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张卿子伤寒论

白通加猪胆汁方第九十六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一合,味苦、寒) 猪胆汁(一合,味苦、寒)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内经》曰:若调寒热之逆,冷热必行,则热物冷服。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由是病气随愈,呕哕皆除,情且不达,而致大益。此和人尿、猪胆汁咸苦寒物于白通汤热剂中,要其气相从,则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张兼善云:白通汤用附子,凡四证,惟真武汤一证熟用,余皆生用。何也?凡附子生用则温经散寒;炮熟则益阳除湿。干姜辛热,故佐生附为用;生姜辛温,少资熟附之功。然白通等汤,以下利为重;其真武汤证,以寒湿为先,故用药有轻重之殊耳。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则邪气犹浅。至四五日,邪气已深。肾主水,肾病不能制水,水饮停为水气。腹痛者,寒湿内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湿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湿胜而水谷不别也。《内经》曰:湿胜则濡泄。与真武汤,益阳气,散寒湿。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