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素问识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马云:齐者,后世剂同。刺以为剂,犹以药为剂,故名篇。简按:《一切经音义》云:剂限。《考声》云:分段也。《韵诠》云:分剂也。三苍云:分齐也。知是“齐”、“剂”同,限剂分剂之义。盖刺之浅深,有限有分,故曰刺齐。吴高如字读,为齐一之谓,非。)

刺骨者无伤筋云云 高云:欲知其分,必先知其非分。如刺骨者,刺入骨分,无伤其筋。刺筋者,刺入筋分,无伤其肉。刺肉者,刺入肉分,无伤其脉。脉有络脉,有经脉,上编。脉居肉后,经脉也。此篇,脉居肉先,络脉也。刺脉者,刺入脉分,无伤其皮。此言刺宜深者勿浅,浅则非分矣。简按:下文云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即脉浅肉深,与前篇刺肉无伤脉,义相乖,故高有经脉络脉之说。然经文无明据,恐是两篇各一家之言,高注似强解。

刺皮者无伤肉云云 高云:以上文层次言之,当云刺皮者无伤脉。今不言脉者,以脉不止络脉,复有经脉,络脉在肉前,经脉居肉后。言肉而脉在其中,故曰:刺皮者,刺入皮分,无伤其肉;刺肉者,刺入肉分,无伤其筋;刺筋者,刺入筋分,无伤其骨。此言刺宜浅勿深,深则非分矣。简按:此亦似牵强,然从前诸家,顺文解释,无于经文参差处,而致思者。如高可谓善读古书者矣。

至筋而去不及骨也 张云:病在骨者,直当刺骨,勿伤其筋。若针至筋分,索气而去,不及于骨,则病不在肝,攻非其过,是伤筋也。简按:以下三项,宜以此例焉。马云:此明言上文前四句之义也。

至脉而去不及肉也 卢冶云:脉在肉中,肉在溪谷,脉有脉道,理路各别者也。所谓至脉而去不及肉者,谓刺在皮肤络脉之间,不及里之筋骨,非针从脉而再入于肉也。是以略去刺脉无伤肉句者,使后学之意会也。简按:是属影撰。然高注全本于此,要之上文宜云刺皮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肉,而不及之,至于此,亦无伤脉刺脉之言。实可疑焉。

所谓刺皮无伤肉者 张云:刺皮过深,而中肉者,伤其脾气。简按:以下二项,宜以此例焉。马云:此明言首节末三句之义也。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