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读【道德经】的理解

【道德经】成书的时代背景

一、个人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时任周王朝守藏史。在古代,文化是象征国家统治的神器,是凝聚政治力量的图腾,(至少从春秋战国开始)师道文化主宰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力量就是不争的事实。能够掌管国家文化精神的传承,说明老子的学问之大。大致相当于现如今的文化部长,位列大夫之列。

与老子差不多同时代的孔子当时学术地位如日中天,空前绝后,尤问道于老子,且说:“吾见老子,其犹龙也”,可见老子的权威之高、学问之大。

古往今来,“隐者”都极受政治家重视,地位也极高。

孔子问道于老子,说明老子在学术界应是著名的隐者,在学术界的地位相当权威。

二、时代背景

《道德经》的创作背景深深植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这一时期,周朝衰落,诸侯争霸,战乱频繁,民生困苦。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为老子思考人生、宇宙和治国之道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传统的礼乐制度逐渐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那时候老子厉害的是学问威望,不厉害的是实权。彼时周王朝式弱,天子式微,更别说周朝的大夫了。

当时的精英阶层,都在求道干政,力求匡扶天下。可结果却总是陷于利益权谋的泥潭以致于祸乱愈演愈烈。老子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济世安民的愿望,为了给那些一心要拯救苍生百姓于水火之中的英雄豪杰们指点迷津,留下了至真至善的治世救民的终极答案,同时也揭示了宇宙人生的本质和真谛。回答了人类精神文明所能企及的理想高度所因应建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以无为而治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和个人,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老子撰写道德经的动机

老子希望“圣人”效法天地,回复天性(人性即天性),回复、回归真我。圣人执道施德,人与自然(天)和谐共存,百姓安居乐业,天人合一。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圣人执道施德,人与自然(天)和谐共存,百姓安居乐业,天人合一。

如何与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长期和谐共存,是老子通过道德经给出了解决人类终极问题之策。也是在我们人类认知范围内所能理解的唯一途径。科技,就是从潘多拉魔盒逃出来的魔王,科技作为主要的生产力进而演变为主宰人类的生活方式,即是祸乱之源,灭亡之道。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技,作为认知世界观的一种工具,应极其谨慎有限度的使用。

老子著述的目的即是劝诫少私寡欲,消解纷争,修证智慧和道德,从而使真我脱离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从根本上说,这才是契合天道的人生观。

某种程度上,科技已经成了穷奢极欲的产物。贪欲就是催生科技的真正主要源动力。《道德经》也许就是老子留给人类救赎自我的最终法宝。

《道德经》第八十章中有“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对比这两段文字,发现极其相似,所以《黄帝内经》可能是成熟于和《道德经》同一个时代,或者早于《道德经》,《道德经》成书于战国,《黄帝内经》就是成熟于战国或者战国以前。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附: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是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