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立斋外科发挥

附方

隔蒜灸法

治一切疮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而散。盖火以畅达拔引郁毒,此从治之法也,有回生之功。用大蒜去皮切三文钱厚,安疮头上,用艾壮于蒜上灸之三壮,换蒜复灸。未成者即消,已成者亦杀其大势,不能为害。如疮大,用蒜捣烂摊患处,将艾铺上烧之,蒜败再换。如不痛,或不作脓,及不发起,或阴疮,尤宜多灸。灸而仍不痛,不作脓,不起发者,不治。此气血虚极也。

内疏黄连汤

内托复煎散(二方见肿疡门)

黄连解毒汤(方见作呕门)

仙方活命饮

治一切疮疡,未作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排脓止痛消毒之圣药也。

川山甲(用蛤粉炒黄色) 甘草节 防风 没药 赤芍药 白芷 当归尾 乳香(各一钱) 天花粉 贝母(各八分)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 皂角刺(炒黄,一钱)

作一剂,用酒一碗,同入瓶内,纸糊瓶口,弗令泄气,慢火煎数沸,去渣。分病在上下,食前后服之。能饮酒者,再饮三二杯尤好。

偈:真人妙诀世间稀,一切痈疽总可医。

曰:消毒如同汤沃雪,化脓立见肉生肌。

托里消毒散(方见肿疡门)

清心汤

治疮疡肿痛,发热饮冷,脉沉实,睡语不宁。即防风通圣散,每料加黄连五钱,每剂一两,水二钟,煎八分服。(方见天泡疮门)

破棺丹

治疮疡热极,汗多大渴,便秘谵语,或发狂结阳之证。

大黄(二两五钱,半生半熟) 芒硝 甘草(各二两)

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童便酒化下,白汤化服亦可。

十宣散

治疮疡,脉缓涩,身倦怠,恶寒,或脉弦,或紧细者,皆宜用之。散风寒,助阳气也。

人参 当归(酒拌) 黄芪(盐水拌炒。各一钱) 甘草(炙) 白芷 川芎 桔梗(炒。各一钱) 厚朴(姜制,五分) 防风 肉桂(各三分)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服。

箍药

治发背毒甚,胤走不住,此药围之而解。

芙蓉叶 白芷 大黄 白芨 山慈菇 寒水石(煅) 苍耳草 黄柏(炒。各等分)

各另为末,用水调搽四围中,如干,以水润之。

乌金膏

解一切疮毒,及腐化瘀肉,最能推陈致新。

用巴豆一味,去壳炒焦,研如膏,点肿处,则解毒,涂瘀肉上则自化,加乳香少许亦可。如纵疮内能搜脓化毒,加香油少许,调稀可用。若余毒深伏,不能收敛者,宜用此纴之,不致成痛。

援生膏

治一切恶疮,及瘰疬初起,点破虽未全消,亦得以杀其毒。

轻粉(三钱) 乳香 没药 血竭(各一钱) 蟾酥(三钱) 麝香(五分) 雄黄(五钱)

用荞麦秸灰,或真炭灰,一斗三升,淋灰汤八九碗。将栗柴或桑柴,文武火煎作三碗,存一碗,以备日久药干添用。取二碗,盛于瓷器内,将前药碾为极细末,入灰汤内,用铁干或柳枝顺搅,再入好细石灰一升,再搅匀,过一宿,却分于小瓷收贮。凡遇诸恶疮,点当头一二点,一日换二次,次日,又一次,须出血水为妙。如药干,却加所存灰汤少许调之。

人参败毒散(方见溃疡发热门)

神功散

治疮疡,不问阴阳肿溃并效。

黄柏(炒) 川乌(炮)

另为末,各等分,用唾津调敷患处,并涂疮口。一道人不问阴阳肿溃,虚实痛否,此药用漱口水调搽,不留疮头,日易之,内服仙方活命饮,甚效。

金银花散(方见作呕门)

槐花酒

治发背及一切疮毒,不问已成未成,但焮痛者,并治之。用槐花四五两,微炒黄,乘热入酒二钟,煎十余沸,去渣,热服。未成者二三服,已成者一二服。又治湿热疮疥,肠风痔漏,诸疮作痛,尤效。

神功托里散

治痈疽发背,肠痈乳痈,及一切肿毒,或焮痛,憎寒壮热。

黄芪(盐水拌炒) 忍冬叶(即金银花) 当归 粉草(一钱)

作一剂,用酒水各一钟,煎至一钟。分病上下,食前后服,少顷,再进一剂,渣敷患处,不问阴阳肿溃,老少虚实,皆可服。为末,酒调服,尤效。

清凉饮

治积热疮疡,烦躁饮冷,焮痛脉实,大便闭结,小便赤涩。

大黄(炒) 赤芍药 当归 甘草(各二钱)

作一剂,用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苦参丸

治一切痈疽疮毒,焮痛作渴,或烦躁。

用苦参,不拘多少,为末。

上用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钱,温酒下。

托里散(方见肿疡门)

蜡矾丸

治一切痈疽,托里,止疼痛,护脏腑,神妙。不问老幼,皆可服之。

黄蜡(一两,黄色好者,溶开,离火,入矾末。一方用七钱) 白矾(一两,明亮好者,研末)

上二味,和匀,众手急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渐加至二十丸,熟水或盐酒送下,日进二服。

神异膏(方见杨梅疮门)

六君子汤(方见作呕门)

雄黄解毒散

治一切痈肿溃烂,毒势甚者,先用此药二三次,以后用猪蹄汤。

雄黄(一两) 白矾(四两) 寒水石(煅,一两半)

用滚水二三碗,乘势入前药末一两,洗患处,以太乙膏或神异膏贴之。

猪蹄汤

治一切痈疽,消肿毒,去恶肉,润疮口,止痛。

白芷 黄芩 当归 羌活 赤芍药 露蜂房(蜂儿多者佳) 生甘草(各五钱)

用猪蹄一只,水四五碗,煮熟去油渣,取清汤,入前药,煎数沸,去渣,温洗,随用前膏药贴之。

桑木灸法(方见溃疡门)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