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道德经文字版-罗大伦

第二十七章第二讲为什么稻盛和夫一生都没有开除过一个员工?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第27章。第27章,前边老子讲了“善行者无辙迹,善数者不以筹策”,这话很多人讲这是讲无为,不出门所以没有辙迹,不算数所以不用算盘。我觉得有说这是无为的,我不知道怎么会这么解释。老子这话讲的是我们习惯性思维,我们认为一出门就要坐车,就会有车轮子的印,可是有的人善于出门就不坐车,用其它方式来出行,您不能认为他错,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特点。

 

“善数者不以筹策”,这个算数我们一般就拿这竹片,或者拿算盘,拿这工具,但是有的人心算能力强,人家有他的特点,他用他的方式有可能算的比你还快,所以我们习惯认为某某人怎么怎么样,有可能换个角度他其它特点可能做的会更好。老子今天讲“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这话原来帛书甲乙本写的是“善闭者无关钥”,这个钥就是钥匙。无关楗也是这意思,锁头和钥匙。说真正善于关闭,比如把这盒子盖上、把门关上等等,善于关闭者,他不用锁头和钥匙你一样打不开它。也有高明人用其他方式,比如说我们在盖楼拿木头钉木头,木制别墅,就要拿钉子钉,可是有的人就拿这榫和卯就能给它固定的很好,你习惯认为只有用钉子才好,您认为这钉子才是关键的,可是人用榫和卯做的比您还好。所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您会发现其它方式的优点。

 

下边的一句是“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真正善于打扣的人,把这个东西给捆在一起的人,人家不用这绳子扣,你也一样解不开。就是我们习惯性认为把什么东西绑上一定要打个扣,但是高明的人从其它的方法入手,能把它给捆的很好,可是最后没有这扣你也打不开它,我们今天一想,这方法多去了,拿胶粘,拿不干胶、双面胶都行。其实古代人也想了,有很多方式,不一定捆什么东西就非用绳子扣不可,人家可能用其它方式一捆也一样起作用。

 

下边这话就露出来老子在说什么,老子说“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弃是废弃的弃,所以真正悟道的领导者,真正高明的领导者,他一直善于救人,挽救每一个人,而没有弃人,不会放弃一个人。在那种高明的领导者眼里,每一个人都各自有其特点,我们习惯性认为,比如说销售人员就是能说善道的人,我们习惯性认为就是这样,可是在领导者看来,有些沉默寡言的人,但是人家有真诚的心,人家通过他的方式也一样做到。比如说销售,我用能说善道的人,但是我在做什么内务工作的时候,或者我用什么其它方式,让那种沉默寡言的人也能发挥好自己的特长,所以没有抛弃的人。

 

这是老子讲的用人观,在老子眼中真正高明的领导者,绝对不会轻易放弃每一个人的,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有各自的特点,每一个人的特点有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高明的领导者眼里边,这个适合的用你,你有另外特点的我给你放到另外一个岗位上,每一个人都有其位置,我绝对不会抛弃一个人。所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种境界是施救众生的境界,天下众生我全部普度,这要在佛教讲,无论是地域里边的饿鬼,我都要普度,每一个人各有其特点,我一定会找到你的优点来去救你,帮助你,让你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做到这点了不起。

 

比如孔子教学因材施教,他不会放弃一个学生,无论什么样学生,我根据你特点来教你,这是很高明的。老子讲的就是这样的思想,每一个人一定要找到,因为世界是多元的,你不要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前边讲的那些都是一个标准,出门就必须坐车,一算数就必须拿竹片来数,一关门就必须用锁头钥匙,一捆什么东西就必须结个扣,这都是习惯性思维,好像这东西是最关键的。可是换一个角度来讲,有可能其他人用其它方式也会做得好。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个人的特点去做事,这是老子讲的。

 

这样的境界非常非常高。比如说日本的稻盛和夫,他讲他创业51年,建立了两个世界500强,他说我没有辞退过一个员工,所有人到我这来,除非你自己主动走,你到我这来工作,我就给你进行教育,提升你的心性,把你放到合适的岗位,你干不好这不是你的问题,一定是有什么地方不合适你,换岗位再教育,再提升心性,每一个人通过努力,通过兢兢业业的努力,我再给你来回调到合适的岗位,每一个人我都不会抛弃你,所以没辞退过员工,即使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当年1972、1973年的时候石油危机,当时短短六个月里边订单下降了90%,也就是90%的订单没了,怎么办?一般单位都辞退员工,可是稻盛和夫认为你用得着工人时候就把他们给招来,用不着的时候就给踢到街上,这是不人道的。所以,所有员工照常上班,工资照发,10%的人去工作,轮班去工作,剩下的人提升心性,学习哲学思想,学习管理哲学,打扫厂房,了不起吧?所以,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都没辞退过员工,他说我51年创业生涯,没有辞退过一个员工,这是老子讲的“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在他眼里没有一个人是可以抛弃的,因为我们人心都有善和恶的两面,在圣人眼里我们就鼓励你善的这面,抑制你恶的这面,每一个人都可以提升,都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这样的人大心胸大境界,了不起。像稻盛和夫这样的人,他是从管理实践上在践行老子讲的这种道理。

 

下边老子又讲了一句话,前边讲的是“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下边讲“物无弃材”,就是这个物体,就是东西,我们的物件,人就没有给废弃的,为什么?因为每个东西有其各自的特点,他所以说无用,是因为您没找到它合适的位置,真正高明的人是不会轻易抛弃每个东西的,这好像是今天讲的环保主义者,充分利用这世界上每一个东西,不要去抛弃它,因为每个东西都有它的特点,你可以用它。所以,这个道理在公司经营中我们讲人力资源,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各自有特点,我们只要把他调到合适的岗位上都可以用。有一阵我给企业家讲课,讲完了企业家就特别感动,吃饭的时候就跟我说,罗老师,我就听您讲这段,我马上给公司发一微信,本来有两个员工要辞退的,他说我听完这段以后,我下决心这俩员工我要改变他,他一定有什么地方跟我们这个岗位不合适,我改变他,提升心性,然后调岗,一定调到他合适的岗位上,这俩员工我就没辞退,本来这个文件已经签署好了,我马上打电话终止,这两个人别辞退。我们好好思考一下,看看能够怎么样去提升他们,把他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我听完特别感动,你看人听完了以后有启发,像稻盛和夫这样的经营,利用好每一个员工,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这是老子讲的一个境界。

 

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如果不是公司经营,我们个人生活中也是如此的,比如说我们周围的朋友,有人交朋友喜欢交自己小圈子里的人,就认为我跟他对脾气,我跟他好,我就看他好,其他人呢?未必理。可是你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值得学的地方,您之所以不愿意跟他交往,有可能他所擅长的正是你的短板,所以你可能不愿意去暴露这个事。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在当年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当时没有什么境界,我们就是普通的一个俗人,我们几个城里孩子就特别好,在一起天天谈论,有话题。几个从乡下来的孩子,从偏远农村来的孩子,他们我们就不怎么交往,因为谈不到一起去,聊什么时尚的东西他们不懂。所以我们几个城里孩子天天一起出去吃饭,因为农村来的孩子家里稍微经济条件差一下,所以也不带他们,带他们没用,我们就觉得自己了不得,觉得人家没什么好交往的。可是您知道恰恰这些农村孩子,因为他没有什么条件出去消费,所以上大学的时候就认真读书,我们有的同学能到什么程度?能把这英汉词典背下来,能把该学的经典都背下来,这是人家厉害的地方,人家了不起,没事他就念,认真读书。我们玩的时间多,所以我当时读本科的时候其实境界不高,差的很远。结果这一毕业拉开差距了,人家是张口就来,所有背的东西人家张口就来,脑子里边装了太多东西,我们脑子里边装的是酒局,朋友喝酒,装的是人际关系。真的到了该用的时候,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我后来发现,您别瞧不起任何人,每一个人都有其优点,有可能您所瞧不起的人,您所觉得这个人这地方太笨了,换个角度,人的优势发挥出来您都没法比。所以后来我是从读研究生开始境界才慢慢提升,才开始学习,才意识到自己以前的问题,年轻时期过于荒唐,过于喜欢玩了。我们跟人家拉下差距,说实话,你要花很大的力气去补的。

 

这就是在我们生活中这句话也是对的,“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哪个人身上都有优点,您不要认为我喜欢的、我能看中的这就是优点了,其实不对,每一个人都有优点,每一个人的优点有可能都值得您学习。而同样的道理,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件事也如此。您觉得这事来的特倒霉,为什么这样呢?可是您知道这事是帮您提升来的,所以每一件事情的出现也都不是偶然的,您不要认为我习惯性喜欢什么事就做什么事,您要知道这世界上每一件事都可能给您启发,帮助您提升。

 

所以,老子《道德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是一个大智慧,我们的人生在有一定阅历以后,我们就会形成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会让我们的路越走越窄,老子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多元的,每一件事本身并无好坏的标签,我们从其它角度看它的所有评价都会变的。所以,每一个事情、每一个人都有其特点,我们从多元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我们就能够解开很多解不开的疙瘩,我们就能够看到以前很多看不到的能够启发我们、提升我们的优点、好处。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多元的,我们如果能从多元的角度看问题的话,能够看开一些的话,我们就不至于钻牛角尖,就不至于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按照这个思维走下去,路越走越窄。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物”。告诉我们世界一切东西,我们换个角度看都会看到其优点,所以您要用这种观点看事情,更重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胸怀宽广,我们心胸能够装一切人,我们以慈悲心去救这世界一切人,去善待他们,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这是老子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所以恒善救人这个善字,我们不要等闲视之,这是告诉我们一种境界。

 

朋友们,我们今天就聊到这,给大家留个作业,今天我们到单位去,您就看您之前特别看不顺眼那个人,您找他的优点,您看这个人是不是有一些优点是您不具备的,我们自己去思考一下,按照老子的思想去做一下。

 

朋友们,今天聊到这,我们明天这个时间接着跟大家聊《道德经》,看看老子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智慧了,谢谢大家,明天见。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