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药百科

收涩药»敛肺涩肠药»石榴皮

药用

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我国大部份地区有栽培,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果取皮。切小块.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药性酸、涩,温。归大肠经。

功效

涩肠止泻,杀虫,收敛止血。

应用

1、久泻,久痢。 本品酸涩收敛,入大肠经,能涩肠道,止泻痢,为治疗久泻久痢之常用药物。可单用煎服;或研末冲服;亦可配肉豆蔻、诃子等药同用。 本品长于涩肠,若配伍党参、黄芪、升麻等药,可治久泻久痢而致中气下陷脱肛者。

2、虫积腹痛。 本品有杀虫作用,治疗蛔虫、蛲虫、绦虫等虫积腹痛,常与槟榔、使君子等同用,如石榴皮散(《圣惠方》)。

3、崩漏,便血。本品能收敛止血,治崩漏及妊娠下血不止者,常与当归、阿胶、艾叶炭等同用,如石榴皮汤(《产经方》)。治便血,可单用煎服;或配伍地榆、槐花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尚有涩精、止带作用,亦可用于遗精、带下等证。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入汤剂生用,入丸、散多炒用,止血多炒炭用。

古籍摘要

《名医别录》:“疗下痢,止漏精”。

《本草拾遗》:“主蛔虫, 煎服”。

《本草纲目》:“主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