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道德经文字版-罗大伦

第五十七章 第4讲你心里有贼么,朋友?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昨天老子说“人多智而奇物滋起”,什么意思呢?老子说智慧太多了,老百姓把心思都用到智慧上去了,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就会特别多,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

今天老子说,“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大家看这章里老子连用了几个“滋”字,滋生的“滋”。什么是“法物滋彰”?版本不一样,写的不同。王本,就是王弼本,严本、傅本写的是“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么说对不对呢?也不能说错,也是对的。“法令滋彰”,就是法令特别多,你用颁布法令的形式来管理百姓,结果盗贼会很多的,你太“有为”了,也可以解释。

但是帛书乙本写的是“物”,第一个字缺失了,看不见,但第二个字写的是“物”,叫“物滋彰而盗贼”,后边两个字又没有。郭店楚简一挖出来,因为这是最接近老子时代的,写的也是“法物”,说明老子原本是“法物滋彰”,河上公本写的也是“法物”,是“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没有“而”字。我们觉得还是按照帛书和郭店楚简的“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这样比较合理。“法物”是什么东西?这段河上公讲得比较好,河上公说这“法物”就是那种珍贵的,“好物也”,就是好东西,珍好之物,这种宝贝。它这东西如果多的话,盗贼也多了。

这个思想到底什么意思呢?这个思想我以前讲过,老子在前边提到过,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社会上大家都好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本来没那么高价值,可是大家就觉得它是好东西、宝贝,结果都崇尚它的话,这时候民心就会乱。怎么回事?大家不容易认真地去工作了,都想去弄这个宝贝,结果会盗贼越来越多。

老子讲过这样的思想。为什么会这样?民间所好什么,一定是领导者所倡导的,就是领导者喜好什么,民间就跟着学。老子这里暗藏一个上下的感应关系,就是一个公司里边,你董事长好什么,比如你董事长天天好打高尔夫,整个中层领导也都跟着学打高尔夫,因为他觉得学这东西能讨好你,所以整个风气就变。如果董事长喜欢国学,员工就跟着学,这是上下感应关系。

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说宁波有个企业叫方太厨具,方太厨具现在是高端厨具的第一品牌。在当年,我觉得大约在十几年前,实际上厨具品牌特别多,像吸油烟机等等厨具品牌非常多,当时很多浙江企业比方太厨具要大,但是有的老板没事就陷入那种赌博的传闻里边去,就经常传他好赌博,经常到厦门赌去,这样的企业慢慢后来就没有了、消失了,有的是默默无闻了,变成小企业了,有比方太还大的企业变成小企业了。

方太为什么做这么好呢?越做越大,越做越大,为什么?实行国学管理。怎么实行国学管理?领导者自己先学,董事长他自己学国学,爱好国学,觉得国学特别好,于是他就学,他学以后他说这要传递给员工,中层领导也学,领导学完了,在员工里边学。怎么学呢?设立一个孔子堂,这孔子堂每天早上上班之前20分钟诵读国学经典,这不是强迫的,不是说“董事长说了,明天早上都早上班20分钟学国学”,不是这样的。谁自愿的想学就学,董事长带头学,他们的企业有自己的期刊,这董事长在每一期的期刊上都写自己的文章,就我学国学的领悟文章,他自己诵读国学,他学习。他学员工也喜欢这东西,叫上下感应,自愿来念,诵读国学经典,谁喜欢就来诵读,结果慢慢诵读的人越来越多。

然后再采取其他措施,比如说给奖金,按照仁、义、礼、智、信这样的标准来发奖金等等,很多这样的标准,结果公司的面貌就一点点改变了,这茅董事长他说,我不着急,这学国学和管理不要强行结合,我们一点点铺垫,耳闻目濡地让大家去润物细无声地接触国学,希望慢慢能改变,结果做了八年的儒家管理之后,慢慢公司的面貌全部改变了。

原商业评论杂志的出品人姓曹,曹总,他的祖上是一个著名的中医叫曹沧州,那也是当年的苏州一大名医,我们都有他的书,《曹沧州医案》,这书都有。跟这曹总一聊,曹总有一次就问我,他说罗博士,您说推行国学跟企业管理到底有什么关系?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改变呢?我就仔细想,我说这个改变还真不是一言能道清的。

怎么回事呢?员工一点点心态改变了,原来比如说有互相勾心斗角,有互相不满意的等等冲突,冲突很大的。学国学以后慢慢知道关爱,知道公平,大家要互相帮助等等,慢慢就会改变,这个面貌就会向外边散发出去这种气息,所以每个顾客慢慢都会感受到,比如觉得“哎呦,你们怎么这么愿意帮我”,“哎呦,帮我拎下包”等等,这都是细节,但是这些细节的改变构成了整个企业面貌的改变,大家就觉得这个企业特别有凝聚力,这企业特别亲和,特别有信誉,所以这种改变是软件的改变,这种改变力量特别巨大,感召力特别强。

但是这种改变不是强行带来的,就是我一定要学国学怎么样,你微笑必须做到露出八颗牙,这绝对不是的,真正从内心的改变,笑是自然的,他一直保持微笑。那强行要求露出八颗牙的微笑,他面对顾客露出八粒牙,顾客一转身马上脸放下来了,顾客一回头看到“我的天呐,两个人啊,刚才露出八颗牙,现在这么狰狞”,这吓坏了,这是假的。真正修国学修心的改变是真的,那为什么企业能改变呢?是因为领导者改变了,所以老子这讲的看似都是百姓中间发生的事,是员工里边发生的事,其实不是的,老子讲的核心都是在领导者那儿,就是你领导者心要安静下来,本章后边老子讲的全是这个道理。

老子说“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我们就这句话来讲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是的。我举例子,比如说在我小时候,突然社会上流行起来养达木兰,我们东北地区,这达木兰其实就一种宽叶的兰花,叶特别宽的。但是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就说这达木兰特别珍贵,了不得,这达木兰可贵了,2000块钱一盆,谁谁家达木兰卖了2000块钱一盆。那个年头一家人一个月生活费估计超不过50块钱,那2000块钱一盆卖出去了不得,太贵了,所以大家都争前恐后地养达木兰,找那种好品种达木兰,都觉得这东西特别宝贵。

其实达木兰现在看就是一种普通的花,我觉得现在送您您都未必养,可是当时就觉得这东西珍贵,这就叫“法物”,结果大家都养,觉得太贵了。这时候很多人就没心思工作了,他觉得养这达木兰收入更高,所以放弃工作养达木兰,家里开始养这东西。还有的人打歪主意,这达木兰这么贵,我看那家花盆放到外边了,我一看那达木兰值钱,顺手我就给捞回来了,这样的事当时经常发生,就是谁家达木兰丢了,了不得的大事了,赶快报案吧,在我小时候这种事经常听说的。

后来这风过去了,结果达木兰变得一文不值了,就是普通的花啊,所以很多人养了一家的达木兰,养得满屋子都是,坏了,一文不值了。投进去很多钱,买的时候花了很多钱,所以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很多人白费了心血。其实它为什么变成珍贵的东西?本身就是一个草,但是是我们人为赋予它一种珍贵。老子特别反对这种把普通的东西,比如它就是一个普通该用或该看的东西,你把它赋予特别高的附加值,觉得了不得,这东西就是个神奇的东西、宝贝,老子特别反对这种趋势,所以我估计做奢侈品品牌的特别不喜欢《道德经》,因为大家都听《道德经》听明白了,大家就不买他的特别奢侈的奢侈品了。

今天我们把老子这句话“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再引申一下,其实“盗贼”未必是外边的盗贼,有可能是我们心中的盗贼。什么意思?我们如果不能正常看一件事物,如果我们人为地非要把这个事物加上一种虚幻的外表光环的话,有可能我们心中的盗贼就会生起来,这个对我们人生是有影响的。比如你看到一个职务,这个职务了不得,当到部门经理了,这对我人生太重要了,我当了部门经理了,我对大家就可以发号施令了,大家都要围着我转,这个位置太好了,这个位置我一定要得到。

那怎么办?我应该把谁先干掉,我应该举报,写封匿名信,把现在部门经理给举报掉。我还有竞争对手,我应该给他设个套。这时候因为您太看重部门经理的位置了,结果心中的盗贼就出来了,开始不正常做事了,其实所有的领导岗位都是为大家服务的,你的责任会更重大,因此你必须扎扎实实把自己工作做好,你的实力够了,你自己到那位置上了,可是你觉得这东西是个珍奇的东西,我一定要获得它的话,这时候心中盗贼风起的话,您的行为就没法再去正常了,所以我觉得老子讲这“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其实我们如果去引申一下的话,你就会发现我们人生中如果能识破这个局的话,那您的人生会变得睿智得多了。

我们前边讲过一个碗,沙漠里边,一个人拿到金碗,一个人拿到泥碗,这两人心态不同,拿泥碗觉得自己特自卑,拿金碗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同样喝一碗水,其实这两个人都是把金碗当做“法物”了,当做宝贝了,心中就乱了,“盗贼多有”,心中乱了。其实它只是一个喝水的器具而已,随缘拿来而已,我们如果能够识破这个局的话,看清这个道理的话,我们人生会从容很多,您心中盗贼被灭了,您的心态就会平和很多,所以老子讲这话其实仔细咀嚼的话,我们会发现里边非常有滋味的。

朋友们,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明天这时间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看看老子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人生指导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再见。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