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药百科

平肝息风药是什么?

平肝息风药

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本类药物皆入肝经,多为介类、昆虫等动物药物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之主要功效。部分平肝息风药物以其质重、性寒沉降之性,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降逆、凉血等作用,某些息风止痉药物兼有祛风通络之功。

平肝息风药主要用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病证。部分药物又可用治心神不宁、目赤肿痛、呕吐、呃逆、喘息、血热出血、以及风中经络之口眼斜、痹痛等证。使用平肝息风药时,应根据引起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病因、病机及兼证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配伍。如属阴虚阳亢者,多配伍滋养肾阴药物,益阴以制阳;肝火上炎者,多配伍清泻肝火药物;兼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者,当配伍安神药物;肝阳化风之肝风内动,应将息风止痉药与平肝潜阳药物并用;热极生风之肝风内动,当配伍清热泻火解毒之品;阴血亏虚之肝风内动,当配伍补养阴血药物;脾虚慢惊风,当配伍补气健脾药物;兼窍闭神昏者,当与开窍药配伍;兼痰邪者,应与祛痰药配伍。

本类药物有性偏寒凉或性偏温燥之不同,故当注意使用。若脾虚慢惊者,不宜用寒凉之品;阴虚血亏者,当忌温燥之品。

平肝息风药可分为以平肝阳为主要作用的平抑肝阳药和以息肝风、止痉抽为主要作用的息风止痉药二类。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平肝息风药多具有降压、镇静、抗惊厥作用。能抑制实验性癫痫的发生,可使实验动物自主活动减少,部分药物还有解热、镇痛作用。

平抑肝阳药

凡能平抑或潜镇肝阳,主要用治肝阳上亢病证的药物,称平抑肝阳药。又称平肝潜阳药。

本类药物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具有平抑肝阳或平肝潜阳之功效。主要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和肝火上攻之面红、口苦、目赤肿痛、烦躁易怒、头痛头昏等症。亦用治肝阳化风痉挛抽搐及肝阳上扰烦躁不眠者,当分别配伍息风止痉药与安神药。

息风止痉药

凡以平息肝风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风内动惊厥抽搐病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

“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息”,本类药物主入肝经,以息肝风、止痉抽为主要功效。适用于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症,以及风阳夹痰、痰热上扰之癫痫、惊风抽搐,或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症。部分兼有平肝潜阳、清泻肝火作用的息风止痉药,亦可用治肝阳眩晕和肝火上攻之目赤、头痛等。

此外,某些息风止痉药,尚兼祛外风之功,还可用治风邪中经络之口眼斜、肢麻痉挛、头痛、痹证等。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