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程杏轩医案

洪竝锋翁脾阳虚,寒湿内伏,重用温补治法

夏月伏阴在内,当于寒湿中求之。议以理中汤,温理脾阳。服药泻止呕减,舌苔少退。此由脾阳向亏,卑监之土,易于酿湿,阳气不足,寒自内生,既无外邪干之,本气自能为病。今既投机,只可于方内增分两,不必于方外求他味。其所以不骤加阴药者,盖恐肥人之病,虑虚其阳耳。

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日光不到之处,恒多湿生,土之薄也。经又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阳健,可冀运矣。昨方加增分两有效,足见尚是病重药轻,然当此盛暑,参、附大剂,服逾两旬,病犹未却,虚寒情状,亦可畏矣。安心稳守,功到自成。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