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兰室秘藏

中满腹胀门

中满腹胀论

《六元正纪论》云:太阴所至为中满,太阴所至为蓄满。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论》云:脾乃阴中之太阴,同湿土之化。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天为阳、为热,主运化也;地为阴、为湿,主长养也。无阳则阴不能生化,故云脏寒生满病。《调经篇》云: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始受热中,末传寒中,皆由脾胃之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而制水谷,聚而不散,而成胀满。《经》云:腹满䐜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太阴阳明,乃寒湿郁遏也。《脉经》所谓胃中寒则胀满者是也。《针经》三卷杂病第八。腹满大便不利,上走胸嗌,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阴。又云:胀取三阳。三阳者,足太阳寒水为胀,与《通评虚实论》说:“腹暴满,按之不下,取太阳经络,胃之募也”正同。取者,泻也,《经》云“中满者,泻之于内”者是也。宜以辛热散之,以苦泻之,淡渗利之,使上下分消其湿。正如开鬼门,洁净府,温衣缪刺其处,是先泻其血络,后调其真经,气血平,阳布神清,此治之正也。或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者,何也?此乃病机总辞。假令外伤风寒有余之邪,自表传里,寒变为热,而作胃实腹满,仲景以大承气汤治之。亦有膏粱之人,湿热郁于内,而成胀满者,此热胀之谓也。大抵寒胀多而热胀少,治之者宜详辨之。

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

诸腹胀大,皆属于热。此乃八益之邪,有余之证,自天外而入,是感风寒之邪传里,寒变为热,作胃实,日晡潮热,大渴引饮,谵语,是太阳阳明并大实大满者,大承气下之。少阳阳明微满实者,小承气下之。泄之则胀已,此之谓也。假令痎疟为胀满,亦有寒胀、热胀,是天之邪气,伤暑而得之,不即时发,至秋暑气衰绝,而疟病作矣,知其寒也,《局方》用交解饮子者是也。

内虚不足,寒湿令人中满,及五脏六腑俱有胀满,更以脉家寒热多少较之,胃中寒则胀满,浊气在上则生䐜胀,取三阳。三阳者,足太阳膀胱寒水为胀,腹暴满,按之不下,取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正同。腹满䐜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太阴阳明,胃中寒湿郁遏也。太阴䐜胀,复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按所说寒胀之多如此。

中满治法,当开鬼门,洁净府。开鬼门者,谓发汗也;洁净府者,利小便也。中满者,泻之于内。谓脾胃有病,当令上下分消其湿,下焦如渎,气血自然分化,不待泄滓秽。如或大实大满,大小便不利,从权以寒热药下之。或伤酒、湿面及味厚之物,膏粱之人,或食已便卧,使湿热之气不得施化,致令腹胀满,此胀亦是热胀。治热胀,分消丸主之。

如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满病,以治寒胀,中满分消汤主之。

中满分消丸 治中满热胀、鼓胀、气胀、水胀,此非寒胀类。

白术 人参 炙甘草 猪苓(去黑皮) 姜黄(以上各一钱) 白茯苓(去皮) 干生姜 砂仁(以上各二钱) 泽泻 橘皮(以上各三钱) 知母(炒,四钱) 黄芩(去腐炒,夏用一两二钱) 黄连(净炒) 半夏(汤洗七次) 枳实(炒,以上各五钱) 厚朴(姜制,一两)

上除茯苓、泽泻、生姜外,共为极细末,入上三味和匀,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焙热,白汤下,食远服,量病人大小加减。

中满分消汤 治中满寒胀,寒疝,大小便不通,阴躁,足不收,四肢厥逆,食入反出,下虚中满,腹中寒,心下痞,下焦躁寒沉厥,奔豚不收。

川乌 泽泻 黄连 人参 青皮 当归 生姜 麻黄 柴胡 干姜 荜澄茄(以上各二分) 益智仁 半夏 茯苓 木香 升麻(以上各三分) 黄芪 吴茱萸 厚朴 草豆蔻仁 黄柏(以上各五分)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食前热服。忌房室、酒、湿面、生冷及油腻等物。

广荗溃坚汤 治中满腹胀,内有积聚,坚硬如石,其形如盘,令人不能坐卧,大小便涩滞,上喘气促,面色萎黄,通身虚肿。

广荗 红花 升麻 吴茱萸(以上各二分) 生甘草 柴胡 泽泻 神曲 青皮 陈皮(以上各三分) 厚朴(生用) 黄芩 黄连 益智仁 草豆蔻仁 当归梢(以上各五分) 半夏(七分)

如渴,加葛根四分

上锉如麻豆大,水二大盏,煎至一盏,稍热服,食远。忌酒、醋、湿面。服二服之后,中满减半,止有积不消,再服后药。

半夏厚朴汤

红花 苏木(以上各半分) 吴茱萸 干生姜 黄连(以上各一分) 木香 青皮(以上各二分) 肉桂 苍术 白茯苓 泽泻 柴胡 陈皮 生黄芩 草豆蔻仁 生甘草(以上各三分) 京三棱 当归梢 猪苓 升麻(以上各四分) 神曲(六分) 厚朴(八分) 半夏(一钱) 桃仁(七个) 昆布(少许)

如渴,加葛根(三分)

上㕮咀,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此药二服之后,前证又减一半,却于前药中加减服之。

破滞气汤(一名木香化滞散) 破滞气,治心腹满闷。

炙甘草(四分) 白檀 藿香 陈皮 大腹子 白豆蔻仁 白茯苓 桔梗(以上各五分) 砂仁 人参 青皮 槟榔 木香 姜黄 白术(以上各二钱)

上㕮咀,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不拘时。

草豆蔻汤 治腹中虚胀。

泽泻(一分) 木香(三分) 神曲(四分) 半夏制 枳实 草豆蔻仁 黄芪(春夏去之) 益智 甘草(以上各五分) 青皮 陈皮(以上各六分) 茯苓 当归(以上各七分)

上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冬月加黄芪五七分,春夏只服正药,食远。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