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上医学【最上乘的医生是自己】

三十七、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佛家培养僧才有一个基本标准,就是:辩才无碍。这里的辩到底是和谁辩呢?是和别人辩吗?

很多时候看起来是和别人辩,但说到底,是自己和自己辩,是自己的无明妄心和觉悟真心在辩。

别人的不同观点只是引发我们的无名妄心产生冲动,进而生起“辩”的念头的导火索而已。我们之所以想辩,之所以会辩,是因为我们自己还没有圆融,是我们的自性真心被别人的异说或认知所障碍住罢了。

那么,当我们听到一些异说、异论的时候,当我们听到一些不符合自然真理的、不敬畏古圣先贤的言论的时候,我们到底辩还是不辩呢?

老子告诉我们八个字:辩者不善,善者不辩。不辩才是真智慧,不辩才是遵道贵德。辩者不善,善者不辩,这里的善就是老子所说的“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一句中的“德善”,德善是没有对立的、绝对的善,就是儒家《大学》中所说的“明德至善”。

之所以不辩,因为一辩就有了相对,就有了对立,我们就不自觉的将自己拉低了。一辩就脱离了自性,下流到习性之中了,我们就把心从绝对的自性高维空间拉低到相对的习性低维空间了。

但是,不辩并不代表沉默,并不代表不说话,并不代表屈服和屈从,如果明明对方讲的是歪理、邪理,你迫于对方的权威而接受、屈服、屈从的话,那么你这不是德善,不是明德至善,而是老好人的心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乡愿”,谁都不得罪,两头都落好。

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老好人并没有觉悟自性真心,却假借自己是觉悟了的人,平时看起来比菩萨还菩萨,比圣人还圣人,但当面对所谓的权威时,却挺不起腰杆子,一副奴颜婢膝了。

这世界上的老好人有两种,一种是觉悟了的人,也即是“明德至善”之人,他们是真正的老好人,是真善人。还有一种就是没有觉悟却浑水摸鱼的人,他们在人前表现的也像个老好人,谁都不得罪,但实际上是个油子,是佛油子、道油子。

我们不辩,但我们还是要讲话,还是要表达,那么怎么表达呢?老子说:曲则直。我们首先要有直心直念,直心直念才能不卑不亢。有了直心直念这个基础,面对不同身份、不同悟性的人,我们的表达可直可曲,只要能恰到好处,即不让对方与你产生对立,同时又能引起对方的反思即可。如果你的表达让对方与你产生了对立,一是你可能自身还有一些障碍没有去除,二是这种结果也障碍住了对方觉悟的机会。

《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我们要时时炼心,让心性如工画师那样可以用曲直各色的线条圆融无碍的把我们想表达的呈现出一副美丽的图画给对方,即让对方欣赏,又能受启发。尤其是在一些所谓的权威面前。我们的表达可以是委婉的、是曲线的。即能让对方接纳,同时又能引发对方反思,如此才是真正的自然,才不落入矫情造作的乡愿之流。

那么,面对异说异论时,我们如何检验自己是在辩还是不辩呢?首先要检验自己的心有没有冲动,然后检验自己的念头是否产生了对立。

我们若要真正做到辩才无碍,首先要做到这两点。这两点做到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多读圣贤书,读觉悟、智慧者的书,听他们讲话,与他们同频,汲取他们的正能量,最终为自己所用。

世间的事和理很简单,大而言之无非阴和阳,当我们辩才能力圆融了,心理就没有障碍了,我们会发现阴阳都是道,反正都是理,我们的心里不会有任何的纠结与矛盾。我们此时就已进入了“天人合一”的自性高阶空间,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我们都能过上“不争,故无忧”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回复学友玉禅问:请问老师,当遇到邪恶伪善的卑鄙者黑我时,我该怎么办呢,委屈又怎么解脱呢?

:首先,你要相信圣贤之理,你若不信,下面的解释对你当下起不到任何作用。接下来,我们需要学习并深刻理解老子解心锁的两条公式。

 第一条:老子说: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

第二条:老子说:不争,故无忧。

这是两条解决终极是非、矛盾和对待善恶的解心公式。你如果能把这两条公式代入到你的心里,心锁就能迅速解开,心锁一解,你会感觉心里豁然敞亮,神马都是浮云了。

第一条公式老子告诉我们说,论到终极处,人的心性是本善的,我们首先要相信心性本善,哪怕是屠夫、刽子手只要有了足够的机缘,都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转恶向善。这一点如果达成共识了,下面就好解决了。

所以,面对强人,我们首先要从心性本善这个高阶思维去面对他,这不仅是为了他好,更是为了自己。用心性本善去面对他,肯定他心性本善,只是他的心性当下被习性、习气所蒙蔽住了,当他去除恶习、恶念时,他也和你一样是个纯善之人,如此观想,你就不容易与他产生对立的、敌对的、仇恨的情绪,你就达到老子说的“德善”的境界了。

因为,心一对立、一敌对、一仇恨就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并不会带来任何好的结果,甚至会助长对方的恶念与恶习,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你也做了助纣为虐的事,不是吗?

另外,你的心产生了对立、敌对、仇恨的念头,到头来伤害的还是你自己的身体,因为所有对立、敌对与仇视,都会影响自身的情绪,影响自身内气血的平衡,甚至让自己产生身体和心理上的病变。

同理,你也应如此观想对方,他对你所有不平的恶念,其实反应的是他身体和心理上已经或正在产生了病变,你应该把他当成病人看待。若把他当病人看待,你心里就多少会平衡一些了,我们何必与一个有病的人过不去呢?

当我们遇到一个不可理喻的人时,我们常说“这个人是不是有病啊?”之类的话,是不是?是的,他确实有病,而你虽然嘴上说他有病,心里却没有真正把他当成病人看时,没有对他予以谅解甚至同情时,这就是心口不一啊。我们心口不一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自己身和心也处于对立之中,我们的身与心也不健康啊,我们也有病啊,或者正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啊。

所以,我们要想让自己的身心健健康康的,不成为别人眼中的“病人”而同样被另类对待的话,首先,我们要多用同理心看问题,同理心的原理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

强人如虎,只要立足自性,如如不动,一切对治之法都是合理的,这方面,圣人已经为我们表了很多的善法,我们皆可借鉴之。

比如:老子智慧,以柔胜刚,屈身训虎,是在表法。

再比如:诸侯如虎,老子见虎恶性不改,动乱难平,则骑牛西去,也是在表法。不论训虎还是西去,背后都是立足于“德善”与“不争”的精神。

再比如:佛祖慈悲,舍身饲虎。也是在表法,表的也是众生平等对待的“德善”之法与慈悲之法。

再比如:孔子仁义,为世界大同,不辞辛苦,周游列国,也是在表法,表的也是“德善”之法。诸侯如虎,孔子游说不成,退居故里,教化育人,终成万世师表,也是在表法,表的是“不争”的法,表的是教化的法。

再比如:孔子诛杀少正卯,也是表法,表的是“天降救之,以慈卫之”的法。当强人恶习不改,不断挑拨人性、蛊惑人心、为非作歹的时候,杀他也是为了拯救他,避免他继续蛊惑、祸害更多的人,造更多的恶业,这是“慈杀”之法。

再比如:耶稣以身殉道,甘愿被钉上十字架,也是在表法,表的是“大爱无私”之法。

法无高下,法无定法。当我们立足自性本善时,一切法都是出于本善,一切法都是出于平等,一切法都是出于博爱。

回学友问:人与人之间如何实现同频呢?

:不要寄希望每个人都和我们同频,事实上也不可能完全同频,人类上下五千年了,从没有同频过。

佛祖,老子,孔子、耶稣等各大教主们可能同频了,但几千年下来,他们的徒子徒孙们同频了吗?各门各派弟子们,还不是争来斗去的。

能真正能实现同频的,也只有自己,是自己和自己同频,自己的身与心同频,这叫身心合一。再与宇宙大自然同频,过有道德、有规律的生活,这叫天人合一。事实上,这也是个很高的高度,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孔夫子洞察了这点,他说:“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如果为了同频而同频,强迫大家穿一条裤子,那结果一定是不和谐的。人与人之间,还是保持点距离的好。要知道,即便是孪生兄弟,也有不同的个性。

既然同频不了,那就“和而不同”吧。怎么样实现和而不同呢?首先,我们要立足于共性,在共性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就如百花齐放,虽颜色气味各异,但彼此并不为斗艳,也为不争春,一切是自然而然,这就是和而不同的境界。

圣贤说智者察同,愚者求异。同是共性,异是个性。智者体察共性,发现至简的大道。愚者不识共性,一味标新立异,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卖弄玄虚,其实只是卖弄小聪明罢了,到头来却迷失了心性。大道至简,大道不虚,所谓玄虚,只是门窍而已,门窍是让我们开窍的,开窍之后,一切都变得简单自然。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