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难经古义

第三难(旧十八难)

曰:脉(经脉之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肺)阳明(大肠)金也。足少阴(肾)太阳(膀胱)水也。金生水,(母子之行。)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肝)少阳(胆)水也。生手太阳(小肠)少阴(心)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心包)少阳(三焦)火,生足太阴脾阳明(胃)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

按:此难见旧本第十八篇。以予观之,正似错简在彼,何则?此难所言,盖配列脏腑部位于寸关尺者,明矣。一二难始分三部,而未配脏腑脉位,至三四难,则既论平病死等脉,所谓阴阳相乘,及心肺俱浮,肾肝俱沉等语,当按何处以得之乎?故移是难于此,则知三部各立脏腑分配也。其分配之说,诸家纷纷,似不合于经意。予窃考寸关尺三部之诊,八十一篇中,唯有左得之,右得之,及右手脉等语,而未尝闻有配列脏腑于左右尺寸之说。如其左寸心,右寸肺等说,西晋王叔和为之嚆矢,唐宋元明诸家,咸从其旗号,愈穿愈凿,愈繁愈杂。至若取《素问》尺内两旁季胁云云一节,以为三部左右分配之义,则大失古义。岂非一犬吠虚,万犬传声邪。至明中叶,赵继宗、李时珍辈,厌其繁芜,略从简约。虽然,赵氏唯得土主中宫之旨,李氏唯通部有四维之义耳。宋王诚叔独谓以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在中州为正,至于他分两手部位,及脏腑脉,并时分见于尺寸,皆以为王氏《脉经》之非,可谓千古卓见矣。惜乎众口烁金,遂使脱锥之才,坐下客之列。余善其说之近乎古。故时举寓推毂之意云。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