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药百科

补虚药»补阳药»锁阳

药用

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肉质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省。春季采收。除去花序,置沙土中半埋半露,连晒带烫,使之干燥,防霉。切片生用。

药性

甘,温。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应用

1、肾阳亏虚,精血不足之阳痿、不孕、下肢痿软、筋骨无力等。常与肉苁蓉、鹿茸、菟丝子等同用,如《丹溪心法》虎潜丸;用于肾虚骨瘦,筋骨缀弱,行步艰难,与熟地、牛膝等同用。

2、血虚津亏肠燥便秘。可单用熬膏服,或与肉苁蓉、火麻仁、生地等同用。如《本草切要》治阳弱精虚,阴衰血竭,大肠燥涸,便秘不通,即单用本品煎浓汁加蜜收膏服。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脾虚泄泻、实热便秘均忌服。

古籍摘要

《本草衍义补遗》:“大补阴气,益精血,利大便。虚人大便燥结者。啖之可代从蓉,煮粥弥佳;不燥结者勿用。”

《本草从新》:“益精兴阳,润燥养筋,治痿弱。滑大肠。泄泻及阳易举而精不固者忌之。”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