禽兽异类,皆有此也。)皆血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目,则有形色经络显见,而可验内之何脏何腑受病。外有二窍以通其气,内涵诸液,出而为泪。更有神膏、神水、神光、真气、真精,皆滋目之源液也。神膏者,目内包涵膏液,破则黑稠水出,由胆中渗润精汁积成,涵养瞳神,衰则有损。神水者,由三焦发源,先天真一之气所化。在目之内,不可得见。触物损破,则见黑膏,形如稠痰。在目之外者,即目上润泽之水也。水衰,则有火胜燥暴之患。水竭,则有目轮大小之疾。耗涩,则有昏眇之危。亏者多,盈者少。神光者,目自视之精华也。心火发源,胆火用事。夫神之于人也亦大矣,不独一视为然。即行走执捉,言笑听闻,无神宰率,则块然一形而已。真血者,职藏在肝,升以滋目,指五脏六腑经络之血,非肌腠散漫之血,故曰真也。真气者,以经络滋养,必先气呴而后血濡,即发生真一之元气也。真精者,即先后二天,真元化汁,根于肾,施于胆,以及瞳仁之精也。凡此数者,一有所损,则目病矣。大概目形圆而长,外有坚壳数重,中含清脆,内包神膏。膏外神水,水外皆血。血以滋水,水以滋膏。膏内一点黑莹,即是肾胆所聚之精华也。唯此一点,空明净彻,烛照无穷,是曰水轮。然必三者具而后灵明全,三即胆汁、肾精、心神也。五轮足而外应溥,五即气、风、血、肉、水也。合之浑然,分之井然。水为体,火为用。气为运动,神为维持。妙合阴阳,光同日月。午前小,午后大,随天地之盈亏。男左胜,女右胜,别阴阳之禀赋。至若刚柔寿夭,诈直智愚,皆能以目验知。神哉宝乎。更有八廓,其说以八卦八方,内配脏腑,分别经络,似亦有理。前五轮说中已悉其义,今不更赘。惟录八廓之名,以备考证。一曰传送廓,应乾卦,位居西北,络通大肠而属肺。二曰津液廓,应坎卦,位居正北,络通膀胱而属肾。三曰会阴廓,应艮卦,位居东北,络通上焦而配属命门。四曰清净廓,应震卦,位居正中,络通胆而属肝。五曰养化廓,应巽卦,位居东南,络通中焦而配属肝络。六曰胞阳廓,应离卦,位居正南,络通小肠而属心。七曰水谷廓,应坤卦,位居西南,络通胃而属脾。八曰关泉廓,应兑卦,位居正西,络通下焦而配属肾络。以六配八,余二无配。重肝络、肾络配之者,盖目根源于肾,专窍于肝,故较他脏为独胜焉。以上五轮八廓之生成配合也。知此,则知内伤者,内动脏气,灾及五轮。外感者,不从脏变,外邪先袭于络,由络及廓,由廓及轮。故内伤见证,不肿不痛,痛亦不甚。或视物渐觉不明,或遇晚即为矇瞀,(俗名鸡盲,亦名雀目。)或羞明畏日,或不能久视远视,或涩不欲开,或眼胞收小,或倒睫拳毛,或青翳白膜,或白珠黄色、黑睛蓝色,或瞳仁散大,或紧小,或欹侧,或两眦脂糊,或弦烂,或泪流,或视物以一为二、以红为白、以正为斜,以曲为直,种种由渐而成者,属内伤。脏也,阴也。外感见证,则发如风火,痒痛不堪。或中如砂石,或外见疮疡,或脂泪不时,或星障卒起,或向天日如针刺,或近灯烛如火烘,或兼鼻塞齿疼,或兼身热头痛。种种卒暴而来者,属外感。腑也,阳也。是故病腑者易愈,病脏者难瘳。脏则视其何脏何因,腑则视其何邪何络而后调之、散之、补之、泻之。温凉升降,在圆机者自为斟酌也。选方。

附方

简易补肝散 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羞明怕日。

夏枯草(五钱) 香附子(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服无时。

本事菊花散 治肝肾风毒气上冲眼痛。

甘菊花 牛蒡子(炒,各八两) 防风(三两) 白蒺藜(去刺,一两) 甘草(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熟水调下。食后、临卧。

泻青丸 治眼暴发赤肿疼痛。(方见第四十九)

局方汤泡散 治肝经风热上壅,眼目赤涩,睛疼多泪。

赤芍药 当归 黄连(各等分)

上为末。每二钱汤顿调,热洗。日三、五次。御药院方加荆芥。

汤泡散 治肝经风热攻睛,赤肿羞明,渐生翳膜。

杏仁 防风 黄连(去须) 赤芍药 当归尾(各半两) 铜青(二钱) 薄荷叶(三钱)

上锉散。每用二钱,极沸汤泡。乘热先熏后洗,冷则再暖用。日两三次。一方入白盐少许,闭目沃洗。盐亦散血。

分珠散 治眼患血灌瞳神, 恶血不散。

槐花 白芷 地黄 栀子 荆芥 甘草 黄芩 龙胆草 赤芍药 当归(各一两)

上水煎服。春加大黄泻肝,夏加黄连泻心,秋加桑白皮泻肺。

清凉散 冰瑕深翳。

蔓荆子 荆芥 苦竹叶 甘草(各半两) 栀子(二钱半)

上薄荷水煎服。

二黄散 治努肉攀睛。

黄芩 大黄 防风 薄荷(各等分)

上水煎,入蜜少许,食后服。

照水丸 治翳神验。

海螵蛸 蛤粉(南康真者,各五分) 片脑(半分) 黄蜡(五分)

上末,先熔蜡搅微冷,入末和为丸,如麻子大,带匾些。临卧纳眼中翳膜上。次日照水自落。

千金磁朱丸 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中行,渐睹空中有黑花,渐睹物成二体。久则光不收,及内障,神水淡绿色、淡白色者。

磁石(吸针者) 辰砂 神曲

先以磁石置巨火中煅,醋淬七次,晒干,另研极细,二两。辰砂另研极细,一两,生神曲末三两,与前药和匀。更以神曲末一两,水和作饼,煮浮为度。搜入前药,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饭汤下。(按此方磁石法水入肾,朱砂法火入心,而神曲专入脾胃,乃道家黄婆媒合婴KT之理。或加沉香半两,升降水火尤佳。)

煮肝散 治内外障翳眼。

上用猪肝二两,批开,以夜明砂末二钱匕,掺在肝内,麻绳缚定。用水一盏,煮令肝转色白。取出烂嚼,用煮肝汤送下,食后服。

洗眼方 治内外障,翳膜赤脉昏涩。

上以桑条,于二、三月间采嫩者,曝干,净器内烧过,令火自灭,成白灰。细研,每用三钱,入瓷器或银石器中,以沸汤泡,打转候澄。倾清者入于别器内,更澄。以新绵滤过极清者,置重汤内令热,开眼淋洗,逐日一次。但是诸眼疾皆效。

菊睛丸 治肝肾不足,眼昏,常见黑花,多泪。

枸杞子(三两) 苁蓉(酒浸、炒) 巴戟(去心,各一两) 甘菊花(四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盐汤食远任下。余太宰方,加熟地黄二两。

驻景丸 治肝肾虚,眼昏翳。

熟地黄 车前子(各三两) 菟丝子(酒煮,五两)

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白茯苓、石菖蒲汤任下。又方加枸杞子一两半,尤佳。

枸杞子酒 治肝虚当风眼泪。

上用枸杞子最肥者二升,捣破,内绢袋,置罐中。以酒一斗浸讫,密封勿泄气。候三七日,每日取饮之,勿醉。

地芝丸 治能远视,不能近视。亦能治脉风成疠。

生地黄(焙) 天门冬(去心,各四两) 枳壳(炒) 甘菊花(去蒂,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茶清送下。

定志丸 治能近视,不能远视。

远志(去苗、心) 菖蒲(各二两) 人参 白茯苓(去皮,各一两)

为细末。炼蜜丸,以朱砂为衣。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食后米饮下。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