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医学衷中参西录

第六期第四卷 · 妇女科»怀妊受温病

长安县尹,何麟皋君夫人,年三十二岁,受妊五月,于孟秋感受温病。

病因

怀妊畏热,夜眠当窗,未上窗幔,自窗纱透风,感冒成温。

证候

初病时调治失宜,温热传里,阳明腑实,延医数人皆言病原当用大凉之药,因怀妊实不敢轻用,继延愚为诊视,见其面红气粗,舌苔白厚,中心已黄,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诊其脉左右皆洪滑而实,一息五至强。

诊断

据此证状脉象观之,不但阳明胃腑之热甚实,即肝胆之热亦甚盛。想其未病之前必曾怒动肝火,若不急清其热,势将迫血妄行,危险即在目前。病家曰:先生之言诚然,今听先生用药,不知可保无虞否?答曰:此当治以白虎加人参汤,以白虎汤解其热,加参以保其胎,听吾用药可保万全无虞。病家闻此言深相信服,遂为疏方俾急服之。

处方

生石膏(捣细三两) 野党参(四钱) 生怀地黄(一两) 生怀山药(一两) 生杭芍(五钱) 甘草(三钱)

共煎汤三盅,分三次温服下。

方解

按此方虽非白虎加人参汤原方,而实以生地黄代知母,以生山药代粳米,而外加芍药也。盖知母地黄同能滋阴退热,而知母性滑,地黄则饶有补肾之力(八味丸中干地黄即药房中之生地黄);粳米与山药皆有浓汁能和胃,而粳米汁浓而不黏,山药之汁浓而且黏,大有固肾之力。如此通变原方,自于胎妊大有益也。外加芍药者,欲借之以清肝胆之热也。

复诊

将药分三次服完,翌日午前大便通下一次,热已退十之七八,脉象已非洪实,仍然有力,心中仍觉发热,拟再用凉润滋阴之品清之。

处方

玄参(一两) 生怀地黄(一两) 天花粉(五钱) 生杭芍(五钱) 鲜茅根(四钱) 甘草(二钱)

共煎汤两盅,分两次温服下。

效果

将药煎服两剂,病遂霍然痊愈。

说明

凡外感有热之证,皆右部之脉盛于左部之脉,至阳明腑实之证,尤必显然于右部见之。因胃腑之脉原候于右关也。今此证为阳明腑实,其右部之脉洪滑而实宜矣。而左部之脉亦现此象,是以知其未病之先肝中先有郁热,继为外感之热所激,则勃然发动而亦现洪滑而实之脉象也。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