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道德经文字版-罗大伦

第三十章 第2讲能动手尽量别吵吵?不妙!除了动手、吵吵,还有更好的办法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看看老子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今天接着前边讲,第三十章,老子昨天讲“以道佐人主”,有的版本是“以道佐人主者”,加这“者”字也可以的。“以道佐人主,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意思就是以道来辅佐这种国家领导的、辅佐人主的,他不想、不计划用兵来强于天下,就是不会是靠武力横行天下的,因为武力这种事,容易被人报复,容易还回来,这是老子的军事思想。

今天老子接着讲这种思想,整个这一章都在讲这种思想。老子说“师之所居,荆棘生之”,这句话在帛书甲乙本是有的,在通行本里后边还有一句话,叫“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话帛书甲乙本没有这句,说明这话是后边人加上的。这种说法也有历史的证据,比如说《汉书》里就说,“淮南王安上书云:‘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又云:‘此《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你看这句话前边明显是解释老子这话,说明在汉代初年的时候,这句话就是解释老子的,因为解释多了,这句话慢慢就被加到《道德经》里。在帛书甲乙本没有,说明老子写的原始版本可能就是“师之所居,荆棘生之”,就没有了。

老子接着讲“善者果而已,毋以取强焉”,这些话什么意思?“师之所居,荆棘生之”什么意思?就是你一旦动员起武装力量,去跟别人争斗的时候,消耗的是国家的根本、资本,不断的消耗,老百姓去打仗去了,结果农作物没人耕作了,这荆棘就生出来了,所以大军过后一片荒芜。这句话老子讲的非常清醒,就是您别觉得打仗是好事,打仗往往是以消耗国家的实力为代价的,所以对于将领来说,能多打仗才好,建功立业。但是对于国家领导者来讲,一定要知道军事力量一定要放在后边,所以老子不断的强调兵要弱,不要你总把兵强拿出来,如果常把兵强拿出来,您就会无法判断全局,您就会觉得一切都可以用武力来解决,那就开始出问题了。

实际上兵强对国家未必是福分,我们举个例子,昨天我们讲了魏武侯问他下边的大臣,问了一段话,这魏武侯我昨天说是魏武卒的老板,这魏武卒怎么回事呢?魏武卒是当年魏国的士兵,一个特种部队,这魏国的部队了不得,这部队是吴起建立的,吴起建立起魏武卒以后,这魏武卒几乎是当时天下最强的部队,就跟今天什么海军陆战队差不多,就是没法再强了。魏武卒他穿的铠甲是三层铠甲,非常厚的铠甲,操的弓是“十二石之弩”,强弩,每人带五十根箭,拿着兵器戈,配着剑,每人就带三天的粮食行军,行军能力是特别强的,所以这魏武卒当时是几乎最强大的、最强悍的部队。想当魏武卒的人那是不容易的,入选魏武卒生活好、待遇好,国家免除全家的徭役赋税,而且还奖励田宅房产,当时你能参加魏武卒那是很光荣的,全家荣耀,所以选拔的都是精兵强将。

魏武卒这些人打仗特别能打,打到什么程度?一共大战七十二次,全胜六十四场。一共打了七十二场大仗,全胜了六十四场,没败过1场,其余的不分胜负,非常能打。魏武卒是一支拥有优秀身体条件、精良的军事装备、过硬的军事技能和巨大的物质刺激的部队,从身体到精神,他强悍的程度都是当年其他部队所无法比拟的,所以魏武卒打仗特别能打。

魏武卒打过什么仗?吴起曾经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大小经历六十四战,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他把秦国土地给抢来了,非常厉害。把秦国压制在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这就是魏武卒。

再举个例子,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带了五万魏军、魏武卒,“击败了十倍余己的秦军”,您说这厉害吧?秦朝部队那够强大了,十倍余魏武卒,结果魏武卒就五万步卒,全是步兵,“车百乘”,有车上百辆,骑马的三千人,破秦军五十万。您说厉害不厉害?这是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一个战役,魏武卒能打。公元前405年,吴起率领魏武卒协韩赵在龙泽大败齐军,把齐军给杀死了三万多人,次年,攻入齐长城,震怒整个齐国。魏武卒确实能打。

魏武卒部队如此强悍,这是国家的福分吗?我们一般人想“这百战百胜啊,这是好事啊,这太好了”,您千万别这么想,您只要看看魏武卒最后结局就知道了,任何精锐部队都不能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您哪来那么多重装甲部队,魏武卒相当于重装甲步兵,魏武卒建造成本高,士兵装备好,对国家的国力、实力要求特别高。

随着战国中后期,魏国战略上的失败,因为它不断能打,树敌太多了,这国君觉得我的部队了不得,打他,我打他,西边打、东边打,哪边都打,结果大家都来反对你,树敌过多,最终魏国国力被拖垮了,魏武卒最后怎么样?一旦战败以后,马上全军覆没。魏武卒最后战败的事,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当时战败的时候,魏武卒的最后统帅就是著名的庞涓,庞涓怎么死的大家都知道,被孙膑设了埋伏,在树林里边弄个树皮刮下来,写上“庞涓死于此树”,庞涓不知道,点火去看,旁边埋伏好,只要火一起就放箭,结果一看点火了,伏军就放箭,结果庞涓被射死了,魏武卒从此覆灭,就大败,魏武卒覆灭以后,魏国很快也亡国了。

您看这是活生生的例子,就是一个国家的兵力强大、军力强大,当军力特别强大以后,会招致什么结果?国君如果不清醒的话,没有按老子《道德经》这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话,他站在将领的角度思考问题,觉得“好啊,能打打”,东西南北一起打,结果树敌过多以后,大家都来反击你,你要消耗更多的国力,国力消耗殆尽以后,你就没法生存了,所以最后不但部队垮掉,国家也垮掉了。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的历史上特别多,我们看历史,再一看《道德经》就明白,老子讲的道的原则,其实一直在起作用,老子的思想其实非常正确的,这种靠兵强于天下的,不是好事。所以老子说“师之所居,荆棘生之”,你打完仗,老百姓都没精力去工作了,都去打仗去,结果田地荒芜。老百姓靠什么吃饭呢?部队靠什么吃饭呢?没有饭吃了,就会出问题的。

老子接着讲“善者果而已”,这话什么意思?“善”就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人家就达到结果就可以了,我取得结果就行了,我结果达到了,我绝对不会继续炫耀我的武力。我有武力,老子并不反对打仗,不是说就不打仗了,必要时该打打,但打了以后我只要这结果,结果达到以后,我就不炫耀武力,我不靠武力取胜,武力是隐藏在背后的东西,或者您靠外交渠道解决问题了也可以,老子说你只要取得这个结果就行,所以先以德行,德行不行了,再武力去,当然武力过后我还是德行,我不是靠武力来统治天下的,这是老子的思想。

老子说“毋以取强焉”,不要最后达到结果,我达到结果我还要摆出强盛的姿态来,“我的兵力是多么厉害呀,我的武力多么强大”,老子说这是不行的,“毋以取强焉”,不要想军力多么强大,用来展示给大家,不要这样。这就是老子的军事思想,这个思想非常重要。

朋友们听了以后会问我,罗博士,那我们每一个普通老百姓学了这东西有什么用呢?有大用了,我们可以用这种思想来指导我们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冲突。大家要记得,在我们人生中99%的经历可能是你发展自己的生活,只可能有1%到2%的,或者很少一点的这部分内容是跟大家冲突。如果哪位朋友说那我的生活全是跟人冲突,那我觉得您反思一下自己,您生活是不是有点问题,不应该这样,我们大部分精力是用来学习、正常生活的,冲突只是在边际,跟别人有什么摩擦的时候才有冲突,这冲突只是很少一部分内容。可是很多人看不清这个重点是什么,结果往往把边际的、特别小一点事,当做生活的全部,就跟这国君“我的武器最强的,我靠武器称霸天下”这种想法一样,这是错了,您没站在您生活的主人的位置上,您把自己当一个小兵来看了,那就坏了。

比如说举个例子,这邻居之间,本来你家里边每天一日三餐,家庭和睦,挺好的。盖房子了,跟邻居之间这墙有了一点冲突,他们家盖房子占了我一尺地,您看这点小事不是特别大,但是就这点小事,过去农村会出现什么事?两家干起来了,先吵,你侮辱我,我晚上回家想不通,想不开,第二天动手打,打完我被欺负了,家里边媳妇想不通了,喝点农药自杀了,“我的天呐,闹出人命来,明天跟他拼了”,拿个大镐头去跟人拼了,结果又出几条人命,最后两家人全进监狱了,这种事在农村是很多的。在过去的年代,因为争一两亩水田,两个村子打起来发生械斗,两个村子打死多少人的,这样事都是有的。这就是边际冲突变成了生活的全部以后,您会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

过去“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样事发生过,在曾国藩家也发生过。之前不是曾国藩家,但是曾国藩家也发生过。曾国藩家邻居盖房子,占他们家一点地,占他们一尺多,中间过道变窄了,两家闹起来了,家里就给曾国藩写信,说“这不行啊,这哪行啊”,曾国藩一下就想起来了,说这事发生过,我直接把人这诗拿过来写出来就行了,抄给家里边。就是这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秦始皇当年多厉害,万里长城修那么好,您说今天他在哪呢?“凡所有相,都是虚妄”,您在意他干吗呢?就这点事给曾国藩往京城写信。所以这样事在古代,这个诗被很多人家传颂,作为解决邻里纠纷的指南。就是这种事没有那么重要,你让一点有什么,大家互相关爱,你会发现越处越好。您说这墙它有什么作用?

我们工作中也是如此,工作中有的时候这跟同事间会有点摩擦,这点摩擦重要不重要呢?您一定要记得,其实您99%都在做好自己的事,边际上可能有1%的冲突,但是如果您把1%的冲突当做大事了,“我全天就想怎么跟他斗,气死我了,我今儿就全天等他出错,我给他设局”,您的人生就糟糕了,您把这1%的局部给放大了,这叫“想以兵强于天下了”,这哪行?这样结果会拖垮你,天天把所有精力用在这上,正事没干,到最后您看您变成什么人了。您可能目光都是斜的,眉头是紧锁的,脸色是铁青的,您说您变成什么模样了?就因为这1%的一点边际冲突,您把它放大到整个人生了,那您能快乐吗?所以老子《道德经》告诉大家,别这样,但凡您把力量放到争斗上,“师之所居,荆棘生之”,所以“善者果而已”达到结果就行了,“毋以取强焉”,不要总想强势的压倒别人,不要想这样。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老子的《道德经》不断引导我们大家。

各位,今天我们聊到这,明天再聊老子的军事思想对我们人生有什么样的指导。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