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方剂选粹

祛湿剂是什么?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祛湿剂。属“八法”中的“消法”。

湿邪为病,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者,每因居住湿地、阴雨湿蒸、冒雾涉水、汗出沾衣,人久处之,则邪从外侵,常伤及肌表、经络,见恶寒发热、头胀身重、肢节酸痛,或面目浮肿等。内湿者,每因恣啖生冷,过饮酒酪、肥甘,则湿从内生,多伤及脏腑,见脘腹胀满、呕恶泄利、水肿淋浊、黄疸、痿痹等。然肌表与脏腑表里相关,外湿可以内侵脏腑,内湿亦可外溢肌肤,故外湿、内湿又常内外相引而相兼为病。湿邪侵袭,常与风、寒、暑、热相兼为患,且人的体质有虚实强弱之分,邪犯部位又有表里上下之别,湿邪伤人尚有寒化、热化之异。因此,湿邪为病较为复杂,祛湿之法亦种类繁多。大抵湿邪在外在上者,可从表微汗以解;在内在下者,可芳香苦燥而化,或甘淡渗利以除之;水湿壅盛,形气俱实者,又可攻下以逐之;从寒化者,宜温阳化湿;从热化者,宜清热祛湿;体虚湿盛者,又当祛湿与扶正兼顾。

祛湿剂分为燥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祛风胜湿等五类。攻逐水饮之剂,已见于泻下剂中,可联系学习。湿与水异名而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肾为主水之脏,脾能运化水湿,肺能通调水道,故水湿为病,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脾虚则生湿,肾虚则水泛,肺失宣降则水津不布,所以在治疗上又须结合脏腑辨证施治。它如三焦、膀胱亦与水湿相关,三焦不利则决渎失权,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是以通利三焦,助膀胱气化,均有利于祛除水湿。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腻,最易阻碍气机,而气机阻滞,又使湿邪不得运化,故祛湿剂中常常配伍理气之品,以求气化则湿化。

祛湿剂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药组成,易于耗伤阴津,故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均应慎用。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