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张卿子伤寒论

栀子生姜豉汤方第三十五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阳受气于胸中,发汗若下,使阳气不足,邪热客于胸中,结而不散,故烦热而胸中窒塞,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邪。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邪气在里之时,若大下后,身热去,心胸空者,为欲解;若大下后,身热去而心结痛者,结胸也。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虚烦也。结胸,为热结胸中为实,是热气已收敛于内,则外身热去。虚烦,为热客胸中,未结为实,散漫为烦,是以身热不去。六七日,为欲解之时,以热为虚烦,故云未欲解也,与栀子豉汤以吐除之。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下后,但腹满而不心烦,即邪气入里,为里实;但心烦而不腹满,即邪气在胸中,为虚烦;既烦且满,则邪气壅于胸腹之间也,满则不能坐,烦则不能卧,故卧起不安,与栀子厚朴汤,吐烦泄满。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