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咽喉门

咽者,胃脘主纳水谷;喉者,肺管主气出入,为一身之总要。若胸膈间蕴积热毒,致生风痰,壅滞而不散,发而为咽喉病,名虽数种,皆受热毒,宜速解热毒,缓则有难救之患。轻则甘桔汤,重则化毒汤主之。

如出痘疮而咽喉痛者,此毒气上攻也,加减甘桔汤主之。

喉中生疮,不能吮乳者,化毒汤主之。

小儿为诸骨所哽,骨大难咽者,以鹅羽扫喉吐之。骨小者,用海上方及祝由科治之,不治恐伤人。

误吞麦芒者,取鹅口中涎咽之,即效。

甘桔汤

桔梗 甘草 人参

水煎,细细吞之。

化毒汤

桔梗(五钱) 薄荷叶(二钱) 荆芥穗(二钱) 甘草(二钱半) 朴硝(一钱) 山豆根(一钱半) 牙硝 硼砂(各二钱半) 雄黄 辰砂(各二钱)

为细末,吹之,或以水调服。

海上方

用金凤花根捶碎,米醋煎,用有嘴瓶盛之。将口衔瓶嘴,仰面咽之,其骨即出,吞之时勿令沾牙(根能脱牙)。用玉簪花根亦可,或威灵仙根亦可,俱如前法。

祝由科:用净水半碗,一气书龙师火帝七遍,吞水即效。

 

【西江月】

 

小儿咽喉部位,一身躯命所关,蕴积热毒膈胸间,致生风痰不散。病虽数种各别,治宜去痰为先,后解风热病斯痊,□有难救之患。

咽喉若然有疾,治宜看其重轻,轻者甘桔散先行,重则化毒当进。如或喉肿口噤,开关散子宜熏,喉风急救散通神,吐痰消肿退病。

如患单双鹅症,治者不可胡行,可针之症要用针,不当针时要禁。只用熏渗等药,退后依次施行,蟾酥锭子点疮疔,疮毒自消可幸。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