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伤寒论纲目

表热里寒表寒里热

〔纲〕仲景曰: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目〕柯琴曰:浮中见迟,是浮为表虚,迟为脏寒,未经妄下而利清谷,是表为虚热,里有真寒矣。

〔纲〕仲景曰: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目〕成无己曰:吐利亡津液,则小便宜少,小便复利而大汗出,津液不禁,阳气大虚也,脉微为亡阳。若无外热,但内寒,下利清谷,为纯阴,此以外热为阳未绝,犹可与通脉四逆汤救之。

〔纲〕仲景曰: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目〕喻昌曰:下利里寒,种种危殆,其表反热,其面反赤,其身反不恶寒,而手足厥,脉欲绝,明系群阴格阳于外不能内返也,故仿白通之法,加入四逆中,以入阴迎阳也。

魏荔彤曰:脉者本阴阳相合而无间之神也,今阴独阳无,脉故微绝,必复回其阳,俾与阴两相调匀,而后脉可得通,酌用四逆为主,更增减之,使阳回脉通。此于脉出不出,见愈不愈之机,从至险处立救法也。

〔纲〕仲景曰: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目〕许叔微曰:此条比之上条,其证较轻也。

〔纲〕仲景曰: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目〕王肯堂曰:表热里寒者,脉虽沉而迟,手足厥逆,下利清谷,此里寒也。所以阴证亦有发热者,此表解也。表寒里热者,脉必滑,身厥舌干也。所以少阴恶寒而蜷,此表寒也。时时自烦,不欲近衣,此里热也。

魏荔彤曰:此不言下利,则阳旺于中焦,较他条下利而利自止者,又胜,虽恶寒足蜷,亦见少阴证象,然阳时烦而阴不躁,且欲去衣被,内有阳存,不须言矣。不但当辨其经邪脏邪,为温为汗,本易为力,且当识其烦而欲去衣被之故,为阳存之有余,而扶阳抑阴,亦不可过为猛烈矣。此又阴病见阳证易治之一也。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