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育婴家秘

呕吐

小儿呕吐有三因,因热因寒因食停,

药食难尝成格拒,吐多清水是虫名。

幼科云:小儿呕吐大概难举,有寒,有热,有食积。然寒吐热吐,未有不因于食积者。故呕之病多属于胃也。又有溢乳,有[口见]乳,有呕哕,皆与吐相似,不可以吐泻治之。又有格拒者,有虫者,当仿法外求之。大抵小儿呕吐,莫如节乳。节者,减少之谓,非断其乳食也。呕吐多渴,勿急饮之。水入复吐,终不得止,必强忍一二时,而后以薄粥与之,吐自止矣。

按:刘河间论吐者分三焦,此言甚善。如食人即吐者,有积在上焦胃脘也。上胃脘在咽喉之下。太仓之上口,名曰贲门。食方下咽被积,堵塞不得入胃,故吐出也,宜瓜蒂散吐之。此在上者,因而越之。吐,是用吐法,使积去,乳食得入也。如食入,少顷吐出者,有积在中焦胃脘也。中胃脘,太仓下口之上。小肠上口之上,名曰幽门。饮食入胃,不得入于小肠,故转而上出则吐也。吐出皆完谷未腐熟者是也。如食半日后复吐着,此积在下焦胃脘也。下胃脘在小肠下口之下,大肠上,名曰阑门。有积壅塞,传化不去,复转向上出为吐,吐多糟粕之物是也。此二吐并宜下之,去陈莝菀物,使肠胃之气得通,水谷之物得行,吐自止矣。丁香脾积丸主之。方见前伤寒。

瓜蒂散

瓜蒂,炒黄,君。赤小豆,臣。

共末,每少许,淡豆豉煎浓汤调服,量儿加减。

寒吐着,乳片不消,多吐而少出,面白眼慢,气缓神昏,额上有汗出,脉息沉微,宜温中消食,轻者胃苓丸,煨姜汤,研碎服之;不止,用理中丸加藿香;如诸药不止,以参香散治之。

参香散:治小儿胃虚作吐,诸药不止者。

人参,沉香,丁香、去丁。藿香叶,木香,等分,细末

木瓜汤调下。

如服以上药并乳食不得入,入则吐者,此阴盛格阳。谓之格拒也。宜理中切成剂,用豮猪胆汁、童便各少许,拌药炒焦,煎服即止。《内经》曰:热因寒用之法,益阴寒气太甚,阳热之药难入,故理中汤温热,用胆汁、童使之寒凉与之服,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入咽之后,阴体渐消,阳气乃发,伏其所主,先其所因,此仲景之秘论也。

热吐者,面赤唇红,吐次少而多出,乳片消而色黄,遍身热甚而烦躁。夏月多此证,宜胃苓丸,用向东陈壁土一块,杵细炒热,入水煎数沸,澄清,将丸研服。不止,用黄连、厚朴(炒)、藿香等分,香薷①加倍,水煎服。吐久不止,用理中汤煎热,调天水散冷服,即止。

食积吐者,眼胞浮肿而微黄。足冷,热日轻夜重,或吐酸馊之气,或吐黄水.或吐青痰,脉弦实而滑,此有宿食也。直下去其积乃止。脾积丸主之。

伤乳吐者,才哺乳即吐,或少停而吐。此因乳食无度,脾胃嫩弱,不能运化。譬如,小瓶注水,满则溢出也,宜节其乳自止。[口见]乳者,时时吐乳而不多,似吐非吐,非吐是吐,此胃虚吐也,参香散主之。

溢乳者,调乳多而溢出,非真吐乳也。苟不知禁,即成真吐矣.百日内小儿多有之。盖身小身软,不能自立,必待母拥抱之。苟有倾则,乳即溢出。譬瓶注水,瓶侧而水出矣,不须治之。

嗽吐者,必待儿嗽定而后乳也。或嗽未定,以乳哺之,其气必逆,乳不得消,化而为痰。痰气变塞,嗽不得转,故嗽而吐乳也,宜玉液丸,姜汤下。

小儿初生,三日内吐者,钱氏方用白饼子下之,误也。初生小儿,出离母腹,惟乳可食,安可当此毒药也。此由拭口不尽,使恶秽之物损其胃气,只用丁香一小粒,去苞,陈皮一分,木瓜一分,共研细末,每半分,乳调纳儿口中,令自咽,用煎皆是②。

呕哕者,有声无物也,不问大小,但病久危困呕秽者,不治。经云:木陈者,叶必落;弦绝者,声必嘶是也。

蛊者,腹有虫,时作酸痛,痛则吐清水涎沫,宜下之。

下虫丸

白苦楝根皮(酒浸,烙),绿色贯众,木香,桃仁(去皮、尖),芜荑(焙尖),槟榔,各二钱。鹤虱(炒),干蟾(炙焦),各一钱,轻粉五分,使君子肉,五十枚。

上末,面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俟天明,先以肉汁味臭鼻内,使香闻鼻中,即仍③肉汁下丸。

①香薷:原作“香藿”,据忠信堂本改。

②皆是:忠信堂本为“亦可”。

③仍:忠信堂本为“仍以”。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