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以心传心

一、轮涅双忘即大般涅槃

一、轮涅双忘即大般涅槃

“涅槃”一词来自古印度梵语,在印度各宗教体系里,是指一种从诸般痛苦中彻底解脱出来的终极圆满之境。从字面而言,涅槃即“不生不灭”之义,也即获得永恒生命之义。涅槃不仅是佛家追求的终极之境,同时也是所有印度各哲学流派、宗教流派和瑜伽修行流派所追求的终极之境。故涅槃是包括佛家在内的整个印度文明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在不同的哲学或修行流派中,对涅槃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很大差异。此处所讨论只涉及佛家之涅槃思想,并不涉及印度其他流派之涅槃思想。

按说,涅槃是一个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间的,是完全超越有为世间的无为不生不死界。但若依体验和证悟它的过程可分为三类涅槃:

一是阿罗汉的“有余涅槃”:有余涅槃是指尽管达到了涅槃,但身心中仍存留有一些累世之业障与习气。

二是菩萨的“无余涅槃”:无余涅槃是指身心内外的业障与习气皆已净除后的涅槃。

第三就是“大般涅槃”:大般涅槃简称大涅槃,这是佛的涅槃,又名究竟涅槃。大般涅槃是一种不涅槃的涅槃,这是一个很古怪的表达。在大般涅槃之境中,六道即涅槃,生死即涅槃。不是出六道、离生死而入涅槃,是六道本身、生死本身就是涅槃。不舍六道、不离生死而入涅槃,不是六道外、生死外别有涅槃。六道外有涅槃,是对小乘罗汉和大乘菩萨说的,在佛那里无六道内外之别,无生死永恒之别。没有六道外的涅槃,也没有涅槃外的六道,在六道中即在涅槃中,在涅槃中即在六道中。这种涅槃就叫大般涅槃,又叫不涅槃的涅槃,或叫究竟涅槃。《楞伽经》里说:“无有佛涅槃,亦无涅槃佛。”——这是特指佛陀的大般涅槃,即不涅槃的涅槃。无所谓涅槃,也无所谓不涅槃。

如何进入这种圆满涅槃、大般涅槃呢?说来也并不玄远艰难,没有涅槃之念,你就证入进了大般涅槃、圆满涅槃之境。若还有一个涅槃可入之念,你的这个涅槃就不圆满,就不彻底。抛开六道的涅槃都是不圆满、不彻底的涅槃,证明你还没有达到无分别心,你还有内外之别,你还没有进入不二法门。内与外都超越,这才叫“不二”。真正的不二法门是:六道涅槃不二,生死永恒不二,双超六道与涅槃,此名真入不二法门。

真正的佛法是不二法门,凡是“二”的都不是佛法。对罗汉、菩萨来说,还有六道可出,还有涅槃可入,一出一入就是“二”。佛法是无出无入,超越出入,这才是真佛法,才是究竟佛法。释迦牟尼不入涅槃,不在涅槃中,也不在六道中。但反过来也可说,佛陀既在涅槃中,也在六道中。

按照人们一般的理解,要么在六道中,要么在涅槃中,二者只能有其一,不可能同时都有。佛陀选择第三者,佛陀既不在涅槃中也不在六道中,他同时又在六道中、又在涅槃中。这就是佛陀的不可思议性,这种涅槃就叫大般涅槃,大手印和大圆满所要入的涅槃就是佛的涅槃,不是罗汉的也不是菩萨的涅槃。佛是轮涅双忘,既无轮回也无涅槃,这种涅槃就叫大般涅槃。它是包含着轮回的涅槃,而不是抛弃轮回的涅槃。抛弃轮回的涅槃,就是抛弃众生,因为众生都在六道中,佛怎么可能舍弃众生呢?

佛入六道之中,是不是成了无明迷茫的众生呢?佛仍然是佛,他不是众生。那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你又在众生中,你又不是众生?这就叫大般涅槃状态,既与众生为伍,但又不是众生,既与涅槃为伍,也不在涅槃中,双方都超越。轮涅双忘的意思就是轮涅双超,就是对轮涅既不纠缠也不执著,轮涅双忘就是轮涅双亡,轮涅双亡就是轮涅双超。佛法超越一切,最终连涅槃也超越了。故《金刚经》曰“佛说如来(涅槃之别名)者,即非如来,是名如来”。

为什么要超越涅槃?超越涅槃就是超越主体,能超越的主体一定是相对主体。只有超越了相对主体,才能达到绝对主体之境。绝对主体是对相对主体的超越。相对主体是什么?就是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绝对主体就是对涅槃也要超越。对涅槃不超越,你还有一个执著,只要你有涅槃,你就不得解脱。执著谬误固然错误,执著于真理也是一种错误。执著于涅槃就是法束,执著于自己就是我束,只要有束缚就是不解脱,解脱就是解束。罗汉与菩萨被法所束,被涅槃这个东西所束,佛的高明就是把所有的都超越了,包括自己的终极目标也超越了。

佛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涅槃者,佛最后告诉你,“永恒”这两个字也是勾引你的废话。“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先用欲望来勾引你,先给你一个称作“永恒(涅槃)”的东西来吸引你,让你走进修行,修行了一段时间后,你的内心不那么脆弱了,足够强大了,然后他在你耳边悄悄地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涅槃这个东西。

涅槃也要超越掉。凡是有一个东西在,你空得就不彻底,你就有挂碍。有挂碍就有恐怖,就有忧苦。你在乎什么,你就怕失去什么。你在乎涅槃了,因为涅槃你就有了挂碍,就有恐怖,就有烦恼。如何消除烦恼呢?《心经》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人际交往中,无论对方有多么好,只要你一执著他就丑陋了。这个丑陋不是你,不是他,是你对他的这种纠缠、执著的关系,这种相互缠绕的关系让一切变得丑陋了。

爱人如此,爱法、爱真理亦复如是。释迦牟尼告诉我们一种美——空之美,无执著之美。涅槃是美的,是生命中最美丽的一面,最神圣的一面。若我们一旦执著于它了,它就丑了。佛陀的伟大就在于他告诉我们:生命真正的美就是不执著,就是超越,连表面上看起来是最美的涅槃也要超越。

对我们来讲,六道充满了生死,充满了痛苦、矛盾、贪婪、无明、束缚、黑暗和污垢等等。那是因为我们觉悟没到,觉悟到达了佛陀之境,就不再有如是种种之污垢。释迦牟尼欣赏六道,就像我们欣赏天堂一样。在释迦牟尼的眼中没有六道,所以他入六道是不入而入,他出六道是不出而出。在他看来,包括六道在内的所有事物,都是真善美的化身——到处都是净土,到处都是天堂,到处都是佛国。对于他来讲,入六道就等于从一个天堂进入了另一个天堂。所以他无所谓出、无所谓入,这就叫大般涅槃。不舍六道而入涅槃,这才是真正的涅槃。舍了六道的涅槃是低级涅槃,是罗汉和菩萨入的涅槃。还有彼此之分,还有美丑之分,还有善恶之分,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无分别心,没有达到真正的慈悲之心,没有达到真正的超越之心。轮回的自性(本质)即是涅槃,同时轮回亦为涅槃先天所涵之一面向。正如同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所见之岭与所见之峰不是两物,而是同一座山,只因迷悟和角度不同而有差别。轮回与涅槃之别亦复如是:在迷者为轮回,在凡夫为六道,在智者为涅槃,在佛陀为永恒。峰岭因角度不同而有别,轮涅因迷悟不同而成异。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