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黄帝外经

(卯)足少阴肾经

(卯)足少阴肾经


    雷公曰:肾经若何?岐伯曰:肾属水,少阴正水之象。海水者,少阴水也,随月为盈虚,而肾应之(1)。名之为足少阴者,脉起于足少阴之下也,由足心而上,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上膊出腘上股贯脊(2),乃河车之路(3),即任督之路也。然俱属于肾,有肾水而河车之路通,无肾水而河车之路塞,有肾水而督脉之路行,无肾水而督脉之路断,是二经之相通相行,全责于肾(4),故河车之路、督脉之路,即肾经之路也。由是而行于肝,母入于子舍之义也(5)。由是而行于脾,水行于地中之义也。过肝脾二经而络于膀胱者,以肾为膀胱之里,而膀胱为肾之表,膀胱得肾气而始化,正同此路之相通,气得以往来之耳。其络于膀胱也,贯脊会督而还出于脐之前,通任脉始得达于膀胱,虽气化可至,实有经可通而通之也。其直行者,又由肝以入肺,子归母之家也(6)。由肺而上循喉咙,挟舌本而终,是欲朝君先通于喉舌也。夫肾与心虽若相克而实相生,故其系别出而绕于心,又未敢遽朝于心君,注胸之膻中包络而后,肾经之精上奉,化为心之液矣,此君王下取于民之义,亦草野上贡于国之谊也。各脏止有一而肾有二者,两仪之象也。两仪者,日月也。月主阴,日主阳,似肾乃水脏宜应月不宜应日,然而月之中未尝无阳之气,日之中未尝无阴之气,肾配日月正以其中之有阴阳也。阴藏于阳之中,阳隐于阴之内,叠相为用,不啻日月之照临也(7).盖五脏七腑各有水火,独肾脏之水火处于无形,乃先天之水火,非若各脏腑之水火俱属后天也。夫同是水火,肾独属之先天,实有主以存乎两肾之间也。主者,命门也。命门为小心(8),若太极之象能生先天之水火,因以生后天之水火也。于是裁成夫五脏七腑,各安于诸宫,享其奠定之福(9),化生于无穷耳(10)。


注  解:

 (1)而肾应之:“天应星,地应潮”,潜台词是:“人应精”。肾是先天之本,是人后天之体和先天之本相连的唯一通道。是人身的海洋,和地上的海洋,天上的月亮都是相应的。这里所说的肾水是指肾中先天真水,当然也包括了后天津水。

 (2)贯脊:肾经的脉路贯穿于脊柱里面上行。所以修行至内气上行,夹脊气动,从贯脊处火发周天,即孟子所说的“发于背”。

 (3)乃河车之路:道家丹经术语,当体内精气发动,运转周天之际,元气运行于督脉时,循脊柱上行,有快慢之分。如水中行船,全仗水流相助。因此古人形象地把它比喻“河车”。在脊柱上分三道关,尾闾关、夹脊关和脑后的玉枕关,称为后三关,和督脉后三关相对应的有前三田,人体元气在任督二脉运行的路线称为小周天,尤以在后关运行为难,所以用三车“羊车、鹿车、牛车”来比喻,因此肾脉贯脊而行叫“河车之路”。

 (4)全责于肾:人的肾是元精元气的藏室,是人体生命力的仓库。后天转化为生育之精,先天作为生命之元精,化为元气,循行于经脉之中,造化卫气营血,滋养后天。所以这里说有肾水而河车路,督脉路行。只要肾中先天真水不枯竭,河车之路就会畅通。

 (5)母入于子舍:肝木是肾水所生,肾是肝之母,肾脉由后面行入肝中,就叫母入于子舍。

 (6)子归母之家:肾水又是肺金所生化,因此肝中肾脉又入于肺,归入母入家。

 (7)不啻日月之照临:两肾如同日月光照大地。啻,不差于,如同。先天肾元滋养全身,不就好象太阳月亮光照大地一样吗。

 (8)命门为小心:前文说过,心脏是后天之君主。这里的命门主宰的是人体先天的阴阳水火,是先天的主宰者,所以叫做“小心”,意思就是象心脏一样的功能。

 (9)享其奠定之福:大地的水火化生万物。人法地,人的水火二气都在两肾,就象“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一样,化育全身五脏七腑,顺走后天则全身器官各安诸宫;逆返先天,则水火停轮,归于无极真元境界。先后天都靠命门奠基化育。

 (10)化生于无穷耳:物有始终,天地有常,为什么会化生于无穷呢?这里的无穷就是逆转阴阳水火,使人寿蔽天地,无有终时。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