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这《道德经》聊到现在一百多期了,好多朋友在听,每天大约2000来人在听。在喜马拉雅上也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跟着听,非常开心,这说明老子的《道德经》是非常有魅力,它里边的智慧我们仔细揣摩一下,确实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升。
今天,讲下边的话,老子说“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什么叫“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我一点点给大家讲。首先这个“自伐者无功”,什么是伐?这个伐就是攻伐、讨伐的伐,大家说这是进攻,什么叫自伐?自己进攻自己吗?不对。这个伐当什么讲?我们来看伐这字,讨伐的伐字,左边是一个单立人,右边是个戈字,兵器的戈,这个字当什么讲?一个人拿着戈去打仗去,去砍人去。所以,古代说砍人砍头就叫伐,所以攻伐去,征讨去。
这个伐字,还有一个字与它相似,就是一个人一个戈,用一个人和一个戈结合起来的字,中国汉字里有两个,另外一个是戍,卫戍部队,卫戍区的这个戍,这个戍字,大家看,如果你要是有字典写一下,戍字是一横一撇一点,这也是一个戈字,左边一撇一点就是个人,上边这是个戈字,这个戈比这人要大、要高,这个戍是防守,到边关去在那驻扎、防守,这叫卫戍部队的戍,保卫的意思,它不是主动出击,我是驻扎、防守,这叫戍。所以,人是蹲下或躺下的。这伐是人站起来往前进攻的。所以人和戈结合在一起,有一个是伐字,一个是戍字,这是两个字,都是讲征战的,但是一个是防守,一个是进攻。这个伐字,“自伐者无功”的伐到底是什么意思?进攻,过去打仗,打完仗砍下来了敌方的首级,这个时候拿回来论功行赏的时候,把这首级一列,这种叫伐,就是自己把自己的功劳展示出来,我的功劳多少,所以论功行赏的时候,展示自己战绩这个过程叫伐,引申就叫伐。再引申就是自我吹嘘,这叫伐,所以伐字除了攻伐的意思之外,还有一个自我吹嘘的意思,就是自夸,自傲,我打了多少多少人,我一个人击毙多少人等等,自夸。
所以老子说“自伐者无功”,就是自己夸耀自己功劳的人,这人是没有什么功劳的,他没法建立大的功劳,他建立不了大的功劳,为什么?他把精力放到自己吹自己上了,越是抬高自己、自己吹自己的人,他越做不了大事,越无法成功,他太看重自己了。
这个“自矜者不长”什么意思?这个矜是矜持的矜,这个矜持的矜怎么写?左边一个矛头的矛,右边一个今天的今,取的音是今天的今,但是左边放一个矛头的矛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矜?这矜过去指的就是矛头,铁矛的头,这叫矜,特别大、特别漂亮的铁矛头。这个矜后来又引申了一个动作,拿着铁矛往这地上一扎,撴在地上,这种状态叫矜,好像是誓师,引申为非常庄重、庄严,还有自傲的意思,再引申就是抬高自己,也是自夸的意思。所以,古代说“自贤曰矜”,就是自己夸自己贤能,我厉害,我有贤能,我有才干,这样人的状态叫矜,自矜。所以老子说自己夸自己、自己抬高自己的人做不了首领,这个长是首领的意思。
所以,大家看,这些细节反映出老子《道德经》是给谁讲的?给领导者讲的领导者艺术,就是告诉你怎么能做领导者?说“自矜者不长”,自己抬高自己的人没法做一个好的领导,也是太看重自己了,过分看中自己的人,就会招致别人的嫉妒、招致猜疑等等会出问题。
我们举个例子,“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这种智慧,比如说韩信,韩信这个人应该是非常能打的,这个人非常厉害,韩信的一生却是一个悲剧,韩信这人有的时候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的时候会出问题,比如说这个汉高祖评价韩信、刘邦评价韩信,说韩信这个人“连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他说我不如韩信,人家刘邦这是我谦虚,你看刘邦懂得把自己放低,谦虚,但是韩信这人就此就自傲,他认为打下这汉家江山的天下,有我一半功劳,有我很大功劳,所以封我怎么封都不为过,当时跟刘邦要做齐王,刘邦答应他做齐王,但是真的拿了下天下以后,刘邦觉得这个事不大行,因为这个人会独立的,刘邦对他的性格把握的非常透彻,所以刘邦就不让他做齐王了,又给封个楚王,这么调了以后韩信就心生不满,所以韩信一直是有着反叛的想法的,并不是这反叛是后面出现的,他一直在拿捏这个分寸。
刘邦一直对他也有猜忌,一直有顾忌,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你要清晰的估计到当时的形势,所以自己要能够正确处理。但是韩信这人,他没法这么正确估计,他觉得自己确实很厉害,所以说话经常说的很不客气,比如他曾经对刘邦说,说刘邦,你带兵管兵不过能十万,超过十万你就乱了,你不会管,我呢?刘邦问他那你能管多少人?他说我带兵多多益善,越多越好,我这人没事,我的统率能力多少士兵我都能去掌控了,所以你看他说话非常不客气,给刘邦下不来台。
他这么做事,实际上刘邦就越发的猜忌他,越发顾忌他,所以韩信一直没有处理好自己和刘邦的关系,因为知道刘邦顾忌他,所以就经常称病,不上朝。曾经有一次他到一个名将,下边的一个将领樊哙家中,就是拿那个夹支肩上,把这猪肉放肩上,拿刀割那位樊哙将军,到樊哙家中串门,这樊哙也是战将,对韩信非常客气,跪拜送迎,然后还说,大王你怎么来亲自看望我来?非常非常客气,我地位这么低的人怎么还看我?你看,人家樊哙知道把自己放低,结果这韩信出门时候对大家说什么?他说我这样人我活在世界上,居然与樊哙这样地位低的人活在一起,简直是耻辱,大概是这个意思。所以你看,自己把自己看的非常高,结果最后真的想反叛的时候,他的家人、家丁、仆人把他的消息给泄露了,结果就被吕后给处死了。
所以,这个人为什么会招致覆灭之灾?这么厉害的一个人,为什么招致覆灭之灾?因为总是把自己的功劳放在前边,把自己位置抬的很好。恰恰相反,那个张良,跟他一起辅佐刘邦的张良,张良就特别清醒,张良功成以后,汉高祖刘邦非常尊重张良,因为张良是汉高祖的第一谋士,刘邦说他是汉初三杰之首,称赞他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
但是刘邦把自己放的很低,人家张良把自己放的更低,人家能处理好这关系。建国以后,刘邦因为张良功劳太大了,自择三万户,就是你的万户侯不够,你择三万户给你封地,然后张良就说,我就是个老百姓,当年我家里边是相韩,作为韩国的宰相,后来韩国灭了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所以我追随代王您,为韩国报酬,把秦国给灭了,天下震动,这让我一生的壮志以酬,您说还有什么要回报的呢?所以我已经觉得了不起,我自己觉得这已经是满足了,非常满足,您给我封一个小小的留地,那个留地地方非常小,就给我封那就行了。
所以,您看张良就非常清醒,刘邦姿态低,我比你姿态还低,张良是悟道之人,看清这世事的变化,所以在大功已成以后,张良说我愿从赤松子游,我就求仙问道去了,这一辈子做的够了,我接着去求仙问道去了。所以,大家看到了,与韩信相比,张良就是一个高人,他能够洞悉世事,能够正确的摆清自己的位置,最后得以善终。虽然与刘邦的关系这里边比较复杂,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这两个人与刘邦的关系,确实体现了“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样的话。
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如此,比如说我在东北喝酒的时候,我听酒店里边其他人喝酒,好多人都在吹牛自己,就是自伐,我觉得基本上就是这么几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我比谁能喝,我比别人能喝,所以都说谁谁谁不行,昨天晚上把他喝躺下了,不信你打电话问他,我把他喝躺下了,我告诉你,才喝两箱酒就不行了,吹自己能喝;第二,是吹我这人做人好,我告诉你我做人怎么怎么样,你跟我处就没问题,我这人最讲诚信,我对人那你问问,问二哥、问三哥他们,我告诉你,只有我才怎么怎么样;还有一个内容,其实我昨天在吃饭的时候我仔细听,是我成功的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了,这也是一大部分内容,比如说谁谁谁跟我说什么了,我眼睛一瞪他,我说你再说,我告诉你我怎么怎么样,结果他不敢说话了,您看,我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所以,基本上都在讲自己如何如何好。
同样的场合,在南方酒店里边,我听他们聊天,聊的往往都是学习别人,这是有点差别的,总是说你最近又赚钱了,你这个项目搞这么好,这个项目怎么来的?你这个厉害,真厉害。你看他虽然说你厉害,但是心里想什么?我要努力,我要去学习,我也要提升,我也要发财的。所以,往往是在恭维别人的时候自己在努力,我并不是说这地域之间就有那么大差异,说东北就不好,我是东北人,南方就如何如何好,但是确实经济差异明显了,我们辽宁省今年第一个季度,这是全国倒第一,GDP唯一一个负增长的一个省份,我觉得这与思维方式是有关系的,你总是想方设法抬高自己,你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你怎么能进步呢?你如果天天看别人的优点,你一定会进步,所以这种思维模式往大了说会影响整个你的人生的。
在一个公司里边也如此,一个领导者,老子给领导者讲《道德经》,一个领导者如果总是人为的抬高自己,搞自己的形象,我怎么怎么样,我多么英明,古代太多这样的事了,好大喜功的领导,最后往往失败。而那种卧薪尝胆、低调做事的领导,最后往往能成大事?为什么?就是这个原因,不要被自己虚幻的假象给蒙蔽了,我多么厉害、我多么的高尚、我多么的有实力、我多么的能干,这都是假象。您放低自己,看到别人的优点,然后真正扎扎实实去做,您的领导境界就会越来越提升,大家也会看到您做的事,会来追随您。可是您没有做那么多事,却把自己的功劳吹嘘的很大,您以为您的追随者看不到吗?一旦他们看到真相以后,大家就会离你而去。所以一个领导者,老子讲的这种品性非常关键,所以老子对领导者警示,“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您就没法做一个好的领导,所以老子在实时给我们敲着警钟。
各位,今天我们就聊到这,明天我们接着来聊老子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管理智慧。朋友们,我们明天见,谢谢大家。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