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疗愈场

第12章 零点时代(2)

菌、另一种细菌以及其他控制物质的信号,接着他就取这些材料添入胶乳分子,结果发现大肠杆菌所凝聚的分子团最大。不久之后,他的团队成功检测大肠杆菌的记录时,便几乎达到完美的程度。

采用数字记录法,我们就可以找出传染性蛋白一类的病原,而目前这还没有可靠的检测方法,而且也不必再浪费宝贵的实验室资源来确定体内是否出现抗原,还有身体是否已经发动抗体来对抗。或许这也表示,说不定我们生病的时候并不必吃药。只要播放恶毒的频率,就可以把不受欢迎的寄生生物或细菌赶走。我们可以采用电磁方式来检测危害作物的微生物,或以这些做法来查明食物是否经过基因修改。若是能够找出正确频率,我们就不必使用危险的杀虫剂,只要使用电磁信号,就可以杀死害虫。甚至也不必亲自进行这种检测工作,几乎所有的测试样本,都可以藉由电子邮件传递,并在远方遥控操作。

美国AND公司,在纽约、多伦多和哥本哈根都设有办事处,他们根据卡尔·普里布拉姆和沃尔特·申普的大脑运作观念,经年累月从事人工智能研究。那家公司有一套独家系统,也称为“全息神经技术”,已经在全世界取得专利。这套系统使用全息原理和波编码法,让计算机不到一分钟,就能了解成千上万的刺激一反应记忆,还能够在一秒钟之内,对成千上万的同类模式作出反应。按照AND公司的想法,他们的系统是大脑运作的人工复制品。只拥有少数突触的单一神经元细胞,能够在片刻间获取记忆。几百万组记忆便可以迭加起来。这套模型证明了这种细胞如何记忆抽象思维,比如,一个概念或一张脸孔。AND公司对这项技术有一套壮阔的计划,他们打算建立战略商务单位,各司不同专业,若是发展顺利,这就有可能让信息处理彻底改观,而且几乎囊括一切产业。

弗里茨-阿尔贝特·波普和他的生物物理学国际研究院科学家团队,也开始试验生物光子发射检测法,希望藉此来断定食物是否新鲜。他的实验和背后的理论方法,已经逐渐被科学界采信。

迪安·雷丁把他的若干研究贴上互联网,延揽网友参与,加入几项庞大的计算机化实验。布劳德和塔尔格继续探索人类意向和心灵治疗,他们做了更多研究。布伦达·邓恩和罗伯特·雅恩的数据堆积如山,而且还在持续增添。罗杰·纳尔逊投入地球意识计划,使用集体宇宙震动仪来继续测量微弱震颤。

埃德加·米切尔在计算预期系统(CASYS)1999年大会上发表关于基本方针的演讲,那场数学研讨会在比利时的列日市召开,由预期系统研究学会赞助筹办。他结合量子全息和人类意识所得的综合理论也被大会纳入讨论。生物体内存有量子共振,还有零点能量场能够把信息编成密码,促成实时沟通。他说,这个发现意义重大,称得上是人类意识的罗塞塔石碑。他30年来所钻研的各个领域,终于开始熔于一炉。

就在那次研讨会上,他和普里布拉姆都受到表扬,嘉许他们探索外层空间和内太空的成就一普里布拉姆是因全息大脑的科学研究而为人认可,米切尔则是以知性科学的杰出学术成果而获得殊荣。同年,普里布拉姆获颁达格玛暨瓦茨拉夫·哈维尔奖,酬谢他结合科学与人文的功绩。

哈尔·普索夫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担任小组委员,隶属“突破推进计划”的非正式小组委员会:先进深远太空运输组。他说,这群人是位于“边陲的边陲”。

普索夫主持高等研究学院,肩负信息交流职责,凡是发明家或公司开发出奇巧器械,自认为有办法接通零点场,他会针对各项发明做最彻底的测试-从器械输出的能量,必须超过输入的才行。至今他已经测试了30种装置,但全都没有通过考验。不过他依旧充满信心,不改开疆辟土的科学精神。

就他们研究发现的真正内涵而言,这类实际用途只不过是虚幻的技术表象。所有这些人雅恩和普索夫、波普和普里布拉姆-除了是科学家之外,也全都是哲学家,而当他们加紧推动实验工作,百忙之中偶尔也会想到,他们深耕所得的影响十分深远,甚至还有可能构成一门崭新的科学。他们已经初窥堂奥,逐渐揭开量子物理学的众多不解之谜。彼得·米洛尼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洛斯阿莫斯基地工作,他曾经揣测,倘若量子论的奠基前辈当初是以古典物理学来钻研零点场,那么所得结果就比较容易让科学界称心如意,也不至于像量子物理学这样产生出许多无解的难题。如今有些人认为,有一天会出现修正版古典论,将零点能量场纳入考虑并取代量子论。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说不定会把量子物理学的“量子”两字拿掉,并创造出统一的世界物理学,巨细靡遗地解释万物。

这群科学家各自投入自己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之旅。年轻时代的他们都是头角峥嵘,研究生涯开展初期,也各自谨守若干信条--科学同侪的观念和公认的知识:


人类是种生存机器,大体上就是以化学物质和遗传编码来维持运作。

大脑是独行其是的器官,也是意识所在的地方,而且其主要原动力也是化学作用--细胞的交流和DNA的编码。

人类基本上是孤立于所处世界之外,而且他的心灵也是与肉体分离的。

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普世秩序。没有东西能够超越光速。

他们每个人都遇到过违背这类思想的反常事例,而且都有勇气提出质疑,自主钻研,一探究竟。他们一个接一个苦心孤诣投入实验,不断尝试,不断错误,终于各自认清形势,每个信条一-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基石一一或许都是错的:


世界的沟通并不是发生在牛顿的有形领域,而是发生于海森堡的次原子世界。

细胞和DNA藉由频率来沟通。

大脑是以脉动波来感知世界并自行留下记录。宇宙有种次结构基础,这种支撑构造基本上就是记录万物的媒介,万物便得以藉此来与彼此沟通。

人类和所处环境不可分割。有生命的意识不仅不是种孤立的实体,而且能够使世界其余部分更有秩序。人类的意识拥有强大的力量,可以自我疗愈,能够疗愈世界--或者可以说,我们有办法随心所欲地改造世界。

在他们实验室的每一天,这群科学家探得雪泥鸿爪,由他们的发现瞥见可能的真相。他们发现,人类相当了不起,绝对不只是演化的偶发现象或遗传基因存储器。他们的成果暗示,智慧并非各行其是,而是统一的,远比达尔文或牛顿想象中的更壮阔、更精致,这并不是种随机、混沌的过程,而是有理性并有其目的。他们发现,在生命的动态川流当中,秩序主宰一切。

这些发现说不定就能够从多方面产生实际用途,改变未来世代的生活,包括消耗较少燃料的旅行和瞬间悬浮。不过就以人类最深潜能方面的学问而论,他们的研究还令人联想起更为深远的意义。从前也有人偶然表现出若干异能--预感、回顾前世、千里眼影像、心灵治疗天赋,这些很快就会被斥为无稽,或被贬为大胆妄为的伎俩。这群科学家的成果,暗指这类能力非属异常,也非罕见,而是所有人都有的本领。他们的成果暗示,人类拥有的能力,超乎想象之所能及。我们都远比自己所想的更有本事。如果我们能够依循科学途径来认识这种潜能,那么我们说不定就能学会如何系统地运用这类本领。这就能够全面地大幅改进我们的生活,从沟通和自我了解,到我们与所处物质世界的互动等无所不包。科学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最终认识本身的所有潜能,促使我们踏上人类历史的最后演化阶段。

这类实验也协助确认另类医学的功效,就实际经验方面来说,这已经有确切证据,却从来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我们终于能够创建从能量层级来治疗人类的医学科学,探出自己所处理的“能量”的明确本质,那么在改善健康方面,这就拥有难以想象的潜在用途。

这类发现也为传统文化的先贤智慧与民俗传说提供了科学证据。他们的理论从科学角度验证了许多神话和宗教信仰,尽管人类自古对这类理念都信奉不移,迄今却只能仰赖信心。他们这一切成果,为人类智者早就了解的知识搭起一套科学架构。

就如许多“原始”文化之所见,澳大利亚传统土著居民也认为岩石、石块和山脉都是活的,而且我们“吟唱”,让世界成真--我们是在命名时创造万物。布劳德和雅恩的发现证明这可不是迷信。阿丘雅族和华欧拉尼族印第安人就是抱持这种信念。追究到最底层,我们确实彼此分享梦境。

这场即将来临的科学革命,预示着二元论就要终结。这绝对不会摧毁上帝,科学就要第一次证实上帝存在--科学要证明确实有高等集体意识。不再需要两套真理,科学真理和宗教真理可以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

这场科学思想方面的革命,也很可能会让我们恢复乐观的意识,人类的这种自我乐观感受早被剥夺,祸首是20世纪枯槁的哲学体系,主要就是衍生自科学所信奉的观点。我们并非生而孤单,也不是在漠然的宇宙中的孤寂行星上过着悲惨的生活。我们一向都不孤单,始终都是大我整体的一部分。自古以来,我们始终都身处万物的核心。万物并未零落瓦解。核心确实存续,而且是因为我们的支撑才使其不致坠落。

我们的力量远超过我们所知,我们有能力疗愈自己、亲友,甚至我们的社群。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本领--并能凝聚成更强大的集体力量一来改善我们此生的命运。我们的生活,就所有方面来讲,都掌握在我们手中。

这些都是大胆的洞见和发现,却几乎无人听闻。30年来,这群先驱都是在小型数学研讨会上陈述其发现,或是在为推广前缘科学交流而筹办的年会上,针对极小型科学团体发表所得。他们都了解、景仰彼此所做的研究,而且在这类小型聚会上也都受到同侪的认可。这群科学家多半是在年轻时代就有所发现,随后偏离坦途,最终以此为一生的志向,而在此之前,他们都已经深受敬重,甚至为人景仰。如今他们都将到达退休的年龄,然而在更广大的科学界,他们的研究成果却始终未能发扬光大。他们就像哥伦布,没有人相信他们返航所述的经历。他们的观点被人忽视,科学界依旧死守信念,坚信地球是平的。

就零点能量场而言,也只有太空推进活动方面的东西才为人采信。尽管他们的科学协议非常严谨,正统学界却没有人认真钻研他们的其他发现。一些人,如邦弗尼斯特,则只有遭受排挤的份。如今米切尔已经71岁,多年以来,他四处讲述自己对外层空间进行探勘的成就,靠演讲筹款来投入他的意识研究。雅恩不时还会撰写论文,提出无懈可击的统计证据,递交给工程学期刊,结果对方皆马上退稿,不予刊登。原因和科学无关,而是由于其内容足以撼动现有的科学世界观。

不过,雅恩和普索夫以及其他科学家,都了解自己所得的意义。所有人都依旧不屈不挠,抱持真正发明家的自信埋头苦干。旧方法只不过是个热气球。科学进展始终要不断面对阻力。新观念始终要被看成异端。他们的证据很可能会彻底改变世界。多方领域都要去芜存菁,还有些途径则会消失。许多途径或许要成为迂回的旁支,甚至是死路一条,不过,初步的试验性探索总算是完成了。这是个起点,是第一步。真正的科学,全都是这样开始的。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