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医学衷中参西录

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固系少阴有寒,然实与脾胃及心脏有关,故方中用附子以暖肾,用干姜以暖脾胃,用葱白以通心肾之气,即引心君之火下济(天道下济而光明),以消肾中之寒也。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汁,亦可用。

张令韶曰:脉始于足少阴肾,主于手少阴心,生于足阳明胃。少阴下利脉微者,肾中之生阳不升也,与白通汤以启下陷之阳,若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心无所主、胃无所生、肾无所始也。白通汤三面俱到,加猪胆汁、人尿,调和后入,生气俱在,为效倍速,苦咸合为一家,入咽之顷,苦先入心,即随咸味而直交于肾,肾得心君之助,则生阳之气升。又有附子在下以启之,干姜从中以接之,葱白在上以通之,利止厥回,不烦不呕,脉可微续,危证必仗此大力也。若服此汤后,脉不微续而暴出,灯光回焰,药亦无如之何矣。

按:此节较前节所言之病为又重矣。而于白通汤中加人尿、猪胆汁,即可挽回者,此中原有精微之理在也。人尿原含有脏腑自然之生气,愚友毛仙阁之侄病霍乱,六脉皆闭,两目已瞑,气息已无,舁诸床上,仙阁以手掩其口鼻觉仿佛仍有呼吸,灌水少许,似犹知下咽。乃急用现接之童便,和朱砂细末数分灌之,须臾顿醒,则人尿之功效可知矣。至于猪胆汁,以人之生理推之,原少阳相火之所寄生,故其味甚苦,此与命门相火原有先后天之分,当此元阳衰微、命门相火将绝之时,而以后天助其先天,西人所谓脏器疗法也。且人尿与猪胆汁之性皆凉,加于热药之中以为引导,则寒凉凝聚之处自无格拒,此又从治之法也。

其脉暴出者,提纲中以为不治,以其将脱之脉象已现也。而愚临证数十年,于屡次实验中,得一救脱之圣药,其功效远过于参芪,而自古至今未有发明,其善治脱者其药非他,即山萸肉一味大剂煎服也。盖无论上脱、下脱、阴脱、阳脱,奄奄一息,危在目前者,急用生净萸肉(药房中恒有将酒浸萸肉蒸熟者,用之无效)三两,急火煎浓汁一大碗,连连温饮之,其脱即止,脱回之后,再用萸肉二两,生怀山药一两,真野台参五钱煎汤一大碗,复徐徐温饮之,暴脱之证约皆可救愈。想此节所谓脉暴出者用之亦可愈也。夫以愚之管窥蠡测,较之仲师何异莹火之比皓月!然吾人生古人之后,贵发古人所未发,不可以古人之才智囿我,实贵以古人之才智启我,然后能于医学有进步也。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